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旅游资源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28931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6.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旅游资源培训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自然旅游资源培训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自然旅游资源培训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自然旅游资源培训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自然旅游资源培训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旅游资源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旅游资源培训教材.ppt(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自然旅游资源,学习目标: 掌握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成因和特点 熟悉各类自然旅游资源旅游价值和分布概况,第一节 地貌景观旅游资源,一、地貌旅游资源概念 地貌是地球内、外力相互作用于地表物质的结果,是地球上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地貌是构成区域风景总特征的基本条件 地貌旅游资源是具有观赏价值和一定吸引功能的地表形态的总称。,二、地貌旅游资源类型,(一)地貌旅游资源形态分类系统 山岳旅游资源:观赏型和登山探险型山岳 平原旅游资源 高原旅游资源 盆地旅游资源 以山岳旅游资源最丰富独特。,1、花岗岩地貌 球状风化剥落,圆浑:黄山、华山、九华山、恒山、莫干山、泰山、天台山、普陀山、崂山等 高山型:球状块

2、石累叠的山峰,新构造运动强烈,属伟晶花岗岩,差异性大 低山丘陵型:地貌呈馒头状,花岗岩颗粒均匀,各方向风化程度均匀,层状剥蚀,三清山司春女神,2、丹霞地貌(紫红色砂砾岩组成的山景),红色砂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 坡面形态特征:顶平、身陡、麓缓,永康方岩五峰,广东丹霞山,3、岩溶地貌,岩溶发育的条件: 一是岩性条件,只有碳酸盐类岩石地区才有岩溶发育; 二是地壳构造条件,从构造看,地壳稳定地区碳酸盐类岩石广布,岩性变化小,岩层厚度大,有利于岩溶发育; 三是气候条件,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解能力,主要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含量、气温高低和水的流动性。,岩溶地貌的形

3、态:,宏观:孤峰、峰林、峰丛 地面呈流线型, 陡而 悬。如广西阳溯、广东肇庆 微观:石林 、太湖石 太湖石特征分析: 瘦:秀,形态挺拔,瘦骨突兀 皱:起伏不平,有明暗变化 漏:各孔穴孔孔相通 透:玲珑剔透,能透光线 江南三大名石:皱云峰、瑞云峰、玉玲珑,瑞云峰(苏州市),玉玲珑(上海),4、流纹岩地貌,地貌特点:山青水秀,造型多,变化莫测 雁荡山:古火山岩地质基础 台风雨 植被的点缀彩绘,5.熔岩地貌,熔岩地貌是地下岩浆涌出地表凝固所形成的地貌。 形态:熔岩塔、熔岩洞、熔岩陷谷、绳状熔岩、波状熔岩等 特征:具有熔岩的流动构造 分布: 中国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在3个地带: 环蒙古高原带 青藏高原带

4、环太平洋带,(三)其它地貌旅游资源,1、雅丹地貌(有陡峭的小丘) 在干旱地区因强大的风力侵蚀和搬运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常呈现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形态。,风蚀垄脊,风蚀城堡,风蚀蘑菇,2、海岸地貌,A、海岸堆积地貌 a、砂砾质海岸地貌:昌黎金海岸、澳门黑沙踏浪 b、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独木成林,珊瑚海岸(红、白、绿),B、海岸侵蚀地貌,海蚀洞,海蚀穴,海蚀崖,海蚀蘑菇,杭州湾以北多沙岸,以南多岩岸,昌黎黄金海岸,澳门黑沙踏浪,红树林,海蚀柱,海蚀洞,3、冰川地貌 由 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作用:冰斗、角峰、刃脊、峡湾、羊背石等 堆积作用:冰碛丘陵、终碛堤、鼓丘、冰砾扇等,

5、第二节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一、水体资源与旅游 (一)水体是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二)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 (三)水体能满足游客多种旅游参与需要 (四)水体是周围环境的空调器,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类别,(一)、江河峡谷景观 1、江河沿岸常是生产发达、人口集中的地方,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如四大文明发祥地)。 2、江河与沿岸景观共同构成美丽风景,最适合观赏游览。 3、走廊式观光,景观富于变化,能够欣赏更多的与水景有关的综合美。 4、适宜开展多种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风景河段: 风景河段是指风景优美,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河流的某个区段。它不是河流的自然地理分段。 漂流河段,卫星上拍摄的

6、长江三峡,瞿 塘 峡,巫 峡,西 陵 峡,大宁河小三峡,小 三 峡,小小三峡,石宝寨,九 曲 溪,楠溪江,楠 溪 江,(二) 瀑布景观,1、概念 瀑布是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 2、组成,造瀑层:河床中的陡坡地段,瀑下深潭,潭前峡谷,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 瓜 苏 瀑 布,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牟尼沟大型钙华瀑布,(三) 湖泊景观,1、中国湖泊的特点: 数量多(天然湖泊大小2万多)。 分布范围广,而又相对集中 。 类型多样。,2、湖泊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按湖盆成因分类) ( 1)、河迹湖: 含义 :河迹湖系因河流改道遗留下来的旧河道所形成的湖泊。 分布 :多分布在长江

