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1 声音的产生苏教版

上传人:doc****iu 文档编号:98089749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1 声音的产生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1 声音的产生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1 声音的产生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1 声音的产生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探索使一个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试着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2.学生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概括出物体发声时的变化。科学知识1.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消失了。2.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2.学会尊重事实。3.学会通过观察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

2、起联系。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因此,可以利用小组探究合作的形式来约束与锻炼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而信息技术的利用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探究。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食品保鲜袋、尺子、队鼓、纸屑、鼓槌、干净的透明瓶子、泡塑料沫、烧杯杯、水等。2演示材料:音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

3、、激趣导入、问题生成1.谈话: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是什么声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2.教师播放有多种声音的光盘。3.学生汇报,教师点评。4.师: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音乐声让人舒畅,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二、探究新知(一)制造声音1.谈话:你能想各种办法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吗?教师注意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学生自行制造声音,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实验情况:你怎样使食品保鲜袋发声的?4.师小结:同学们能

4、够利用不同的方法让保鲜袋发出声音,那么,关于声音,你最想知道什么?5.学生提问题,教师根据情况板书。6.师: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选择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揭题,板书课题)(二)作出假设 1.师:为什么这些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塑料袋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2.学生小组讨论作出自己的假设,教师点评。3.师小结:那么,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三)实验验证1.提问:你们能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

5、2.教师提出设计要求:(1)不损坏实验仪器。(2)物体发出的声音不要太大。(3)实验的现象要明显。3.学生选择材料,说说自己设计的实验。教师对其评价,引导完善实验设计。 4.实验前出示实验注意事项。5.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6.教师播放学生实验时的视频,汇报实验的过程。7.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你们在制造声音时,有什么发现?7.学生汇报各自的发现。(四)得出结论1.讨论:大家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2.汇报交流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3.刚刚我们进行了固体和液体产生声音的实验,还有什么没进行实验?(生:气体)出示空瓶子,提问:怎么让瓶子里的空气发出声

6、音?4.学生上台演示,吹瓶子,瓶子发出声音。5.追问,怎么样才能看到瓶子里的空气振动发声?6.给出装有纸屑的空瓶子,学生再次演示实验。7.师生小结:从以上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物体都在“振动”。8.研究物体振动停止,声音是不是也消失?(1)提问:如果物体振动停止,声音会怎么样?(2)学生预测,说出自己的看法。(3)教师敲一下音叉,谈话:现在音叉发出了声音,怎样使它振动停止?(4)学生上台表演。(5)提问:同学们的表演说明了什么?(6)小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消失了。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消失了。(板书)三、巩固

7、应用1.谈话:人体是怎样发声的? 2.学生手摸喉结,体会人体发音。3.再次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消失了。四、本课总结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完成小诗谈话:今天大家学到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请大家课后完成,比比看,谁完成的好。板书设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内容,一是了解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是想办法制造声音;三是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在上课时,我以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导入课题,通过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了。这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我指导学生想办法制造声音的时候提问:“你能利用哪些方法发出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丰富学生对于制造声音和声音产生原因的感性认识。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在小组交流讨论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