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28548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下半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下半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下半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下半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半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下半年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2016下半年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及中公教师命中分析考题:初中信息技术了解Word界面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信息技术了解Word界面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电子贺卡、漂亮的书签、电子板报,提出问题“运用我们之前所学的记事本或写字板能做出这三件作品吗?”学生给出的回答是“不能”。教师:“那么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文字处理的大师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一起认识一下这位大师的庐山真面目。引入新课了解Word界面。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先介绍有关Microsoft Office

2、 Word 2003的有关知识。并且进行提问“如何启动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呢?”任务一、启动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启动“记事本”的方法,进行自主的探究。并请学生演示他们的方法,根据多个同学的演示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启动Word的三种方法:双击桌面上Word的快捷图标。单击“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Office 2003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选择“新建-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然后单击,单击Word图标,同样可以启

3、动Word。Word已经打开了,那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呢?任务二、认识界面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和已经打开的软件两人一小组,自主的认识Word界面,之后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用鼠标指相应图标,学生说出其部分名称。然后教师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分别认识菜单栏和工具栏的各个菜单项和按钮名称,并完成PPT上的表格。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隐藏工具栏呢?”任务三、显示/隐藏工具栏教师操作完成隐藏绘图工具栏的操作,请一位同学来帮老师把格式工具栏给找回来。任务四、关闭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环节三、小结作业1.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请学生尝试输入文

4、字,并应用今天所学的按钮或菜单项对文字进行简单的设置。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在Word中,对文字内容进行编辑或修改,必须先选中,然后再操作,请说出几种常用的选择方法?【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1)选择部分文字;将光标移至要选择文字的第一个字符前面,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至要选择文字的最后一个字符后,释放鼠标即可。(2)选择一行文字;移动光标至页面左侧的文本选择区,当光标变成斜向上的箭头时,单击可以选择一行。(3)选择一段文字;移动光标至该段左侧的文本选择区,双击即可(4)选择整个文档;选择“编辑”-“全选”命令(或按Ctrl+A键)2.你将如何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类】

5、【参考答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提问,做练习的方式可以非常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了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考题:初中信息技术编排文稿绘制标题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信息技术编排文稿绘制标题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1.【作品展示,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展示制作精美的电子小报的标题,并引领学生说出标题都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文字、星星、线条等。明确任务制作精美的小报的标题。2.【新课教授】任务一、分析标题教师依旧展示精美的电子小报的标题,让学生分析在Word中制作这样的作品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并且提出问题“电子小报的标题有什么样的特点

6、?”引领学生说出小报的以下观点:图片的插入、艺术字的使用、格式的调整。任务二、总结制作步骤教师对于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且将制作标题的整个过程进行演示,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制作标题的相关步骤。教师请学生进行回答并将整个操作步骤展示在PPT上。任务三、制作标题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根据教师展示在PPT上的步骤,自行选择主题设计标题。并提出以下要求:(1)组长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比如一个制作,其他人协助设计设计布局、设计颜色、字体等内容,安排组员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学习。(2)当组内成员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或资源使用等问题时,可以从以下方式得到

7、帮助:参照教材、上网搜索、阅读学习资料、向老师咨询等。3.【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对于个别优点突出的作品,让作者示范、讲解技巧运用的心得。之后让大家进行评论。具体指出作品的优点、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在学生进行互评以后,教师进行总体评价,肯定学生作品的长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4.【小结作业】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请一名同学复述制作电子小报标题的具体流程。其它同学可以进行补充说明。并且分享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法。作业:从网上搜集一些你认为比较美观的标题,并说一下它运用了哪些技术?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内容类】【参考答案

8、】【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独立插入艺术字、图片,并调整其格式,绘制出美观的标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归纳总结出插入艺术字、调整格式的方法和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感受与他人互相帮助、讨论交流的乐趣,增强集体的意志。2.本节课你运用了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教学实施类】【参考答案】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属于启发式的,探究式的学习,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包括呈现任务、教师导学、明确任务、完成任务和完成情况评价几个环节。page考题:高中信息技术信

9、息的基本特征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的基本特征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信息的基本特征】同学们,有谁能说出刚才响起的优美的铃声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吗?学生回答:“要上课了。”不错,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我们身边到处是信息,只要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信息,比如:教室里老师的板书,我们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新闻联播,十字街口的红绿灯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信息都具有哪些特征?2.【新课讲授】案例一、播放视频,视频当中的内容包括:翻开我们的课本,里面记录了各种信息;打开电视,电视台向我们发送了各种信息;古时候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快马传书,现在的

10、电话、传真、网络。这些全都为我们传送了信息。教师提问“上述视频当中都涉及到了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授信息的普遍性和无限性的特征。案例二、据气象专家预测:今年我市将迎来有史以来最炎热的夏天。某电器经销公司立即从各大空调厂家进了大批空调,从5月份到8月份该电器经销公司赢利总额超过了1至4月份的两倍。通过上述案例教师讲解信息的价值性。案例三、萧伯纳“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教师提问“苹果和思想分别代表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授信息的共享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追问

11、,“刚才老师的讲授大家都听见了吧?电视上的节目只有一个观众可以看到吗?”讲授信息的可传递性!案例四、我这里有一张麦当劳的优惠券,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我现在可以用它去麦当劳消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解信息的时效性特征。教师设置一个问题“除了这些,信息还具有哪些特性,并举出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完成之后,会给出回答,如真伪性、可增值性、依附性”3.【巩固提高】教师屏幕展示两个案例,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案例一:“口说无凭”指的是说过的话无据可查,在进行重大交易时,往往需要签订书面协议。(载体依附性)案例二、通过卫星信号,我们可以在家中观看北京

12、奥运会的精彩比赛。(传递性和共享性)4.【小结作业】小结: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请同学们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说出一个信息的特征,并说出一个相对的案例。作业:想一想生活中的案例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再列举两个信息的其他特征并加以说明。【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相对性: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使用者由于其自身素质、修养、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说明信息具有价值的相对性。可伪性:诸葛亮的“空城计”,手机上经常收到的中间短信等等,都是不真实不可信的信息,说明信息具有可伪性。2.请你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学实施类】【参

13、考答案】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做到如下三点。(1)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所以教师应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培养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进行思考。(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以点拔为主采取激励等方式,促

14、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考题: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环节二、新知探究任务一、查一查1.设置小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任务二、答一答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

15、址概念的内容。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老师做补充总结。任务三、说一说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的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环节三、巩固提高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完成巩固训练习题:1.请学生随机说出一个IP地址,设置纠错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IP地址组成特点。2.进一步训练学生辨别IP地址类型的能力,突破难点。环节四、小结作业1.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要点。2.首尾呼应,回顾上课播放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警察到底是如何根据IP地址查获罪犯,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对应进行分析。3.通过上一个问题引出关于IP地址管理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去查资料,下节上课时请同学们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具体的谈一下IP地址的分类?【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IP地址共分为五类:A、B、C、D、E。其中我们常见的是A、B、C三类。A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