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练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86988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练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练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练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练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练习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练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练习题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文学名著鉴赏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A 2、B 3、B 4、D 5、B 6、A 7、A 8、C 9、D 10、C11、D 12、D 13、A 14、B 15、A 16、B 17、D 18、C 19、D 20、C21、A 22、A 23、D 24、D 25、A 26、A 27、B 28、D 29、B 30、B31、A 32、A 33、C 34、A 35、D 36、D 37、A 38、B 39、C 40、B41、D 42、C 43、B 44、A 45、D 46、A 47、A 48、C 49、B 50、D51、B

2、 52、D 53、B 54、D 55、A 56、C 57、A 58、D二、多项选择题 ( 在下列各题的5个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意。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AC 2、ABE 3、BCE 4、ABE 5、BC 6、ABCD 7、ABD 8、ABCE 9、ABCE 10、BDE 11、ABCDE 12、ACD 13、BDE 14、BC 15、ABCDE16、ABCE 17、ABE 18、ACE 19、CDE 20、CDE 21、BC 22、BDE 23、BCE 24、BC 25、BCDE 26、BD 27、ACE 28、CE 29、AD 30、

3、ABE 31、BCD三、简要回答下列各题1、 简述伊利亚特对战争的态度。史诗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表现了战争是英雄们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良好时机,充分揭示了英雄人物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渲染了战争的悲剧色彩。比如,史诗中写到战争的胜负是由命运来决定,而命运的强大威力连天神都无法控制;众神的偏袒使英雄们蒙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战争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忧虑和灾难。在当时,战争已经不完全是为了部落集体的利益,而是变成了贵族们乘机劫夺财物和奴隶的掠夺行为。 2、伊利亚特的艺术特点。首先,史诗将现实因素和神话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史诗中,每一个情节往往分成神、人两条线索,人分

4、两派,神助两方,战争的发展也把现实的因素和神话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其次,史诗采用了客观的叙事方法。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如实地向听众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不论对战争的叙述,还是对人物的塑造,都采用了一种旁观者的冷静态度,具体描写事件和人物语言,没有更多的主观评价。第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史诗塑造了丰富多彩而又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史诗中每个英雄都是许多充满生气的性格特征的总和。第四,多用和善用比喻,是史诗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 3、简析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念。在这部悲剧中,索福克勒斯通过戏剧冲突集中表现了人与命运的关系。 首先,悲剧表现了一种命运不可知、不可战胜的思想。 其次,在悲剧中,诗人在表现命运不

5、可抗拒性的同时,还表现了对命运不合理性的谴责。俄狄浦斯聪明、诚实、正直、勇敢,他勇于向不合理的命运挑战,与之抗争。但是,命运却注定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他要承担前人的罪过,受到厄运的惩罚,那么,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4、分析俄狄浦斯王的艺术结构。悲剧采取了“回顾式”的戏剧结构方式。其主要的特点是,剧本的进程不是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地组织剧情,而是在事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临近高潮时着笔,事件的起因和前情则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用回顾和倒叙的方式交代出来。这样使得事件冲突更加集中,矛盾更加突出。 5、神曲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神曲主要是写人的思想如何完善和如何认识终极真理过程的,

6、这就决定着此作品充满了象征意义。 “黑暗的森林”象征当时意大利黑暗的政局,“豹”象征佛罗伦萨的政治迫害;“狮”象征法兰西王;“瘦母狼”象征罗马教廷。幽暗森林代表罪恶;披着阳光的山顶,代表一种光明的境界。作品中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雅特丽采”象征神学信仰。但丁正是用中世纪诗人惯用的象征手法,描写了在理性,神学信仰和爱的引导下的心灵觉醒过程。6、神曲的艺术成就。第一,但丁在神曲中,将中世纪文学所盛行的象征、梦幻的手法,同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用陈旧的形式表现出了很多崭新的人文主义内容。 第二,神曲具有宏大、严谨、端正的结构。神曲的结构,好像一个严整而有系统的三棱形大

7、建筑。三部的各自结尾,都以“星”字收束。 第三,但丁在塑造人物和描写情景方面,使用具体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在中世纪梦幻文学中是极为少见的,但与现实主义的手法极其相似,也是后来人文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四,在语言上,他是第一个用当时的民间俗语意大利民族语言写作的诗人。但丁第一次用意大利语写了这样重大的题材,这就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语言的形成起了奠基和推动作用。7、堂吉诃德对西班牙现实生活的反映。小说以堂吉诃德的三次出游为线索,在看似荒唐的故事中,真实地反映了西班牙的现实。小说中,沿着主人公的行走路线,作者描写了上自宫廷城堡下至农舍客店的极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各个阶层的700多个人

8、物,极其广泛地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写出了封建政权、天主教会的黑暗腐败和广大人民群众备受压迫的实情,揭露了西班牙王国表面强大而实际已趋衰落的本质。8、简析堂吉诃德的喜剧性特征。堂吉诃德耽于幻想,脱离实际,想在幻觉中建立伟大的骑士功业,所以在生活中常常闹出一些笑话。他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穷客店看成豪华的城堡,把羊群当作军队,把苦役犯当作受害骑士。他冲杀过去,善良的动机往往适得其反。他一路行侠,闯了许多祸,闹出许多笑话。堂吉诃德要恢复过时的骑士精神,因而成了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角色。 9、简述莎士比亚戏剧的成就。莎士比

