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学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10426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欲速则不达》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欲速则不达》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欲速则不达》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欲速则不达》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欲速则不达》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欲速则不达》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欲速则不达》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阅读 qqshu.cc欲速则不达教学基本建议:本篇课文为讲读课文,建议用两课时:探究案为一课时;训练案为一课时。新授课前需用30分钟时间展开预习,并完成预习案。课堂上应有对预习内容的检查,如读课文,认读生字,交流摘录笔记等。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2)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3)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欲速则不达。2、过程与方法:(1)了解“欲速则不达”的故事经过,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2)通过反复读,读出古文的韵味,感悟古文的凝练,熟悉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

2、文意。(3)课后延伸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3、情态态度价值观:(1)用心体会齐景公求“速”时的动作、语言,理解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2)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悟出道理,在生活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重点: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难点:探究故事中蕴涵的与时间有关的深刻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欲速则不达”的理解。一、预习案:(一)、预习任务安排:1、依据预习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勾画本课生字词语及优美句段;熟记生字字音、字形,解释重点词语。2、完成预习自测,了解与本篇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3、限时,独立完成。(二)信息链接:1时代背景:春秋后期,一次齐景公去东海游

3、玩。忽然,一名驿使从国中飞马赶来,向景公报告说:“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请大王火速赶回。不然,怕难以相见。”故此,景公速回。2、作者简介: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3、关于课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欲”,想要。“速”是快、迅速的意思。“则”是反而的意思。“欲速则不达”是指想要快反而慢了。课文以此为题,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4、其他资料:(1)齐景公,原

4、名姜杵臼,齐庄公的异母弟,在位时有名相晏婴辅政。史书记载他“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喜欢打猎,箭法却不高明,晏子劝谏他,齐景公能纳谏,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2)晏子。名婴,字平仲,汉族,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晏婴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过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整体感知:(以习题形式呈现)1、你认为课题“欲速则不达”是什么意思( )2、写出带有“欲”的成语,说说在这个成语中的,“欲”是什么意思呢?3、为划横线的字注

5、音。 驿使( ) 丞相( ) 晏婴( ) 驭马( ) 催促( ) 驺子( ) 心急如焚( ) 嫌弃( ) 缰绳( ) 索性( ) 徒步( ) 达到( ) 韩枢( ) 危在旦夕( )4、检查课文朗读。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些空白处填上吗?( )得知( )的消息后,十分焦急,就叫( )为他驾车,后来因为太急,就( )回都城。这晏婴到底是谁?他和景公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请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晏婴与齐景公的关系。) (三)、预习自测:(以习题形式呈现,此过程约 分钟)1、课文通过叙述_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_。2、齐景公一心

6、想要_,可是因为_,结果_。3、解释下列词语。役使:_ 危在旦夕:_飞马而至:_ 驺子:_心急如焚:_ 索性:_徒步:_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病重( ) 火速 ( ) 催请( ) 索性(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焦急( ) 危在旦夕( )6、形近字组词。丞( ) 婴( ) 旦( ) 樊( ) 嫌( ) 驭( ) 邹( ) 僵( ) 役( )承( ) 樱( ) 担( ) 焚( ) 歉( ) 御( ) 驺( ) 缰( ) 驿( )(四)我的疑问: 二、探究案:(一)导入新课:寓言故事我们以前就学过,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篇幅短小,有故事情节,大多具有讽刺、劝喻或教训的寓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

7、一篇寓言。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了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讨论一下本课所讲的内容吧。(二)自主学习展示:展示疑惑,互相解疑。(三)质疑探究:我思考,我收获。1、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2、本课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学习建议)1、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2、结合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小组互助学习探究解决质疑)探究点一:精句赏析1、自由读,用“_”画出文中景公两次由于焦急而做法不妥的句子。2、请同学们说说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本组发现:探究点二:蕴含哲理1、齐景公为什么要火速赶回? 2、齐景公心急如焚,他是怎样做的?3、本文所蕴含的哲

8、理是什么?本组发现:(四)拓展提升,总结升华1、齐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2、如果你是景公身边的人,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劝景公呢?3、从课文中你能体会到景公和晏婴君丞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五)当堂达标:(达标练习题)1选择恰当的汉字组成词语。邹 驺( )子 驾( )驭 御 嫌 歉 ( )弃僵 缰( )绳 驿 役( )站 樊 焚 ( )烧2读拼音,写词语。do d chng xing kng p yuan dn( ) ( ) ( ) ( )t b su xng d chng fu z( ) ( ) ( ) ( )3、用横线标出句中的错字并改正。(1)邹子驾车跑了大约几百步,景公心急如焚

9、,嫌邹子驾得太慢了,就夺过僵绳,亲自赶起车来。 ( )(2)他驾车驭马行了几百步,又嫌马不努力向前,索性弃车,自己徙步跑开了。 ( )4、根据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1)比喻形式十分危急,随时都会发生生命危险。 ( )(2)形容心里十分着急,像火烧一样难忍。 ( )(3)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三、训练案(一)基础知识题(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1、读句子,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达:达到;实现 姓 通;到达(1)达尔文很喜欢小动物。 ( )(2)这条高速公路直达北京。 ( )(3)列车早已抵达上海。 ( )2、用下列词语造句。心急如焚: 危在旦夕: 3、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危在旦夕(情

10、况紧急) 心急如焚(带“如”字) 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欲速则不达( ) A着急,火速 B邀请 C速度(2)驿站( ) A服兵役 B旧时传送文书的人中途休息的地方 (3)徒步( )A步行 B空白的 C只、仅仅(二)综合训练题1、阅读,并回答问题。 景公十分焦急,高声喊道:“快快准备好车良马,让邹子韩枢为我驾车,火速回去!”(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焦急( ) 高声( )(2)从哪里可以看出景公十分着急? 2、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y)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j)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邹(zu)子韩枢(sh)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pi)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1)解释下面各字的意思。谒: 遽: 走: 驺: 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