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8101670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历史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这项规定应出自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上谕以永禁设或人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这项规定其实也就是辛丑条约中的“严禁中国人民成立反帝性质的组织,所以,在本题中这项规定也就出自辛丑条约。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

2、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2.1971年8月,美国代表乔治布什向秘书长递交了一封书信:“我们不讨论谁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所做是以联合国这个政治为主的组织对此一现实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统治着更多人口做政治上的决定。”这表明他企图A. 继续保留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 通过双重代表,竭力的制造D. 只有台湾才是中国政府的唯一合法代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统治着更多人口做政治上的

3、决定”等信息可知美国代表乔治布什企图通过双重代表,制造,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不如C项全面,故排除;B、D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的双重代表议案3.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能印证此观点的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D. 设议院,开国会【答案】B【解析】从材料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以及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可知是洋务运动,B项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所以

4、B项符合题意;A项未涉及经济改革;C是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改革;D项是戊戌变法属于制度改革,都没有已涉及到经济,与材料不符。【点睛】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4.1976年,物理学家维索特和列文向太空发射了一枚载有时钟的火箭,他们观

5、察到,这个时钟与放置在地球上的时钟相比,多获得了1/10微秒.这个实验验证了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定律是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它下落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也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排除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是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排除B;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C正确;量子论揭

6、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排除D。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5.刘金质在冷战史:19451991中说:“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各国人民不会甘心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其中“向新格局转变”指的是A. 即将确立新的两极对峙格局B. 消灭国际力量中心的过程C. 建立稳定的单极世界的过程D. 将形成多个力量中心的制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容易。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各国人民不希望美国的单极世界,美、日、西欧、

7、俄罗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不断制衡,当今社会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6.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A. 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B. 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C. 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D. 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

8、源的经济形式,在国家干预经济崩溃后权力下放到省,治标不治本,不能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及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缓慢,形势严峻,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故B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政府干预、制定经济计划的政策已经彻底破产,故C项错误;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材料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考点:经济体制改革7.“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为体”根本目的是A. 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的权威B. 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清朝的统治C. 维护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延续性D. 抵御外侮,谋求自强之路【答案】B【

9、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学为体”根本目的只能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清朝的统治,其实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由此可见牢记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中学为体”根本目的8.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三十年来的对外开放可以分为“政策性开放”和“制度性开放”两个阶段。依据这一观点,开启“制度性开放”新阶段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B.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政策性开放”是针对特

10、定地区和对象的差别待遇和优惠措施.制度性开放具有以下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法律框架下开放”,据此可以知道,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对外开放开始从政策性开放逐渐转变为制度性开放,真正开始构建具有“制度性”深刻内涵的开放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ABC均处在“政策性开放”开放时期,排除。9.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出了这样一道题,“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问应该是哪位思想家?A. 孟子B. 墨子C. 韩非子D. 老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自然界有

11、自己的运行规律,一切要顺应自然,不可违背自然,“何劳人为乎”体现了“无为”的思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材料思想与老子的思想相一致,因此D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10.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B. 华侨们竞相回国投资办厂C. 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 各类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时间限定,“民国初年”指的是19121919年,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2、四个选项均为民族工业出现短暂发展局面的原因,C项是外因,A、B、D三项都是内因,而B、D两项均是由A项产生的。正是由于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从而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故答案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1.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政治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只要他提出请求,就会得到苏联的军事、经济和技术上的援助”。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国家B. 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C. 遏制不结盟运动的作用D. 抵制马歇尔计划的影响【答案】A【解析

13、】从赫鲁晓夫的这一政策上看,是为了拉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与之结盟,符合美苏争霸时期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国家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说法没错,但是当时苏联的国际地位已经很高;C选项错误,其目的是为了为自身赢取利益;D选项错误,抵制马歇尔计划是采取建立经互会的措施。12.1957年12月4日,时任锡兰(今斯里兰卡)总理的班达拉奈克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演说时说道:“如果我们不互相畏惧,不互相猜忌,如果我们觉得我们都是在不同方面增进人类幸福的人,而每个人都不想用武力强使别人接受他的意志那就是万隆决议的精神。”这表明万隆会议A.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B. 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岐C. 贏得了各国的

14、广泛认可D. 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不互相畏惧,不互相猜忌”、“每个人都不想用武力强使别人接受他的意志那就是万隆决议的精神”等信息可知,万隆会议中主张避免武力,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和矛盾,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国的国际威望的提高,排除A;C项各国认可表述绝对化,排除C;材料未体现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排除D。故选B。13.军阀吴佩孚曾致电时任总统徐世昌:“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

15、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下列选项与材料中所反映事件相符合的是A.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 国民革命如火如荼C. 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D. 全民抗战风起云涌【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因为五四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军阀吴佩孚联合一帮将领致电大总统徐世昌,而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故选C;五四运动时期,中共尚未诞生,排除A;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时间不符,排除B;全民抗战风起云涌于1937年,排除D。14.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共八大的相关认识。根据所学可知是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项符合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