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簿教案2新版济南版20181120330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22411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簿教案2新版济南版2018112033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簿教案2新版济南版2018112033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簿教案2新版济南版2018112033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簿教案2新版济南版2018112033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簿教案2新版济南版2018112033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簿教案2新版济南版201811203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簿教案2新版济南版2018112033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文件,版权追溯第一节 病毒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2.通过学习明白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3.通过学习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4.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5.通过学习噬菌体等,使学生初步具有哲学思辨的能力。6.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7.正确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初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3分钟这是首歌曲的演唱者是被聘为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宣传员的彭丽媛。这是她为的201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2、拍摄的短片。关于艾滋病,老师课前给1-6组的同学们布置了资料作业,要求大家查找艾滋病的相关信息:如艾滋病毒的原因,艾滋病的特点,最先发现情况,现在全世界及中国的感染人群数,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等。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的作业情况。(学生展示)引起艾滋病的原因是是人类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为HIV病毒。那么,病毒是怎样的一种生物?它有哪些特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病毒,了解病毒。(板书: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病毒)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关于艾滋病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通过确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同学们

3、有个清晰地认识。预习展示7分钟1、布置预习作业:预习生物课本106-109 页。2、检査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情况3、解答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的困惑问题1、完成助学上的预习作业2、分小组展示预习的内容3、提出预习时的困惑问题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合作探究25分钟(一)病毒的发现关于病毒的发现,老师课前给7-12组的同学们布置了资料作业,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的作业情况。(学生展示)过渡:从1892年,俄国科学家的伊万诺夫斯基第一次接触病毒的实验,到20世纪初,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清了病毒的模样,如今的人们对病毒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病毒是什么样子的呢?(二)病毒的形态结构1、教师展示“合作探究

4、一”的内容,要求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小组讨论)(1)病毒的大小?必须借助什么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病毒主要有哪几种形态?(3)病毒的结构是怎样的?(4)与动植物细胞相比,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2、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请学生说出图片上是哪一种形态的病毒。3、教师展示一组图片请学生说出病毒的结构。过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还是生物呢?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病毒有哪些生命活动。(三)病毒的生命活动1、教师展示“合作探究二”的内容,要求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小组讨论)(1)病毒是如何获取营养物质来进行生命活动的?(2)根据

5、病毒寄生的部位不同,病毒可分成哪几类?(3)病毒是如何繁殖后代的?2、补充讲述: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第一次将病毒提纯出来,得到了一些结晶体。后来,许多科 学家将各种各样的病毒提纯出来,均为结晶体。这些结晶体表现不出任何的生命特征,但是将这些结晶体移入生物体内,病毒就会大量繁殖,并使生物体致病。至今美国加州大学原斯坦利实验室里保存的他当时提纯的病毒结晶仍然具有致病力。由这些资料可知,病毒是一种特殊生物,只有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离开活细胞后,病毒无法进行任何生命活动。这点也可以用在普通培养基上无法培养病毒来解释。3、动画演示噬菌体侵染细菌

6、的过程。4、知识拓展:朊病毒是由1 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生物化学家坦利普鲁辛纳发现的,其本质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能引起“瘙痒症”和“疯牛病(症状: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到瘫痪死亡),人的朊病毒已发现四种。(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辩论:病毒对人的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1)有益的方面: 利用动物病毒制成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利用病毒进行生物防治。(2)有害的方面:多数病毒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可使农作物和其他经济植物降低质量和减少产量。2、人们通常谈“毒”色变,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病毒有了哪些认识。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关于病毒的发现的资料。小组同学合作

7、讨论并回答教师展示的合作探究问题。(结合图形小组合作)球形、杆形,蝌蚪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的。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并回答教师展示的合作探究问题。思考,小组讨论将自己所知道的病毒进行分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1.病毒的益处:制成疫苗,用于预防接种;利用病毒进行生物防治。2.病毒的害处:使人和动植物致病;可使农作物减产量。培养学生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病毒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知道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生物。学生了解病毒的生活方式、繁殖方式。

8、引导学生从病毒的寄生对象的角度对病毒进行分类。通过课件和动画把比较抽象的内容,我把学生用肉眼见不到的事物再现出来,表现病毒在寄主细胞里的增殖过程。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开阔眼界和思路,从而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形成客观辩证的认识。巩固练习5分钟一、 选择题1.下列病毒的类型中,错误的是( )。A. 动物病毒 B. 植物病毒 C. 真菌病毒 D. 噬菌体2. 以下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 病毒不具有严整的结构C. 病毒不能在一般的培养基上生存D. 一种病毒通常只能侵染某种特定的细胞3. 艾滋病病毒类型属于( )。A

9、. 植物病毒 B. 动物病毒C. 细菌病毒 D. 噬菌体4. 下列不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是( )。A. 烟草花叶病 B. 流行性感冒 C. 鸡瘟和猪瘟 D. 痢疾5. 噬菌体是指( )。A. 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B. 寄生在人体细胞内的病毒C. 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 D. 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6.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病毒能够引起人和动物、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寄主的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A. B. C. D. 7. 下列疾病中,主要由病毒引起的是(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肝炎 艾滋病 传

10、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结核病A. B. C. D. 8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 )A. 痢疾杆菌 B. 结核杆菌C. 痢疾杆菌噬菌体 D. 大肠杆菌9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生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A. 没有影响 B. 有害 C. 有益 D. 有些有害有些有益1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 A. 个体微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B. 没有细胞结构C. 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 D. 可以独立生活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板书设计:第一节病毒一、病毒的形态结构1病毒的大小:极其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病毒的形态:球状、杆状、蝌蚪状。3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二、病毒的生命活动1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内。2繁殖方式:自我复制。病毒的种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引发疾病2有益:帮助科研攻关、为人类服务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