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建筑实务要点归纳总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20114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建建筑实务要点归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建建筑实务要点归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建建筑实务要点归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建建筑实务要点归纳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建建筑实务要点归纳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建建筑实务要点归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建筑实务要点归纳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及治理问题现象原因预防及治理边坡塌方边坡局部或者大面积塌方1、开挖坡度不够,边坡失稳;2、边坡土体堆载过大失稳;3、未采取有效降排水,造成涌砂、涌泥、涌水引起塌方;4、对于松软土,开挖次序、方法不当造成塌方。1、适度放坡;2、严禁在坡顶上部弃土或堆放材料;3、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的工作;4、合理施工,先加固后开挖的施工顺序,先上后下的开挖顺序;5、开挖完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水泥砂浆抹面、喷浆等方法进行坡面防护;6、边坡塌方后清除塌方土,塌方部位用块石填砌或灰土回填,与土做成台阶搭接。基坑(槽)泡水地基土被水浸泡1、连续下雨,排水不及时,进水量大于出水量;2、地下水水位

2、偏高,降水效果不佳;3、基坑挖好后,未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露坑时间过长。1、雨季施工时,在基坑四周设截水沟,防止地面上流入坑内;2、在基坑底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井点降水加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3、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不能及时浇筑时,应预留30-50cm的土不挖,待有条件浇筑时在挖。4、对于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应挖出,并回填砂石等粒料至土基标高。预制桩桩身断裂桩身倾斜错位、回弹现象1、桩制作时本身强度不够及弯曲过大,打桩前出现裂纹;2、入土后,遇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弯向一侧;3、入土后,桩身打偏,地上部分矫正后,使桩产生弯曲;4、接桩时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弯曲;1、

3、桩制作、堆放、吊运过程中严格按规定执行,强度不够、弯曲超标、出现裂缝严禁使用;2、对每个桩位进行钎探了解,清除障碍物;3、稳桩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不垂直;4、接桩时要保证在同一轴线上;5、产生桩断裂后,要会同设计,采取补桩,在轴线两侧各补一根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的孔底虚土多虚土过多,超过标准10CM的规定。把土挖出来1、用勺钻把孔底虚土清理出来;不挖土2、直接用孔底夯实法夯实;3、如果孔底是砂石,用水泥浆拌合,再浇筑砼。4、在孔内做二次或多次投钻。停止旋转钻静拔钻杆。泥浆护壁灌注桩坍孔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落1、地下水压力大于泥浆推力,如泥浆比重不够、孔内出现承压水、水头高度不够(下的太深了;

4、2、外力导致,如松散砂层中钻孔时进尺速度太快、停在一处空转时间太长、转速太快;3、外力导致,掏渣筒倾倒撞击孔壁。4、爆破孔内石头时,炸药量过大。1、选用相对密度较大的优质泥浆;地下水变化过大时,提高水头高度及增大水头;2、应控制进尺速度、减少空转、调节转速;3、掏孔时,要小心以防撞击孔壁;4、严格控制炸药用量;5、坍塌后,应先探明位置,将砂和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坍孔位置以上1-2m;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待沉积密实后再进行钻孔。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及治理问题现象原因预防及治理钢筋错位墙柱梁板主筋位置或保护层偏差过大1、钢筋现场翻样未合理考虑主筋的避让关系;2、钢筋加工和安装未按设计或翻样尺寸加工

5、;3、筋绑扎或焊接不牢固;4、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碰撞移位,且没有及时校正;5、保护层垫块厚度、数量或安装位置不正确。1、翻样时应根据结构特点合理考虑钢筋之间的避让关系;2、钢筋加工和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和翻样尺寸进行;3、绑扎和焊接必须牢固;4、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措施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踩踏和直接顶撬钢筋,并设专人随时检查位置,及时校正;5、垫块厚度准确,沿主筋方向摆放,位置、数量 准确。混凝土强度偏低试块或实体检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1、配置混凝土原材料的材质不符合有关标准;2、混凝土配合比不是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3、未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单进行投料,且投料计量有误;4、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

