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13314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案.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案远古的呼唤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在图书馆、网上搜集有关原始社会生活、生产的文字、 图片、音像资料, 了解原始风情,感悟原始艺术。2引导学生阅读火种剧本,分析角色,让他们能结合自己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齐心协力动手包装具有原始风格的角色。3通过搜集、制作、表演等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有所提高。4投入地参与制作与表演,能充分感受创作的激情和乐趣。教学重、难点:感受原始艺术,结合自己的了解,尽可能地在创作中体现原始风格。教学准备:1师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并结合实物,布置一个图文

2、并茂的展览。2各种用来制作的材料,包括树叶、绳子、纸张、羽毛、布等。3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收集、布展和参观1布置学生通过阅读、网上查询等途径,收集有关原始生活的艺术图片、文字资料,并通过师生的合作,布置一个图文并茂的展览。2寻找具有原始风格的实物,结合展览,营造氛围。3收集包括原始陶器、建筑、雕塑、壁画、服饰等方面的图片、音像资料,制作师生演示用课件。设计意图:学生主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布置展览,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通过这一系列课前准备活动,使他们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的了解从无到有,并能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感悟原始风情,为制作和包装角色做好心理和认知上的准备。此外,展示大量原始

3、艺术品图片及具有原始味道的仿制品,也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种艺术的熏陶,为活动营造一种原始的氛围。二、课中交流、制作和展示(一)谈话引入1“课前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布置成这个展览,相信大家在收集的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东西,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三个同学搜集的东西非常有特色,请他们给大家展示。”邮票(原始壁画)文字(原始生活)网络资源(原始壁画、雕塑、陶器、建筑等)2“你通过寻找与搜集,对我们的先人有什么看法或感受?”3“你喜不喜欢原始艺术,现代人喜不喜欢?为什么?”设计意图:1展示三种不同途径搜集的不同种类的资料,肯定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起到示范作用。并通过学生的资料分类简要说

4、明原始艺术的种类,为学生理清头绪;2说说对先人的感受,为有这样的先辈而感到自豪;3谈谈现代人对原始艺术的感受,说明原始艺术以它特有的质朴和粗犷吸引了大家,让人们有一种心灵的放松,情感的回归。(二)研究剧本,明确任务1说明本节课,我们将了解一个火种剧本,分析角色,确定扮演者,并集体动手包装角色,尽可能地使角色和自己的外表具有原始风格。2,了解剧本分析剧情确定主、配角。3,说说怎样包装,从哪些方面入手(看音像资料)头饰、服装、面具、首饰、文身等。4以组为单位,分配角色。集体包装角色,并简单装扮自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分析角色,结合音像资料及自己对原始的了解,谈谈怎样大胆地进行创作,从哪些

5、方面入手,使学生的制作不致盲目,并能基本符合角色的身份。(三)大胆制作,讲究创意1说明要求结合你对原始艺术的理解,大胆运用已有材料,进行有特色的包装,注意要符合角色的身份。2学生动手创作,教师鼓励帮助并适当装扮自己。设计意图: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由创造与制作的空间,不干涉他们的想法和制作, 了解他们的创意,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乐趣。将自己适当地进行装扮,是拉近和学生距离的最好方式,热心参与进去,才能真正分享。(四)角色展示,说明创意并简单表演1邀请装扮有特色的角色,上台展示,并说明创意。2根据剧情,分角色简单表演,或在下一课时进行表演。3师生一起欢呼,尽情释放

6、激情,感受创作的乐趣。设计意图:展示大家的创作,说说创意,领略来自自己手下的原始风味。简单的表演是对本课的总结,具体的制作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发挥制作的实际意义。在展示和表演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三、课后访谈、评价和延伸1“你为什么这样装扮?”2“通过这一堂课,对原始有了怎样的感受?”3“会不会再去尝试?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具有原始风味的东西会不会特别留意或者收藏?”设计意图:学生兴致颇高的时候,叫他们安静下来说点什么,听点什么不太可能,所以把访谈和评价放在课后,实际上是想尝试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有时候,我觉得评价不一定是在课中,也不一定是全体, 当大家安静地坐在一起,找几个有代表的人

7、说说想法,也能基本上了解大部分人的思想。至于说到留意与收藏,不过是想让学生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地去留意“艺术”乃至“原始艺术”而已。毕竟,参与制作是重要的,提高修养也是重要的。彩塑瓶子的联想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能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 “因 势造型”创造新形象的能力,以培养儿童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2、通过利用彩泥对废瓶的塑造,提高儿童的立体塑造能力。3、在人们不断创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通过对废瓶的巧妙利用,鼓励儿童的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教学重点:通过提高立体塑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用