9、亚的戏剧主要有历史剧,这些历史剧都取材于英国历史,总结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表达了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的政治主张,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喜剧多以爱情、友谊为题材,表现了愉快乐观的浪漫的风格,歌颂人文主义理想;悲剧,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成就最高,题材广泛,主要表现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关系崩溃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现实的种种丑恶现象;悲喜剧,主要在于揭露社会罪恶,提出问题,带有“问题剧”的特点;传奇剧,仍然保持着社会批判的精神,但主要表达了宽恕、和解的思想。 10、哈姆莱特的内容及对英国现实的反映。哈姆莱特以丹麦王子为父复仇为故事蓝本,借古喻今,反映了英国的社会现实

10、。剧中表现了朝廷腐败混乱、统治者阴险狡诈、朝廷官员奸佞卑鄙。旧有的封建关系正在解体,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极端利己主义弥漫于整个社会。恶劣的社会环境,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加剧。这正是莎士比亚对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年英国社会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同时在这个环境中,我们也看到了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社会新生力量,他们这种抗争只能以悲剧而告终,但却鼓舞了人们重整乾坤的信念。11、哈姆莱特塑造哈姆莱特形象所采用的艺术方法。首先,剧作把哈姆莱特造成一个性格复杂,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艺术形象。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富有斗争精神,而且善于思考,行动谨慎。但是他的理想脱离实际,斗争远离群众,个性犹豫不决。 其次,在内外双

11、重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哈姆莱特形象正是在内外两重的矛盾中,展示其性格的特点。 第三,利用独白旁白来揭示人物的深刻的内心世界。剧中每当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总是用传统的独白与旁白的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12、分析伪君子塑造答尔丢夫形象的艺术构思。首先,莫里哀集中笔力塑造答尔丢夫这个人物,先从间接介绍入手,再层层深入地让人物作自我暴露,而是通过他和其他人物的言谈和活动,把戏剧冲突的根源、主人公的基本情况和其他一些舞台表演必须让观众了解的事情都做了交代,以便在主人公上场之后,不再分散笔力,同时又造成一种悬念,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人物身上。其次,为了让人物作充分的自

12、我表演,作者设置了一系列极富戏剧性的情景。这个剧本的特别之处,是它不写伪君子的成功而写他的失败,写他有本事转败为胜,嫁祸于人,这才刻画出一个大骗子的形象,使观众对骗子的危害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13、浮士德“天上序幕”的作用。在全部诗剧序作中,天上序幕是歌德对浮士德的故事题材所进行的巨大改造之一,是他的首创,对全剧来说,也非常重要。首先,天上序幕以宇宙为背景,展开一场天帝和魔鬼靡非斯特关于人的争论,并由此引起在浮士德身上下的赌注,从而确立了诗剧的基本主题。其次,它是情节发展的引子,由此引出了浮士德的故事。在天上序幕中,天帝和靡非斯特就人到底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体现了天帝对人类本性善的

13、肯定;接着,天帝派魔鬼引诱浮士德,又体现了天帝对以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如何实现理想的思考。诗剧正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了浮士德上下求索的一生。 14、什么是“拜伦式英雄”?拜伦在叙事诗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类人物形象,他们不是流放者就是流浪汉。他们都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风云的勇气和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经历。这是些单枪匹马的复仇者,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爱好自由,忠于爱情,最后却成为社会的牺牲品。这些形象发展了哈洛尔德所体现的拜伦主义失望忧郁的情绪和纯粹个人式反抗,而成为典型的“拜伦式英雄”,即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性格。15、克

14、伦威尔序言的理论主张的核心和意义是什么?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提出了“浪漫主义的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的主张,反对古典悲剧的种种清规戒律,主张戏剧应当师从莎士比亚,争取更大的自由和真实。这篇序言在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它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16、什么是“欧那尼之战”?1830年,雨果的描写反抗社会的浪漫主义英雄的剧作欧那尼上演。演出期间,古典主义的卫道士们和浪漫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后以浪漫派的胜利而告终。欧那尼上演的成功,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在文学史上有“欧那尼之战”之称。17、巴黎圣母院怎样表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在巴黎

15、圣母院中宣扬了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仁爱精神为原则,同情下层人民的命运,也力图证明“仁爱”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爱斯美拉尔达是仁爱的化身,她对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丑陋的喀西莫多的帮助,使从未感受过人间真情的喀西莫多觉醒,从而变得善恶分明。作者由此宣扬仁爱万能的思想。18、斧头之歌中“斧头”的象征意义。斧头在斧头之歌中是主要的意象。它是支撑“木堆上的木材”、支撑城乡、支撑大千世界的主要力量。诗人在此将斧头作为“劳动人民”和“劳动者创造力”的象征,具有创造世界、创作历史的无比威力。因而,斧头一方面成为创造世界的劳动者坚韧品格的体现,另一方面又成为劳动者宏大的气魄、惊人的创造力量的体现。19、什么是“多余人”? “多余人”是19世纪初俄国贵族青年中的一种典型,他们性格的基本特点是:厌恶上流社会,却又无力反抗;渴望自由,却又盲目而无目标;幻想有所作为,又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