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05753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太阳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太阳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太阳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太阳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钟》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钟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苗茂小学 责任教师:李廷祥课题太阳钟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2、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节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光影的变化来讨论、用光

2、影来记时,自主发现“太阳钟的记时原理”这一核心概念,并且能用语言分析实际应用的问题。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归纳构建的科学探究活动历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循着人类计量时间的技术发展史的轨迹,引领学生感受时间并对不同类型的计时器展开充分的探索。本课的教材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探究时钟发明之前人类白天和夜间的计时方法,了解中外古人对一天的不同确定方法,感受古人伟大的聪明才智。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加深认识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变化来测量时间,还会认识到一些有规律运动和变化的装置也可以计量

3、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时器的计时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圭表、日晷图片资料等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铺垫设疑(35分钟)1.谁能告诉老师,现在几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钟表;根据上课铃声)2.如果我们没有钟表,也没有上课铃声,你还能知道时间吗?可以根据什么确定时间?(太阳、影子等)3.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二、探究发现(1012分钟)(一)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1)(课件出示图片和说明)请学生判断:日出,现在大约几点了?太阳在哪里?艳阳高照,现在几点了?太阳在哪里?日落,现在大约几点了?太阳在哪里?。这样过去了多长时间?太阳明

4、天还会从哪里升起来,从哪里落下去?后天呢?每天都会这样吗?说明太阳的运动有没有规律?怎样的规律?(2)那么一天又是怎么确定的?大家可真厉害,古人就是利用太阳来确定时间的。引出书中阅读资料: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3)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引出书中资料,自由阅读:古埃及人把星空划分为36个星座,通过观测这些星座在一年时间里的横贯天空的情况,利用星座计算时间。埃及人观察到在这段时间里有12个星座横过天空,于是他们把夜晚确定为12个小时,同样,白昼也被确定为12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阅读后,请学

5、生讨论并思考:我知道了什么?提出问题: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小结: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二) 用光影来计时: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2.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会发生变化吗?影子的什么和什么会发生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有没有规律?板书:从长到短再到长,从西到东。3.根据影

6、子判断时间(根据影子的方向来判断时间),提问:现在可能是什么时候了?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媒体出示三张图片。(只要求学生说出大概的时间段便可)4.认识日晷(1)大家可真厉害,古人也是像我们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影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来判断准确的时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晷: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通常由铜做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主要分为两种:赤道式日晷和水平式日晷,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赤道式日晷。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 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

7、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前年。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水平式日晷(出示图片及水平式日晷),由水平摆放的石制晷面和斜插于晷面的铜制晷针组成,晷针倾斜指向北极星。提问:日晷有什么用?(用来测定时刻)(2)十二时辰(出示有刻度的日晷)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日晷,大家发现了什么?(有一些字、有刻度等)了解十二时辰: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分别为:子(z)、丑(chu)、寅(yn)、卯(mo)、辰(chn)、巳(s)、午(w)、未(wi)、申(shn)、酉(yu)、戌(x)、亥(hi)。一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其中子时为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而

8、现在相当于古代的巳时。(3)那么该怎样使用日晷来判断时间呢?课件出示方法:1.将日晷置室外阳光下;2.确定正北方向,调整日晷的方位;3.根据晷针在晷面上影子的位置确定时刻。(4)出示只有部分刻度日晷的图片,请学生根据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并提问:为什么这个日晷只有部分刻度呢?(三)制作太阳钟1.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太阳钟的知识,那么大家想自己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介绍材料)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3.确定刻度制作完成后,提问:现在这个日晷能测定时刻了吗?课件出示绘制刻度的方法,并介绍: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钟面上的字母“N”正对北方,

9、平方于地面。这时,在钟面上就会出现小竹棒的影子,将影子与圆心连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确定刻度。4.课外活动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继续完成日晷的制作。三、归纳构建(1315分钟)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2.讨论交流阴天又怎么知道时间?晚上有怎么知道时间?四、实践应用(68分钟)(一)、填空: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 )小时,其中夜晚( )小时,白昼( )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 )时辰。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 )和( )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10、而这样的变化是规律的。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 )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 )单位( )。4、阳光下物体( )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与( )是根据( )制成的( )。5、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 )。6、时间可以通过对( )和( )来测量,一些( )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7、在古代白天人们利用( )来计时。8、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那就是:( )不能计时。(二)、判断题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只有在阳光下物

11、体才有影子。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五、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板书设计 太阳钟 “天”“时辰”思考回忆说一说观看课件指名回答观看课件思考问题指名回答说一说思考问题指名说述试一试观看课件小组讨论并说一说说一说小组讨论并说一说小组讨论并说一说动手操作说说感受思考得出结论说一说观看课件增长知识回忆思考填空指名交流思考填空指名交流看课件勾画、读记思考指名说 设计具有一定悬疑的情景,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生根据原有认

12、知做出回答后。放手让学生阅读资料体验感受,对“流水”、“香烛”等计时。从而认识最早的时间单位“天”。使学生对计时单位有初步的感性识。 学生通过对太阳光影变化的观察,初步认识了光影计时法,尔后放手让学生体验感受,让学生对影子早、中、晚各个方向的变化观察及日晷使用方法的认识。(1.将日晷置室外阳光下;2.确定正北方向,调整日晷的方位;3.根据晷针在晷面上影子的位置确定时刻。)对时间单位有进一步感性认识,并使认识得到了升华。 应用前面学习的知识观察、分析制作太阳钟,该怎样设计,怎样制作?这样的设计包含着那些科学道理,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科学理念。 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产生了对课的起始环节产生呼应的作用,又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 通过填空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判别生活中的光影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回顾自己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对课的起始环节产生了呼应,并把探究学习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教学后记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