8、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想象,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万盛石林风光片段、生活垃圾录象以及彩塑欣赏图片、音乐等2、 材料准备 实物展示台、废旧瓶子、彩塑工具、制作完成的彩瓶等3、 学生准备 分组收集大小、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的废旧瓶子、彩塑工具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 多媒体屏幕展示“美”字,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学生回答并用富有表情的语言齐读。2、 教师谈话:我们喜欢美,我们热爱美,我们歌颂美,我们渴望美,而“美”又无处不在我们的身边,同学们请看屏幕。(播放万盛石林风光片)3、 教师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学生

9、回答并谈感受4、 教师谈话:我们的家乡也有这么美丽的风光,是我们万盛人的骄傲,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美的事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看。(播放生活垃圾录象)5、 教师问:“这是什么”?“这美吗”?“我们大家想想办法该怎样处理这些生活垃圾”?学生分别自由讨论回答。6、 教师谈话:是的,这些生活垃圾不但影响环境,还有损我们的健康,有的废旧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有一天,老师在垃圾堆里看见了这样几个废瓶子,(教师出示形状不一的废旧瓶子)扔了真可惜,我想了一想,经过老师的加工,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教师在实物展示台出示彩塑瓶子,并将彩瓶分发给每组同学欣赏,让学生初步认知彩瓶的美)7、 教师问:“看了

10、这些彩瓶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或提问)8、 教师谈话:废旧的东西不一定“不美”,通过我们的想象,用我们的双手是可以把它变成美的艺术品,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彩瓶,好吗?(屏幕展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 教师谈话:我们人类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面对多种各样的瓶子,都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一个瓶子时,你会想到什么?(教师出示多个有特点的瓶子,让学生从瓶子的外形特征进行联想,如火箭、玩具、面具等,屏幕板书点出联想方法得一步)2、 教师将瓶子上下左右摆放,让学生多向联想,丰富创作内容,如船、龙舟、汽车等。(让学生从瓶子的位置变化,产生多方联想。屏幕板书点

11、出联想方法第二步)3、 教师谈话:同学们,除了你们桌上的这些彩瓶,想不想看看老师还想象了些什么吗?(屏幕展示彩瓶:猪八戒、面具、划船、五彩的太阳等)4、 教师谈话:同学们想象出了许多不同的造型,但我们还要用彩泥将想到的形状在瓶子上进行塑造,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想的方法最多最好(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如压、搓、插、刻等,屏幕板书制作方法)5、 教师小结:丰富的想象才能有创新,勤劳的双手才会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同学们,在你们每一组的桌上,都有各种不同的废旧的瓶子,用你们集体的智慧和双手,把它们进行装饰,看哪组的同学最快做出即美丽,又想象独特的彩瓶,

12、我们现在开始。(屏幕板书作业要求)三、学生创作1、 多媒体播放音乐,增添课堂愉快的氛围。2、 鼓励同组学生齐动手、齐想象,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作品。同时对色彩的搭配进行辅导。3、 让全体学生分享个别同学的独特构思和方法,教师参与学生的创作活动,对其创作活动多给予肯定。四、作品评讲1、 请每一组选出代表将创作完的彩瓶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全班同学展示,并说出创作的构思和内容。表扬哪些构思独特的彩瓶作品。2、 请各组同学相互评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五、小结本课1、 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感想?(请学生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述一下感受)2、 教师小结:是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

13、多观察、多想象、多动手,我们就会创造出许多的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你们的手让美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吧!附多媒体板书设计:彩塑瓶子的联想联想:1、从瓶子的外形特征想象3、 从瓶子的不同位置想象制作方法:压、插、搓、刻、拉等作业要求:每组同学利用桌上的各种废瓶,共同制作想象独特、美观漂亮的彩瓶我们的奥运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设计制作。2通过对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加强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3.通过与同学的分工合作,提高集体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北京申奥标志的欣赏及北京申奥的艰辛历程,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同时

14、学习用规范的方法制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分工、合作武地进行校运动会的策划,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校运动会的宣传策划,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参与创意与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教学思路: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课前收集的奥运图片或文字资料,谈自己对奥运及奥运精神的理解,分析北京申奥标志形与意的特点及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启发学生讨论、策划校体育节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做尝试性的标志设计;第二课时,通过分析几个突出的奥运会会徽,了解多样的标志设计手法,丰富设计思路,对自己设计的草图进行修改;

15、第三课时,分工,合作式地进行校体育节的宣传策划,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考虑合理化建议,选取最理想的标志设计进行系列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方法:互动法、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分工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通过对奥运会有关资料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领略奥运精神,同时分析北京申奥标志的特点及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让学生理解标志的特点并能做尝试性的设计。教学重、难点:领略奥运精神,理解标志的特点,认识标志在整体形象设计中的运用。教学准备:教具CAI课件、问卷表。学具课前收集的有关奥运图片和资料,尺、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一、体验。引人*CAI课件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片断师问:这是什么日子?大家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