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12532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童蒙须知》礼仪篇(试讲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童蒙须知礼仪篇根据养正遗规常礼举要弟子规摘录汇集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而养正莫先于礼。盖人之自失其正,以自外于圣人之途者,率以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及其即长,沿习偷安,徇情任气。如已决之水,不可堤防。已放之条,不可盘郁,何所不至哉。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第一部分:检束身心之礼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以适性。使人庄以

2、恕,而必专所听。一、 衣服冠履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头发、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意谓整衣欲直,结束欲紧,毋使偏斜、宽缓。上自头发,下及鞋履,加以修饰,但不得诡异,华靡。只令于礼容相称。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一) 容貌必庄,衣冠必整。1. 容貌必端严,勿轻易放肆。毋粗豪狠傲,勿轻有喜怒。2. 虽燕居及盛暑时,尤宜矜持,不得袒衣露体。弟子规云: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二) 凡着衣服,常加爱护。1. 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另有所湿。2. 饮食须照顾,勿令点污;3. 行路须看顾

3、,勿令泥渍;4. 就劳役,必去上服,只着短衣,以便做事;5. 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6. 破绽 (zhn),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弟子规云: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三)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1. 凡脱衣服,必齐整折迭箱箧 (qi)中。勿乱顿乱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2. 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 (ch)身之要。且能如此,虽服素布,亦自可观。今世父母,华其子之衣履,而不能约之以礼,竟亦何益。二、 语言步趋道之

4、于事,无乎不在。古之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故行跪、揖拜、饮食、言动、有其则。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其度。或铭于盘盂,或书于绅笏 (h大带与笏板)。所以养其心志,约其形体者,至详密矣。其进于道也,岂不易哉。后世教无其法。学失其本。学者沽(g沉迷)于名势之慕。利禄之诱。内无所养,外无所约。而人之成德者难矣。书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故于言语步趋之处,不可不慎也。(一) 居处必恭,步立必正。1. 坐坚静若山乃恒德。1) 定身端坐,敛足拱手。背欲直,貌端庄。2) 仰为骄,俯为戚。不得偃 (yn仰面倒下)仰倾斜,依靠几案。3) 勿箕踞,勿摇髀。4) 如与人同坐,尤当敛身庄肃

5、,毋得横臂,致有妨碍。5) 坐不掀起板凳之后方。2. 立其中也敬,而外也直。 1) 拱手正立,双足相并。足之比也如植,手之恭也如翼。2) 必顺所立方位,不得歪斜。3) 若身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依靠。3. 行步履欲重,容止欲舒。1) 举足不可太阔,毋得左右摇摆。目须常顾其足,恐有差误。2) 登高必用双手提衣,以防倾跌(女子穿裙装须注意)。3) 其掉臂跳足,最为轻浮,常宜收敛。4) 寻常行走,以从容为贵,若见尊长,又必致敬急趋,不可太缓。4. 寝赡 (shn)养厥 (ju)德,万化之基。1) 行倦于昼,夜以息之。当昼,勿寝。2) 寝,必后长者。3) 既寝,勿言。4) 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6、5) 宁心定气。勿妄有思。偃勿如伏,仰勿如尸。5. 揖张拱而前,肃以纾 (sh缓也)敬。1) 稍阔其足,则立稳。2) 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大礼时用)。3) 视瞻必定,勿游以傲,勿佻 (tio)以轻。远耻辱于人,动必以正。(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弟子规)(二) 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发乎口,为藏为否(p贬斥)。加乎人,为喜为嗔。用乎世,为成为败。传乎书,为贤为愚。其发也不可不慎乎。言者,人所易放,苟有所畏惮收敛,则久久亦可缄 (jin.封,闭)默。今之父母,见其子资性聪慧者,于学语时,往往导其习

7、为世俗轻便之谈,以相笑乐,此性一纵,必不可反,是教以不谨严也,切宜禁之。1. 言致祥审,重然诺。1) 凡童子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2) 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常礼举要3) 或有所言,必须声气低平,言语详缓,不可高言喧哄,浮言戏笑。毋粗豪狠傲,勿轻有喜怒。(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弟子规)4) 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父母教,须敬听。弟子规)5) 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

8、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6) 凡闻人所为不善,宜且包藏,不应便而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弟子规)7) 所言之事,须真实有据,不得虚诳。亦不得亢傲訾(z毁谤,非议)人,及轻议人物常短。如市井鄙俚,戏谑 (xu开玩笑)无益之谈,尤宜禁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奸巧语,秽污词

