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45754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ppt(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学习目标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借贷记账法 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经济业务的方法,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一、含义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范围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也称为会计假设。,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企业或单位。,会计主体很多,会计首先要明确是为哪个主体服务的!,2.设定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和算账的问题。,(二)持续经营 1. 定义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

2、续经营为前提。,趋势1,趋势2,2.设定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时间范围,解决了财产计价和收益确认等问题。 如,有些费用需要在多个会计年度摊销,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能够保持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三)会计分期 1. 定义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人为的把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期间。,2.设定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四)货币计量 1. 定义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情况。(可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2.设定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

3、算的计量方法。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第二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 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可靠性,真实性,可核性,中立性,信息要如实表达,不得造假,信息应不偏不倚,不得歪曲,信息应经得住复核和验证,(二)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经济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使用者利用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的能力。,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三个因素: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相关性,预测 价值,反馈 价值,及时性,A. 帮助决

4、策者对未来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B. 将决策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以便于比较,C. 将信息及时提供给决策者,(三)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两种含义) 1.同一企业内部在不同会计期间采用会计政策上的一贯性,有关会计信息指标相互可比; 2.不同企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指标上的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一贯性,例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的计算有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等,企业一旦选用了其中的某一种计算方法以后,就要在一定的会计

5、期间内连续使用,不得随意变更。,所采用的某一种会计政策,“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统一性,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 资产 资产 负债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统一性和一贯性是构成可比性的两个因素,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它们从属于可比性。,执行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所采用的会计方法等在前后各期应具有连贯性,(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用只有资金购入设备,融资租 入设备,(六)重要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

6、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七)谨慎性原则 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八)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三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一、账户及其结构 复式记账以账户为载体,利用账户登记所发生的业务活动。因而,先研究账户问题。 (一)账户的定义 所谓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设立,具有一定结构,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会计科目一般由国家会

7、计制度、准则等统一规定。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按其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分为以下六类。,销售费用,(二)账户的结构与内容 账户按反映的会计要素内容也分为六类。 账户的结构及组成内容如下:,(三)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其简化形式 1.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中用来登记有关增减变动数据的那的部分。结构上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数,另一方登记减少数。,账户基本结构,2.账户的基本结构简化形式T形账户,其中一方用来登记增加额,相对的另一方用来登记减少额。但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在各类账户中是有所区别的!下面会予以介绍。 T形账户是教学中常用的账户形式。其登记方法参

8、见下面图示。,(四)账户能够提供的信息指标,库存现金,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定义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数量的增减变化,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例某企业用其银行存款1 000元购买原材料。 采用复式记账法应做如下登记。,单式记账法简介 单式记账法是指只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如上例采用单式记账法登记为:,单式记账法一般只反映货币资金及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动,对财物、费用等不设账户核算。,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1.会计科目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能全面、系统的反映

9、经济业务之间的来龙去脉; 2. 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必然联系,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因此,单式记账法早已被复式记账法所取代。,(二)复式记账的优点 1.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全面登记) 2.可以更好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增减分明) 3.可以将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地联结起来。(账户对应),三、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定义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方法的一种 以“借”、“贷”作为其记账符号 作为记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记账符号,用来表示“增加”或“减少”。,(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与账户结构

10、(1) 记账符号“借”与“贷”。 应与借款、贷款严格区别! 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表示账户中的登记方向。,符号含义的双重性: 每个符号既表示 “增加”,又表示“减少”。对于反映不同会计要素所设置的六类账户,其含义有特别界定。,对资产类、费用类账户的含义,例,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和利润类账户的含义,例,(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基本含义: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可分为如下两类: 资产、费用类账户结构,重要说明:费用类账户一般没有期末余额,也没有期初余额。(在期末时一般要将费用类账户当期发生额全部结转入利润类账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类账户结构,重要

11、说明:收入类账户一般没有期末余额,也没有期初余额。(在期末时一般将收入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2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1)基本内容 有借必有贷 账户登记方向。 借贷必相等 账户登记金额。,借贷记账法对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都要采用以上规则在账户中加以记录!,关于经济业务的类型 基于经济业务影响会计等式中的要素的分类,(2)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应用例示 例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如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50 000元存入银行。, 权益既包括所有者权益,也包括债权人权益(负债),本例指前者。 本例为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 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还有资产与负债同增和资产与收入同增等情

12、况。,资产与负债同增。如企业购入材料货款未付。,资产与收入同增。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例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如以银行存款60 000元归还银行短期借款。, 本例中的“权益”是指债权人权益。 本例为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 有些业务会表现为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如退还投资者投资。,例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如企业收回前欠的购货款160 000元,存入银行。, 本例为等式左方资产要素内部增减。 有些业务会表现为资产、费用要素之间有增有减。如企业将购入的材料用于产品生产。,例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如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90 000元直接偿还前欠远航公司的货款。, 本例为等式右方要素内部增减。 该

13、例属于负债要素内部有增有减。 权益内部增减有时也会表现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有增有减。如债权人将其借款转为向企业投资。,债权人将其借款转为向企业投资。,原来企业借入款项,(3)以上业务举例在账户中的登记情况,账户中的期初余额为假定,见教材P. 34,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基本概念 是指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方法。,库存现金,(2)基本方法 发生额平衡法 含义:即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账户登记的增加额合计数和减少额合计数之间的平衡。 平衡公式:,库存现金,平衡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4、业务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例1 银行存款 50 000 实收资本 50 000 例2 短期借款 60 000 银行存款 60 000 例3 银行存款160 000 应收账款160 000 例4 应付账款 90 000 短期借款 90 000 发生额合计 360 000 360 000,注意: 每笔业务的借贷方发生额都是相等的。,重要启示:一定会计期间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分别合计,就是对该期间所有账户发生额的分别汇总合计,所以双方合计数也必然相等。,平衡方法 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举例中本期所有有发生额的账户,每个账户的借贷方发生额,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的合计,所有账户贷方

15、发生额的合计,表21,余额平衡法 含义:即在一定会计期末内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和贷方余额合计数之间的平衡。 平衡公式:,库存现金,平衡原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平衡方法 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所有本期期末有余额的账户,各账户期末的余额,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390 000,390 000,期末所有账户贷方余额,表22,理解“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 记录必须平衡”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不同会计期间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必须是一定会计期间内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才会存在上述平衡关系。部分账户之间不会存在平衡关系。,“平衡”绝非指单个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的相等关系。在某一个账户中,其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之间一般不会存在平衡关系。,在实务中,总账账户发生额与余额的试算平衡是在同一张表格中进行的。,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平衡相等,平衡相等,平衡相等,“试算平衡表”的局限性 以上试算表中各自借方数额合计数与其贷方合计数平衡,只能说明账户记录基本正确。对于整笔业务重记、漏记、借贷方等额多记或少记、借贷方向同时记反和科目写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