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中考化学-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习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86318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中考化学-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习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推荐学习]中考化学-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习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推荐学习]中考化学-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习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推荐学习]中考化学-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习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推荐学习]中考化学-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习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中考化学-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习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中考化学-考点6-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习题-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12考点6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一、选择题1.(2015山东滨州)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和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决定其可用作灭火剂,A不符;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用于人工降雨,B符合;二氧化碳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利用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性质,C不符;二氧化碳用于做气体肥料,是用其进行光合作用,是化学性质,D不符。2.(2015江苏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

2、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2015山东临沂)12.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右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答案】 D【解析】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蜡烛熄灭、且下层的蜡烛先熄灭,D错误。3.(2015广东广州)如右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

3、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试管内液面上升 试管内溶液变红 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试管内溶液变蓝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有两个知识点,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并且与水反应,大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烧杯中水面上升故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而试管内的液体变红。故选。4(2015北京)右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变红,不变红B变红,不变红C、变红,、不变红D比先变红,、不变红【答案】D【解析】、变红,、不

4、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比先变红,说明密度大于空气。5(2015湖北咸宁)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 原答案有误【解析】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C和CO有还原性,CO2无还原性,错误;正确;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错误;CO2能产生温室效应,正确;正确。故选C。二、填空、简答题1(2015湖北咸宁)“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

5、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二氧化碳;bc;2CH3OH + 3O2 2CO2+4H2O;Ca(OH)2+CO2= CaCO3+H2O。【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二

6、氧化碳被循环利用;当少量CO混合在大量CO2中时,是不可能点燃CO的,气体混合后,不能用密度不同来分离;甲醇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含碳的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含氢的燃烧生成水,所以甲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可以澄清石灰水。2.(2015黑龙江龙东)(3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保护地球尽一份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低碳”呢?请回答你在生活中的具体做法。(答出三点即可)【答案】(1)多步行、少开车;(2)随手关灯;(3)电脑不用时处于休眠状态

7、,或纸张双面使用;植树造林;使用太阳能,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等等(合理即可)【解析】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用电、减少使用与化石燃料有关的活动,植树造林等都正确。3.(2015贵州毕节)实验探究:(1)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装置A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装置中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但也很容易生锈。写出预防你家铁锅生锈的一种具体做法

8、。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片和镁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请回答:小明根据“甲中产生气泡比乙中快”得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完全反应后,过滤,反滤液都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待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得到溶液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答案】(9分)(1)溶液变红色 H2O + CO2= H2CO3(2分) 两支蜡烛按位置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熄灭 灭火 (2)用完后及时洗干净,擦干 强 铁和锌 大于【解析】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

9、二氧化碳进入B装置烧杯中,会沉在烧杯底部,然后逐渐上升,包围蜡烛火焰,使蜡烛熄灭,该过程中火焰位置低的蜡烛先被熄灭,根据蜡烛熄璞实验,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生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防止铁锅生锈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之后,及时将铁锅洗干净,然后擦干;在相同条件下,镁与稀硫酸反应较铁与稀硫酸反应快,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较铁强;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镁弱,但比铁强,所以向硫酸镁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锌不能硫酸镁反应,可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所以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的溶质是硫酸镁和硫酸锌,固体的成分是铁和锌,锌与硫酸亚铁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着的质量比

10、反应生成铁的质量大,所以加入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增加。4、(2015浙江义乌) 因为“升水中大约能溶解1升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常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 (选填毛或光)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有同学质疑:因为发生反应时排出气体的速度很快,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的时间很短,溶解的量可能不大,于是他们决定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他们查阅资料得到:排气集气法收集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排空集气法于排水集气法的二氧化碳纯度比较如图所示: 收集的方法二氧化碳的纯度排空气集气法71%排水集气法87.5%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毛 二氧化碳能用排水集气

11、法收集【解析】有毛的一面与瓶口的磨砂面接触,摩擦力大,封闭的比较严,故应用有毛的一面朝下盖上集气瓶;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很少且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因此可以用排水收集二氧化碳。5.(2015湖南岳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肥皂水;活性炭;石墨;干冰;碳酸氢钠;氢氧化钠。(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2)可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是(3)可用作防毒面具滤毒剂的是(4)可用作发酵粉,也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答案】;。【解析】肥皂水可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滤毒剂;石墨可用于作电极制铅笔和高温润滑剂;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碳酸氢钠可用作发酵

12、粉和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钠可用于肥皂、石油和造纸。6.(2015湖北宜昌)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O2+H2O=H2CO3(2)CO2+Ca(OH)2=CaCO3+H2O(3)CO2+2NH3CO(NH2)2+H2O【解析】书写化学方程式除了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反应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标注。7.(201

13、5湖北随州)自然界中碳循环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它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多的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请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前面中提到的氨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据此判断:按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一旦发生液氨泄漏,正

14、确的逃生方法是 (写一条即可)。【答案】石油 不可再生 CO2+2NH3CO(NH2)2+H2O少开私家车、多选择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即可) 将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a管口,若试纸变成蓝色,则证明NH3收集满了。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等(合理即可)。【解析】(1)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已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O2和NH3;生成物为CO(NH2)2和H2O,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3)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采用少开私家车、多选择共交通工具出行等。(4)按如图装置收集NH3时,气体从b端进a处,验满方法为将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a管口,若试纸变成蓝色,则证明NH3收集满了;由于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所以发生液氨泄漏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等。三、实验探究题1(2015湖北鄂州)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