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123711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学案1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课标要求,内容索引,达标检测,新知导学,素养提升,新知导学,1.辩证否定的含义:事物 的否定,即自己 自己,自己 自己。 2.辩证否定的特点 (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 产生和促使 灭亡的根本途径。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 、 和 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身,否定,一、辩证否定观,知识梳理,发展,新事物,旧事物,吸取,保留,改造,试判断: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

2、是辩证否定观的表现。,提示 B。辩证否定观强调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肯定一切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二者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3.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 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 请思考: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向国外学习的问题上要“洋为中用”。上述做法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实质的?,积极合理,扬弃,提示 上述做法坚持了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了传统文化和

3、国外经验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1.全面理解辩证否定观,重点突破,2.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区别,典例1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有国学大师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对“反本开新”的正确理解是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反本开新”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 A. B. C. D.,典例运用,解析 材料中“反本开新”强调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可见把握了联系的环节,符合题意

4、; 立足社会实践是实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根本途径,错误; “反本”和“开新”不是相互独立、割裂的,而是既克服又保留,错误; “反本开新”是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其实质是“扬弃”,正确。,典例2 新一代“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不仅克服了常规育种技术的缺点,而且可以对当前应用的品种缺点进行精确改良,实现多个优良基因(性状)的聚合。这主要说明了 A.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了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C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理论依据 (1)任何事物对它产生

5、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2)任何事物对它自己 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 2.基本内涵 (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 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 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_ 方面去理解。,内部,肯定,否定,暂时性,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梳理,(3)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1)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2)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试判断:创新就是创造新事物,否定旧事物。,提

6、示 B。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4.方法论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 ,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成规陈说,新思路,1.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依据: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存在对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内部发展起来的新的

7、、更高的条件来说,就变成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2)意义:它是一种独立的怀疑精神,它不承认任何绝对、永恒、神圣的东西,它立足于实践或历史的境遇之中,对观念、事物以及人们的行为发出疑问、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重点突破,(3)批判精神在人的认识和创新中的作用 批判精神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精神。 批判精神是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 提醒:辩证法的本质辩证否定的实质 (1)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二者都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但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2.多角度透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哲学依据

8、(1)从唯物论角度看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才能使主观符合客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反对因循守旧。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从辩证法角度看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辩证法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

9、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3)从认识论角度看 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认识无止境,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典例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我们依然需要坚持真理标准、坚持解放思想,为改革开放再出发创造更加优越思想环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真正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说明 A.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B.要创新就要发挥主观能动

10、性,否定过去的一切,创造崭新的未来 C.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敢于破除旧的观念 D.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创造新规律,开拓新境界,典例运用,解析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体现了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A项符合题意。 B、C两项否定了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项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均应舍去。,典例4 (2018江苏高考)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在旧城改造中,某地通过构建“房中房”和公共空间,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对老

11、建筑的保护。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 B. C. D.,解析 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体现了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方法指导:打破常规创新 创新包括“破”和“立”两个方面。没有“破”就没有“立”,创新需要打破常规。但只“破”不“立”,或胡乱“破”,都称不上是创新。,知识结构,素养提升,材料一 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

12、、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 (1)讨论交流:原来居住在农村的老人不愿住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子女家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答案 主要是城里的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老人在城里生活单调无趣。,议题:打造共享社区,“回归”熟人社会,(2)调查研究:社区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其原因是什么?,答案 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压力增加;社区居民之间缺乏必要和正常的交往,

13、相互之间交流联系方式的行为更是缺乏。,材料二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3)合作探究:“共享”会给社区带来哪些改变?,答案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社区的文化

14、交流和精神文明建设;居民间互动交流加强,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4)展望共享社区的未来,有人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写一篇短评,评析上述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答案 内容要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共享社区吸收、保留了传统社区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共享社区改造了传统社区中的消极因素,增添了社区中所没有的现代因素,从这个角度说,共享不是简单的回归。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

15、定,其实质是“扬弃”。共享是社区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1)政治认同:认同政府关于共享社区的建设,提高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内涵、特点、实质及其方法论。 (3)公共参与:为共享社区的建设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到共享社区的建设中去。,素养感悟,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1.敢于自我否定才会有更好的开始,自我否定是一种勇气,体现着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更是我们进取的精神内核。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旧事物才能迎来新事物 B.新旧事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和保留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1,2,3,4,5,6,7,8,9,10,11,

16、12,解析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D正确。 A是对旧事物的简单否定,错误。 B、C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2.某市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批公益广告,其中“郭巨埋儿”的故事被改成“埋儿奉母”,挂在路边的护栏上,这有悖于现代社会生命权平等的原则。该市的做法 A.违背了辩证的否定观 B.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忽视了真理的反复性,解析 该市的做法违背了辩证的否定观,A符合题意; 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D错误。,1,2,3,4,5,6,7,8,9,10,11,12,3.中国的思想文化宝藏是极为丰富而珍贵的,但同样需要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