9、。市井气,切戒之。弟子规)2. 视听收敛精神,耳目专一。童子聪明始发,发于耳目。耳目无所防禁,则聪明为外物所诱。而心不存矣,故养蒙者谨之。1) 目看书,则一意在书,不可倾视他所。耳听父母训诫,与先生讲论,则一意承受,不可杂听他言。2) 其非看书听讲时,亦当凝视收听,毋使此心外驰。3) 毋淫视,勿倾听。三、 饮食起居蒙养从入之门,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行,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一) 饮食有节1.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

10、思索,但饭粥充饥。2. 食毋求饱,毋贪味,毋耻恶食。(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弟子规)3. 食必以时,不可阙(qu空缺)。4. 食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5. 饮食举匙,必置箸 (zh筷子)。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6. 非节、假,及尊命,不得饮酒。饮,不过三爵 (ju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勿至醉。(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弟子规)7. 碗中不留饭粒。(二) 起居有时1. 早起晏眠。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2. 晨必盥,兼漱口。3. 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便溺回,辄净

11、手。弟子规)4. 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5. 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6. 出不易方,入不逾期。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7. 喧哄斗争之处,不可近。(斗闹场,绝勿近。弟子规)8. 无益之事,不可为。如:赌博、笼养、打球、踢球、放风筝等。9.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缓揭帘,勿有声。弟子规)10. 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执虚器,如执盈。弟子规)11. 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常礼举要)12. 车马繁杂地,不招呼敬礼。13. 不立在路上久谈。14. 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第二部分:入

12、事父兄,出事师尊,通行之礼夫人之立身立家,可恃可传以永久者,惟在乎礼仪。有礼义,则虽贫贱,人亦敬仰之;无礼义,则虽富贵,人亦鄙贱之。所以教子弟者,当使之觌(d字面意思:相见)德,不当使之觌利;当使之皇皇于仁义,不当使之皇皇于势利;当使之以耕读勤俭处家,不当使之出入官府,欺公弄法,以侥幸富盈之图。教之即正,养之既久。根基既已深厚,其资质之高者,德器成就,自足以佐邦国而光门户;其下者,亦足以守法循理,保业宜家,不至于颠覆破败之虞也。一、洒扫涓洁1.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2. 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3. 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

13、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二、事长(一) 事亲(冬温夏凊)1. 夏月侍父母,常须挥扇于其侧,以清炎暑,及驱逐蝇蚊。2. 冬月,则审察衣被之厚薄,时为增加。并候窗口户,使不为风寒所侵。务期父母安乐方已。(冬则温,夏则凊。弟子规)3. 十岁以上,晨先父母起。梳洗毕,诣父母榻前,问曰:今夜安否。如父母已起,则就房先作揖,后致问。问毕,仍一揖退。4. 昏时,侯父母将寝,则拂席整衾以待。已寝,则下帐闭户而后息。(二) 应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1. 凡尊长呼召,即当随声而应,不可缓慢。1) 坐,则起。2) 食在口,则吐。3) 地相远,则趋而近其前。2. 有问,则随事实对。然

14、须听尊长所问辞毕,方对。毋先从中错乱。3. 对讫,俟 s等待尊长有命,乃复原位。4. 呼问未及至先,常察尊长颜色所向,不必待其出命,即当趋就其旁,致敬服役。1) 父母久立,忙取坐物。2) 父母唤人,高声代唤。(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弟子规)3) 父母疾病,煎尝汤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弟子规)4) 父母勤劳,即来待作。5) 父母责备,不许强辩。(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5. 长者与物,须两手捧接。注:如此之类,不可尽举。但当正容端志,毋使怠慢差错。尊者宜逸,卑者宜劳,故劳役之事,皆卑幼任之,弟子之职当如是也。(三) 见长(近必趋,退必迟。)1. 见尊长,

15、不命之进,不敢进。不命之退,不敢退。2. 进时当鞠躬低首,急趋而前。其立处,不得逼近尊长。须相离三四尺,然后拜揖。3. 退时亦急趋而出,须从旁路行,毋背尊长,且当频加回顾,恐更有所命。4. 如与同列共进,尤须以齿为序。进则鱼贯而上,毋得越次紊乱。退则席卷而下,毋得先出偷安。(四) 侍坐尊长(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1. 住,必居左。2. 目则常敬候颜色。3. 耳则常敬听言论。4. 有所命则起立。5. 尊长有倦色,则请退。6. 有请于尊长独语,则屏身于他所。7. 弟子分当侍立,或尊长命之坐,则亦当遵命而坐。8. 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五) 侍尊长行1. 必居其右后,不可相远,恐有所问。2. 有问,则稍进于左右,以便应对。3. 目之瞻视,必随尊长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