6、护不符合规范要求。1、原材料材质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2、配合比必须是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3、严格按配合比单质量比进行投料且计量准确;4、混凝土拌合必须采用机械搅拌,严格控制搅拌时间;5、运输和浇捣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6、控制好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质量;7、控制好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表面缺陷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1、钢筋布置过密,阻碍下料或振捣;2、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放置间距位置不当;3、模板表面不光滑、污染未清除、拼缝不严漏浆,木模板没有充分润湿,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4、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5、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布料顺序不合理,不分层或分层过厚;6、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未采取

7、措施,导致离析;7、漏振或振捣不实;8、混凝土拆模过早;1、对于局部钢筋过密处,事先制定处理措施,保证混凝土顺利通过,浇筑密实;2、垫块厚度准确,沿主筋方向摆放,位置、数量 准确。3、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保持光滑、接缝严密(可用胶带加强);充分润湿或均匀涂刷脱模剂;4、坍落度、和易性调节合适;5、按规定或方案进行合理布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6、混凝土达到强度了再进行拆模。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及轴线偏差过大尺寸、平整度、轴线位置超过规范允许偏差1、没有按施工图进行施工、放线或误差过大;2、模板 的强度和刚度不足;3、模板支撑基座不实,变形过大1、必须按施工图进行施工放线;2、模板及其支撑架具有足

8、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确保不变形、不失稳、不跑模;3、确保模板支撑基座坚实。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及治理问题现象原因预防及治理钢柱底部螺栓孔偏移钢柱底部预留螺栓孔与预埋螺栓不对中1、预留螺栓孔制作时没有放大样制作,空位与柱子轴线位置有偏差;1、预留螺栓孔应放大样制作,确保螺栓孔位与柱子轴线相对位置准确;2、若螺栓孔偏移不大,经设计许可,沿偏差方向将孔扩大为椭圆孔,然后换用加大的垫圈进行安装;3、若孔位偏差较大,经设计认可,将原孔塞焊,重新补钻孔。高度脚手架类型工程规模剪刀撑连墙件50m双排专家论证整个立面刚性,2步3跨污染物来源I类民用建筑工程类民用建筑工程检测要求集中空调自然通风氡(Bq/m

9、3)水泥、砖、砂、大理石、瓷砖200400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24h以后甲醛(mg/m3)大量使用胶粘剂的地方0.080.11h以后苯(mg/m3)胶、漆、添加剂、稀释剂、防水材料中的添加剂等。0.090.09氨(mg/m3)混凝土防冻剂、防火板中的阻燃剂0.20.2TVOC(mg/m3)0.50.6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点数房间使用面积(m2)检测点数(个)房间使用面积(m2)检测点数(个)5050、100 100、 50012不少于3500、10001000、30003000不少于5不少于6每1000m2不少于3垫层厚度垫层类型厚度不应小于灰土垫层100mm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

10、土垫层(石灰、砂、碎砖)四合土垫层(水泥、石灰、砂、碎砖)80mm炉渣垫层陶粒混凝土垫层砂垫层60mm水泥混凝土垫层群体工程单位(体)工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牵头编制者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工程项目经理工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或项目专业技术方案师审核项目经理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审核审批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交底组织者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交底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技术方案师交底对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分包单位相关负责人管理程序程序合同管理(2012)合同评审;合同订立;合同实施计划;合同实施控制;合同综合评价;有关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进

11、度管理制定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交底;落实责任;实施进度计划,跟踪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纠正偏差,必要时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编制进度报告,报送组织管理部门。质量管理进行质量策划,确定质量目标;编制质量计划;实施质量计划;总结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出持续改进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识别并评价危险源及风险;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编制并实施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结果验证;持续改进相关措施和绩效。处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报告安全事故;事故处理;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责任者;提交调查报告。信息管理项目应遵循下列程序:确定项目信息管理目标;进行项目信息管理策划;项目信息收集;项

12、目信息处理;项目信息运用;项目信息管理评价。识别项目风险收集与项目风险有关的信息;确定风险因素;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报告。管理内容内容进度计划的检查工程量的完成情况;工作时间的执行情况;资源使用及进度的匹配情况;上次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文明施工进行现场文化建设;规范场容,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卫生;创造有序生产的条件;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成本管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资源管理(2015)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和资金管理资源管理计划(2015)建立资源管理制度,编制资源使用计划、供应计划和处置计划,规定控制程序和责任体系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范围;可使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工具以及数据来源;风险分类和风险排序要求;风险管理的职责与权限;风险跟踪的要求;相应的资源预算。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