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68747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第九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9第九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9第九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9第九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9第九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第九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第九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本章重要名词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企业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进行盘点和核对,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及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与账面数进行对比,从而核实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全部清查:又称全面清查,是指对一个单位所有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各项债权债务进行的全面盘点和核对。 3局部清查:是对企业的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中的一部分所进行的清查。 4定期清查:是指根据事先计划或管理制度规定的时间安排对财产进行的清查,一般在年末、季末和月末结账时进行。 5不定期清查:又称临时清查,是指事先没有规定清查的时间,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而临时

2、进行的清查。 6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通过设置各种财产物资品种明细账,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入和发出逐笔或逐日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的核算方法。 7实地盘存制:是指企业平时对实物资产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结账时,通过实地盘存,确定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再倒挤推算出实物资产的减少数,并据以登记入账的方法。 8个别计价法:就是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方法。 9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耗用或销售)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10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

3、指在期末将本期收入与期初结存的金额和数量加权计算的计价方法。 11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购入存货后,根据库存存货的成本和数量,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计价方法。 12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或企业)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并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13实地盘点:是指对各项实物资产通过逐一点数或用计量仪器来确定其实存数量的方法。 14技术推算法:是指利用技术方法对实物资产的实存数量进行推算的方法。二、本章关键问题(一)造成账实不符的正常原因有:1财产在保管过程中,由于发生物理和

4、化学变化从而引起财产物资在数量上的自然损耗、自然溢余或质量上的变化。例如:有些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受气候的干湿冷热影响,会发生自然损耗或升溢,如汽油的自然挥发、油漆的干耗等原因造成的数量短缺;有些财产物资在加工时,由于机械操作、切割等工艺技术原因,会造成一些数量短缺。2因于企业和银行对收付款项入账时间不同形成未达账项而引起的银行存款数额不符。造成账实不符的非正常原因有: 1收发差错。企业在收发财产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造成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如散装材料的收发由于计量上发生磅差造成短缺或溢余,又如同类材料在收发中规格搞错,应发放甲类A规格材料却发放了甲类B规格材料等。 2保管不善。有些财

5、产物资由于保管时间过久或保管条件不善或保管人员失职等引起残损、霉变、短缺、过时、价值降低等。 3记账错误。这是指对于有些财产物资,由于手续不全、凭证不全,或登账时漏登账、重复登账或登错账等引起的差错。 4贪污盗窃。因不法分子的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非法行为而产生的财产损失。(二)存货盘存制度包括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的优点是:核算手续严密,有利于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由于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结存都通过账簿从数量和金额两方面进行控制,在账面上反映的同时,进行实地盘点后能准确知道财产物资是盘盈或盘亏,从而使财产物资的管理更加严密。使财产物资的管理更加有效。由于财产物资明细账上随时结出其结

6、存数量,可以将明细账上的结存数随时与预定的最高和最低库存限额进行比较,以便取得库存积压或不足的资料,及时组织库存财产物资的购销或处理,加速资金周转。永续盘存制的缺点是核算工作量大。实地盘存制的优点在于简化了会计核算工作。在实地盘点制度下,由于平时对实物资产减少不作明细记录,也不计算财产物资结存数,使实物资产明细核算工作量大大减少。实地盘点制的缺点是不利于实物资产的管理,表现在:这种办法的所谓账存数实际上也就是实存数,因而它们之间无法控制和相互核对;实地盘点制不能随时反映库存财产物资的收入、发出、结存动态;由于以存计耗或以存计销,倒算耗用成本或销售成本,这就把非耗用或非销售的存货损耗,如差错事故

7、和短缺等,全部算入耗用或销售成本之中,从而削弱了对存货的控制作用,也影响了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只能定期结转耗用成本或销售成本,而不能随时结转,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也不便于成本控制。(三)全面清查主要适用如下情况:1年终决算前为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正确而进行的清查;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需要进行全部清查;3单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需要进行全部清查;4中外合资、国内合资前、企业股份制改制前需要进行全部清查;5开展资产评估,清查核资等专项活动前需要进行全部清查。局部清查的主要适用以下几种情况:1对于库存现金,每日业务终了应由出纳人员当日清点核对,以保持实存数和现金日记账结存额相符;2对于银

8、行存款,出纳人员至少每月要同银行核对一次;3对于贵重物资,每月都应清查盘点一次;4对于各种往来款项,每年至少同对方企业核对一至两次;5通常情况下,对于流动性较大的材料物资,除年度清查外,年内还要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6遭受自然灾害、发生盗窃事件以及更换相关工作人员时对财产物资或货币资金进行局部的清点或盘查。(四)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购入存货后,根据库存存货的成本和数量,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计价方法。也就是说在移动加权平均法中计算新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时要考虑原有存货数量和成

9、本,而在实地盘存制下又不需要随时算出存货结存数,所以移动加权平均法无法在实地盘存制下使用。(五)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或企业)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并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企业已付,银行未付;银行已收,企业未收;银行已付,企业未付。对于未达账项一般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调整:调整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期末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调整后银行对账单余额=银行对账单期末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六)1流动资产发生盘盈时:发生盘盈时:借

10、: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流动资产发生盘亏时:发生盘亏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经企业管理部门批准核销时,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原材料 (残料价值)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保险赔款) 某个人 (过失人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属于管理不善、一般经营损失的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剩余的净损失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转入营业外支出: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

11、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七)1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更正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核算,而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进行核算。即:借:固定资产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累计折旧2对于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由于实存数小于账面数,所以在批准之前,为使实存数等于账面数,应调减固定资产账户的账面数;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在扣除由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的净损失应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即:发生盘亏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经批准核销时:借:原材料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三、单项选择题1B 2D 3A 4B

12、 5C 6D 7B 8A 9B10C 11B 12D 13D 14B 15C 16A 17B四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BCD 4ACD 5AD 6AC 7ACD 8ABCD 9AD 10AD 11CD 12ABCD 13AB 14BCD 15BD 16AB 17BC五判断改错题1() 2() 3() 4() 5()6() 7() 8() 9() 10()六计算题(一)1、先进先出法: 本月发出商品的销售成本=4002+2002.2+4002.2 =800+1320=2120元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800+1320+480+880)(400+600+200+400)

13、=34801600=2.175 本月发出商品的销售成本=(600+400)2.175=2175元 3、移动加权平均法 3月6日购进后平均单位成本=(800+1320)(400+600)=2.12 3月14日发出商品的销售成本=2.12600=1272元 3月21日购进后平均单位成本=(4002.12+2002.40)(400+200) =2.21 3月26日发出商品的销售成本=2.21400=884元 本月发出商品的销售成本=1272+884=2156元(二)1、永续盘存制下, 5日,借:生产成本甲 10800 贷:原材料A 10800 14日,借:原材料A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15日,借:生产成本甲 6000 贷:原材料A 6000 实地盘存制下,只记录14日的业务:借:原材料A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2、永续盘存制下, 账面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150012+100012(900+500)12 =13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