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10635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贵阳市第二十九中学 吴菲【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年级】九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材分析】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流行于贵州东南部的一种苗族山歌。音调高昂、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常用滑音。【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但不愿意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普遍不喜欢课本上的歌曲,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多去聆听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因为它是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音乐精华,我们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渐的喜欢民族民间音乐,从而继承弘扬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说教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情境教学

2、法、视听结合法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学唱歌曲时采用了师生互相配合的方式,让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歌曲的学唱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增加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乐于聆听、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以及二声部和声演唱的音色之美。2、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体验、模仿、声部合作等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知识与技能 有情感地演唱歌曲彩云追月。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聆听其他声部,建立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学唱(体验)歌曲

3、,并能够自然流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彩云追月,体会民族器乐曲旋律韵味。贯穿歌曲始终的切分节奏的学习。【教学难点】 能用统一、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二声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备注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播放民乐合奏彩云追月,让学生静心聆听。提问:同学们好像都被这美妙的音乐陶醉了,大家都通过音乐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情境创设,一上课就听赏这节课要学的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能够进入音乐的情景。当学生开始学唱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困难。让他们乐于学习。二、新课教学1、发声练习1)见书P422)1=C 4/440660 60 |105 5050| 10440 40 |103 3030|(

4、用LU来演唱)2、初听感受1)课件出示歌谱,播放歌曲彩云追月的范唱。(板书课题:彩云追月)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合唱)。2)作品及作者简介学生自学导学案3、教师范唱1)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学生边听边画旋律线,并分析旋律的特点。开始一句的旋律线是上行,像月亮慢慢升起,之后旋律略有起伏,好似月亮在云间穿梭的忽隐忽现。第35小节和79小节分别采用重复前小节曲调的写作手法,强调了月亮在云层中穿梭的形象以及层层递进的激动情感。2)学生跟琴学唱歌曲第一段3)歌曲节奏有什么特点?板书:xxx x x切分节奏:切分节奏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改变常规的节奏规律,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和强

5、调,而出现的节奏变化。切分节奏就是改变重音的节奏,给人一种独特而摇摆的感觉。歌曲中运用切分节奏更能表现出月亮穿梭在云层中富有动感的形象。我们用动作来表现这一节奏,拍腿拍手拍腿拍肩拍肩。练熟之后为演唱伴奏。4)学唱第一段旋律4、学唱歌曲第二段1)全班同学一起学唱一声部。2)学生唱一声部,老师唱二声部,让学生感受二声部合唱。3)学生学唱二声部,随琴视唱二声部的旋律,熟练之后填词演唱。将学生分声部练习两个声部的演唱,教师到两个声部进行指导。提示学生用平稳连贯、整体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4)跟伴奏完整演唱。发声练习中加入和声练习,让学生初步感受二声部的和谐之美,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合唱教学做铺垫。整个新课教

6、学环节层层递进、深入浅出,用感受、模仿、声部合作等教学手段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出和突破。 学唱二声部,让学生体验二声部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聆听的习惯。三、拓展欣赏超女版的彩云追月这首器乐曲被许多音乐家们再度创作,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个超女版的彩云追月歌曲的节奏、速度、演唱形式改变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四、小结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它的消亡也就意味着特定民族的消亡。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日渐衰微。要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必须依法开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抓将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重点

7、保护与传承机制,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尽快完善知识产权击律制度,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护。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能更多的热爱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渗透法制意识,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来保护我们一些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但是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为保护这些民族民间艺术尽自己的微博之力。【教学反思】由于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充满童趣。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挺高的,在课堂上也能配合老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由于我校的学生除了在音乐课上,平时基本就没有接触音乐的可能性。因此在识谱唱歌方面比较弱。所以我在教学时基本都是教唱歌词,在他们旋律基本都熟悉之后,再来教唱谱。这样起码在音准上比较靠谱。也正是由于识谱较弱,所以在二声部演唱这个方面比较弱。以后我会在自己的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