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仿真模拟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8085873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仿真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仿真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仿真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仿真模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仿真模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仿真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仿真模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2015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仿真模拟3【解析】真模拟卷(三)(限时:100分钟满分:120分)【命题报告】本套试卷是在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依据最新考试大纲命制而成的。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套试卷原创度高,既注重知识的主干性和覆盖面,又充分发挥了地理图表的功能,符合高考对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2014年的高考复习备考有重要的检测作用。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2、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图(其中为城镇),回答13题。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A500米 B900米C1 100米 D1 400米2站在处的人能直接看到的地点有()。A甲村、虎山山顶 B镇、乙村C镇、龙山山顶 D虎山山顶、镇3为了将地的铁矿运到镇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AM线 BQ线CP线 DN线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乙村的海拔在2004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位于地的西北方向,其海拔在1 0001 200米,故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介于6001 000米。第2题,两点之间能否直接看到,关键是两点之间是否有障碍物。据图可以看出,甲

3、村位于处所在山谷的下方,故可以在处直接看到甲村;虎山山顶的海拔与处相似,故虎山山顶也能被处的人看到;龙山海拔较高,镇由于龙山的阻挡;乙村位于山谷中,且与处之间有山脊,处与处之间有虎山阻挡,故龙山山顶、镇、乙村、处都不能被站在处的人看到。第3题,据图可知,M、N、P、Q四条公路线中N线所经地区地势平坦,线路较短,连接较多的城镇。答案1.B2.A3.D下图为30N附近海平面某月气压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45题。4该季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北京日出东南B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D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5造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太

4、阳辐射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季节亚洲低压强盛,应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此季节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京应日出东北;天山牧民应在山上牧场放牧;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慢。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地分别处于亚欧大陆亚热带的大陆西岸和大陆东岸,自然景观分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造成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的交替控制,乙地受季风环流的影响。答案4.C5.D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67题。6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

5、风坡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C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 300 m7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丙三地中降水最多的是丙地,则丙地应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的山麓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约为913 ,该山地应位于亚热带地区;该地最冷月是7月,说明其位于南半球,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应为寒流;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该山地东坡最热月平均气温为0 的海拔约为5 300 m,即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

6、的海拔约为5 300 m。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的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年降水量为350 mm,属于半干旱地区,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答案6.D7.C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城市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8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9该城市要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AM处 BN处CO处 DP处解析第8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东北部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最大,应是城市发展较快的地方。第9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城市位于欧洲西部,主要受盛行西风即西南风的影响,钢铁厂会产生大气污染,最适宜布

7、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即图中的O处。答案8.A9.C读下表,回答1011题。年份195119561961196619711976198119861990稻米52.2550.7548.5146.7746.5148.9647.7241.9539.33甘薯15.414.9114.6213.9713.927.713.91.7甘蔗3.955.495.865.596.847.445.095.71其他水果2.111.81.956.367.267.649.9313.8219.29蔬菜5.235.305.616.699.0611.9515.8418.9216. 310.影响表中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8、()。A交通条件改善 B市场需求变化C劳动力素质提高 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11对中国台湾19511990年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数据进行分析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19511990年中国台湾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特点是稻米和甘薯种植面积总体上减小,而面向市场的甘蔗、其他水果和蔬菜的种植面积总体上增大,这主要是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第11题,在一定的数据源基础上,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可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答案10.B11.B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1213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

9、温线的温度B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C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D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13有关该河流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C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解析第12题,根据提供的信息n和(n4)两个不同纬度,该图示为南半球,等温线的温度向高纬降低;乙系统为低压,影响甲地吹偏南风;河流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南半球向左偏,则左岸冲刷作用,右岸堆积作用;甲地沿海是暖流,受暖流的影响,不是降温减湿,而是增温增湿。第13题,河流一般下游的含沙量大;冲积扇形成在峡谷的出口处;上游A处没有聚落,在开发

10、中不可能产生水污染问题;B处以下河段平坦,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答案12.C13.D14(2013山东模拟)以第五次人口普查为参考,绘制了我国理想人口模式图,下图为1990年与2040年各年龄人数和“理想人口”年龄结构对比图。读图,与1990年相比,2040年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总人口数减少 B在校学生减少C死亡率升高 D养老产业发达解析对比两图,纵坐标为人数,横坐标为年龄段,通过累加计算可知A项错误。答案A15(2013惠州四调)雾与霾的形成均与大气中的微粒(凝结核)和水汽相互作用有关,下图是反映雾、霾天气水汽、微粒关系图。城市大气中的微粒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下面判断正确

11、的是()。A空气中水汽含量越高,微粒越少,越易形成霾B空气中微粒含量越高,水汽越少,越易形成雾C大风、雨雪天气会加剧城市雾、霾的污染程度D同等气象条件,城市规模大更易形成雾、霾天气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图示,可知同等气象条件,城市规模大更易形成雾、霾天气。答案D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617题。16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最可能是()。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17甲地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A上学难 B老龄化C民工荒 D男女比例失调解析第16题,考查读图能力。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其次是丙,丁的最小,为负增长,乙的为0增长

12、。第17题,甲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极高,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大,带来如上学难等许多社会问题。答案16.C17.A下图为我国核电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8题。18我国核电站分布共同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B经济发达,能源短缺C铀矿丰富,原料充足 D地处内陆,确保安全解析我国核电站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短缺。答案B(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920题。19图中箭头a表示

13、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A滑坡、泥石流B酸雨危害C臭氧层空洞D荒漠化、水土流失20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A土壤污染 B盐碱化C公害病 D水土流失解析第19题,箭头a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以及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酸雨危害和臭氧层空洞是人类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第20题,中的土壤污染和公害病,也属此类问题。答案19.AD20.AC2013年1月14日北京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图中灰白色为雾霾),图为美国航天局拍摄的1月14日与1月3日(晴天)“北京市附近地区天气状况对比图”,读图完成2122题。21北京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主

14、要污染源有()。A沙尘暴 B机动车尾气C建筑扬尘 D燃煤烟尘22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的有效措施有()。A扩建“三北”防护林 B推行新能源机动车C压缩城建新项目 D推广洁净燃煤技术解析第21题,雾霾天气的污染源主要是人类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排放的煤烟、尾气。第22题,减少雾霾天气的有效措施主要是减少排放。答案21.BD22.BD(2013南京调研)下表是我国主要流域河川径流年际与年内分配情况表。据表回答2324题。流域长江黄河海河塔里木河极值比25365712丰水期4个月占全年百分比5060607080907080注:极值比表示河流年际径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B塔里木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是因为降水不稳定C表中各河均可能有地下水补给D珠江流域的极值比可能是6824.下列关于各流域开发和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