7、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 特点 :一般为淡水湖,湖形多呈弯月形,湖面水域开阔,湖周经济发达,文化历史遗迹丰厚,旅游价值较高。 典型湖泊 :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卫星拍摄的洞庭湖,卫星拍摄的鄱阳湖,鄱 阳 湖,鄱阳湖候鸟保护区,(2)、构造湖: 含义 :构造湖系因地壳运动产生的断裂凹陷而形成的湖泊。 特点 :一般湖水较深,湖岸平直,岸坡陡峻,湖形狭长。 典型湖泊 :我国的滇池、洱海、抚仙湖,亚洲的贝加尔湖,非洲的坦葛尼喀湖等。,卫星拍摄的贝加尔湖,卫星拍摄的坦葛尼喀湖,滇 池,滇 池,抚 仙 湖,洱 海,(3)、堰塞湖: 含义 :堰塞湖系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 典型湖泊 :

8、镜泊湖、五大连池等。,镜 泊 湖,五大连池及火山群分布图,(4)、海迹湖( 泻湖 ): 含义 :海迹湖是古海湾封闭而成的湖泊。 典型湖泊 :西湖、太湖等。,西湖全景,断桥残雪,曲院风荷,三潭印月,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柳浪闻莺,( 5)火口湖 : 含义 :火口湖系因火山喷发后遗留的火山口积水而成。 特点 :一般湖岸陡峭,湖水较深,湖泊外形近圆形。 典型湖泊 :长白山天池。,天池之夏,天池水由北面的缺口流出,形成长白瀑布。,(6)、冰川湖: 含义 :冰川湖是由冰川的刨蚀作用或冰碛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而成。 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等地。 典型湖泊 :新疆的喀纳斯湖、北

9、美洲的五大湖群等。,喀 纳 斯 湖,喀纳斯湖之春,喀纳斯湖之秋,卫星拍摄的五大湖群,(7)、风蚀湖: 含义 :风蚀湖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风蚀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而成。 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干旱、半干旱地区。 8、岩溶湖(溶蚀湖): 含义 :岩溶湖系石灰岩地区由于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洼地或岩溶漏斗积水而成的湖泊。 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9)、人工湖: 人工湖是指水库和堰塘等。 著名的人工湖 :千岛湖、松花湖、三门峡水库、刘家峡水库等。,千 岛 湖,松 花 湖,(三)泉水景观,1、 泉的含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为泉。 泉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下水有

10、关。 2、最具有旅游意义的泉水旅游资源 (1)矿泉、温泉 (2)名泉,济南趵突泉,云雾锁趵突,趵突泉,虎 跑 泉,大理蝴蝶泉,敦煌月牙泉,第三节 气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一、气象气候与旅游 可以造景、育景,并有观赏功能或科学考察功能的大气物理现象和过程。,二、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特点,(一)易变性和多变性 (二)立体性和层次性 (三)节律性和导向性 (四)广域性和差异性 (五)背景性和借景性,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类型,(一)雨、雪景 (二)云雾景 (四)霞景 (五)佛光、蜃景 (六)雾、雨凇景,(三)旭日、夕阳: 1、旭日、夕阳现象: 日出、日落的景观,是由于大气的折射作用所产生的蒙气差,所造

11、成的硕大的太阳光盘和跃然而出而没的动态。 2、观旭日、夕阳的最佳位置: 山顶:特别是风景名山的山顶,优美的风景与旭日、夕阳交相辉映,更具美感。 海滨或海上。,泰 山 日 出,庐山夕阳、晚霞,日落椰林,第四节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一、生物旅游资源概念及旅游功能 (一)生物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功能 (二)生物旅游资源的造景功能 (三)生物旅游资源的情愫寄托功能 (四)植物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二、生物旅游资源类型,(一)古树名木旅游资源 (二)森林旅游资源 (三)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与旅游,一、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价值 二、自然保护区的国际标准 第一,天然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地域。 第二,特

12、有的生物群落和珍稀动植物分布地域。 第三,自然遗迹、名胜风景区、自然地质剖面、水源涵养区。 第四,传统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稳定的景观范例。 第五,受人为影响或退化的生态系统转变为天然生态系统范例。,三、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第一,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 区,如长白山、阿尔泰山、羌塘高原等。 第二,以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或群体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如卧龙、扎龙、伊春、神农架等。 第三,以保护特殊的自然景观和地质遗迹或剖面为主的自 然保护区,如五大连池、九寨沟、黄龙寺等。 第四,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并供游览休养的自然保护区, 如泰山、庐山、黄果树、张家界等。 第五,以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

13、然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如老铁山、蛇岛、东寨沟、淡水河口等。,案例分析 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和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文化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包括陆地、水域、海岸和海洋在内”,是通过法律法规禁止过度利用自然资源来实现对自然的保护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内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文化历史遗迹,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历史、增加知识的天然博物馆。对自然保护区的产业调查表明,旅游业是自然保护区发展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旅游创收已成为一些自然保护区创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旅游的发展也对自然保护区带来了负面影响。根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在已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此外,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案例提示: 自然保护区为何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如何处理好自然保护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