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济南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88804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济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济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济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济南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济南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济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济南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一.选择题1.“看病人,送初元”,这句广告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那么初元中的哪种物质是病人特别是手术后的病人所必需的( )A淀粉 B.蛋白质 C.水 D.脂肪2.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与消化无关的是()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到米长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而且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测肺活量时,人的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是()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都收缩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都舒张空气中的氧进入血液,需经过()一层细胞二层细胞三层细胞.四层细胞吸“三手烟”是指吸入吸烟者离去后附着在周围物品上的烟气、

2、烟雾,其危害性更大,下列不是吸烟的危害的是( ).吸烟的人易患呼吸道疾病.吸烟会加强致癌作用.吸烟能提神.吸烟使人记忆力衰退6.张峰(男)经测定其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为110g/L,那么他应该多吃()类食物(正常值)A肝脏、豆腐 B栗子、肥肉C玉米、黄瓜 D辣椒、土豆7.大面积烧伤者应输(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血浆 D白细胞8.心脏的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和动脉瓣的状态分别是( ) A张开,闭合 B都张开 C闭合,张开 D都闭合9.下肢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被送到肺部时,不经过( ) A右心房 B下腔静脉 C肺动脉 D上腔静脉10.下列那段血管尿素浓度最低( ) A出球小动脉

3、B入球小动脉 C肺动脉 D上腔静脉11.下图是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示意图,据图推断该物质是( )浓度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12.人体最大的器官是( ) A小肠 B肝脏 C胃 D皮肤13.某人现年30岁,身高90cm,最近通过了某科技公司的应聘考试,被聘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师.他身材矮小,主要原因是( ) A幼年时缺碘 B幼年时缺钙 C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D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14.某人在一宗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发现他的脑部活动正常,然后为他蒙上眼睛做了进一步测试:以针尖刺此人的指尖,立刻缩手但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那么此人受伤的部位是(

4、 ) A脊髓灰质 B脊髓白质 C躯体运动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15.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 )的不同 A反射弧 B神经中枢 C感受器 D效应器16.人形成视觉和听觉的神经中枢分别是( ) A视网膜,耳蜗 B视网膜,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耳蜗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17.下列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 ) A合理安排学习的内容 B勤于动脑,善于动脑 C某个难题研究4节课 D保持健康的心态18.上臂被蛇咬后,血液缓慢的流出,为防止蛇毒扩散,应在何处包扎( ) A近心端 B远心端 C主动脉 D肺动脉19.被蛇咬后注射的抗毒血清在免疫上属于( ) A病原体 B抗原 C抗体 D病毒20.冬季到来,为预

5、防流感等传染病,要及时开窗通风,这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两项二.填空题1.为人体提供大部分能量的物质是血液中的2.即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的是_3.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_4.把小白鼠和青蛙分别从25摄氏度移到5摄氏度的环境中,它们的耗氧量分别 _、_(填”增多”或”减少”)5.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某段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1)与A、C比较,血管B的结构特点是_ (2)若A中流的是静脉血,C中流的是动脉血,则B是_处的毛细血管;在此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_ (3)若B为肾小球,A内流的是_血,C内

6、流的是_血,C内血液中浓度明显升高的物质是_ (4)若B为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的是_血,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_- (5)若B为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流的是_血 (6)若B为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较,处二氧化碳外,含量明显增加的是_6.某人喝醉酒后,胡言乱语是酒精麻醉了_,走路摇摇晃晃是酒精麻醉了_,呼吸加快是酒精麻醉了_.7.人的眼睛中相当于照相机中暗箱的结构是_8.某同学做“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实验,操作如下: 取1支试管,将适量的馒头碎屑放入试管内 向试管内加入2ml纯净唾液和2滴碘液,并搅拌 将试管放入盛有37摄氏度温水的烧杯中约7分钟 该同学

7、记录如下:a. 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淀粉不变蓝b.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唾液都有关系(1)请纠正该同学探究中的错误:.实验设计上:_.实验步骤上:_.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上:_(2)该同学的实验结论可靠吗?为什么? _; _(3)请说明试验中需将试管放入37摄氏度水中恒温的原因? _9.前段时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视察艾滋病防治工作时亲切地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体现了国家对领导人对艾滋病患者的关心,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的数量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与艾滋病感染者相处,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生物学常识.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8、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_ (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血液 B乳汁 C精液 D握手 (3)注射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那么注射的毒品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_(4)为了更好地预防爱滋病,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爱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人获得对爱滋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免疫.(5)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 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BDDBCACCDABDCBBDCACA二填空题1.葡萄糖2.咽3.组织细胞4.增多;减少5.(1)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2)肺泡;肺泡处的气体交

9、换(3)动脉;动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4)动脉;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静脉(6)营养物质6.大脑;小脑;脑干7.睫状体8.(1).缺乏对照组 .中不应滴加碘液,碘液应在最后加 .根据题中的步骤,现象应该是先变蓝,然后再褪色 (2)不可靠;因为缺乏对照,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3)37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这个温度适于酶活性的发挥9.(1)病原体(2)D(3)右心房(4)特异性(5)尊重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只要能 体现对艾滋病人尊重不歧视即可)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

10、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520XX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

11、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1)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2)上课关。 (3)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4)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5)质量关。 3、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40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