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13150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教学设计 一、教学依据单元探究是单元模块的总结、扩展和延伸,它不仅总结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等知识,还回答了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重大问题,地位非常重要。本单元综合探究设计的理论支撑主要来自第七课的相关内容,本综合探究的部分内容在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教学重点是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难点是为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由于具有第七课的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不会感到棘手。同时,具有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知识的完整性的追求,他们的求

2、知欲望较强。这些为本课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2、能力目标主要是通过践行体验,结合美国传媒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回顾历史经验教训,体会和思考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体会和思考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3、鼓舞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自觉肩负起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固本强基的历史使命。(二)教学方法1、知识联系法。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思考问题,得出新知识。实现政史结合,建立科际联系。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历史知识,在政治历史的学科综合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2、使用“情境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即情境启示法+学生自主探究法+教师总结归纳法。通过出示情境材料群、提出问题链、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自主学习。3、采用“综合探究题”的问题形式,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归纳能力。(三)教学构思第一部分

4、:温故知新、预习知新(教学准备)在课前,教师预先布置学生复习以下知识:1、政治学科知识(1)文化生活知识第一单元中:文化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第二单元中主要有: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重要途径和要坚持的原则。第三单元主要有: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政治学科其它模块知识政治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原理。2、历史知识: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第二部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流程之一:问题探路,答案自现步骤一:出示综合探究材料(材料群)某校高二学生,以“弘扬

5、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如何选择”为题开展了探究活动。研究小组在活动中收集到一系列材料和观点:材料一:在不知不觉中,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要品牌。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机,外国的电影、电视节目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材料二: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材料三:在德国

6、,三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与十来个德国学生共话中秋。德国的同龄人问中国学生:日本、朝鲜的文化与中国是否一样?“那么台湾呢?”当一个德国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中国学生立即用不太流利的德语严肃地说:“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步骤二:出示问题链(1)请分析为什么一些中国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等节日? (2)我们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何意义?(3)从上述三则材料中,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你分别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步骤三: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根据复习内容说出即可。对于第三个问题,教师从

7、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思维:首先,让学生联系以下三个知识点:文化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和要坚持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联系以上知识,学生能够说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之一: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板书)。其次,让学生思考: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提问学生:我国关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上的政策措施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能够得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之二: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板书)。最后,让学生联系“书写中华民

8、族精神的新篇章”最后一段内容,思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青年学生有关吗?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做?学生思考后能够得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之三:自觉肩负起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固本强基的历史使命(板书)。探究流程之二:问题再现,答案完善步骤一:出示以下材料群: 材料一: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材料二: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

9、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材料三:胡锦涛同志说:“我们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全面观察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发展的大势,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借鉴各国人民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创造的有益成果和经验,绝不能闭关自守、夜郎自大。”步骤二:出示问题链,组织和引导探究(1)联系历史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怎样的民族精神?对于这一问题,学生根据第七课所学知识,极易作答。但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历史上的“闭关锁国”政策,让学生在古今对比中明确应该弘扬和培育怎样的民族精神。(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以下问题(小问题链)有人认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这一核

10、心,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因此,我们不能和外国人打交道,不能再引进外国的文化产品。对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联系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及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注意辨析“三部走”的解题方法。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要点:坚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原因);和外国人打交道,引进外国的文化产品与坚持爱国主义不矛盾(原因:爱国主义的主题;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意义);既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板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之四: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既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

11、心的民族精神,又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思想?教师提示学生分析要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3)根据上述材料继续分析以下问题(小问题链):请同学们在看一下上述三段材料的发言人,从中发现发言的主体各是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他们三人为主的领导集体各自的理论贡献是什么?上述三大理论之间有何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何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联系政治生活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学生容易得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之五: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板书)。第三部分:总结归纳教师最后

12、设问:至此,你能说出当前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吗?学生集体复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五大途径。三、教学反思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既要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探究和交流,又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因此,实现学生教师双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要求教师不只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组成材料群,要优化设计具有明确指向的问题链,并引导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出新知识。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学情检测一、单选题(每个3分

13、,60分)11074年,沈括经过认真考察、分析,继承了中国古代“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说法,提出了形成雁荡山独具奇特地貌的原因,“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学史上,首创了“流水侵蚀”的概念。可见( )A“流水侵蚀”概念的提出源于沈括的智慧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该书原称纪年,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等,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引该书时以“纪年”与“竹书”连用,方有竹书纪年之称。竹书纪年等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民族

14、重视历史经验的具体体现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AB CD3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这说明( )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AB CD4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化逐渐落后于其它某些国家。这说明( )中华文化在发展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任何先进文化都是工业文明带来的AB CD5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目的在于“继绝存真、传本扬学”。“中华再造善本”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典范,它使珍善孤本化身千百,分藏各处,妥善储存,保证传承,扩大传播,对善本保护起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下列对于中华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古籍的出版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B中华古籍全书是独一无二的C中华古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