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名师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62790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名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名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名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名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律·长征》名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名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长征》名师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3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什么是长征?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今

2、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在长征即将结束,毛泽东回顾这一路的艰难险阻而写下的。2.长征背景资料1931年1934年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来,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不得不转移北上,行走了两万五千里。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

3、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二、初读感知1.介绍毛主席:毛泽东,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2.简介“七律”:“七律”也就是七言诗,七言八句。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七言诗中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感。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播发音频,感知诗文。(2)自由朗读诗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导朗读诗文,划分节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

4、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4.文章的主要内容?诗文主要写了红军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主义精神。(出示长征路线图)三、精读领悟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红军不怕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把翻越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只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1)你如何理解“万水千山”?“万”“千”都不是实数,而是指代无数的山和水,实际指长征中遇到的困难。(2)经过这么多艰难险阻,红军却不怕,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精神。2.“五岭逶迤腾细浪”(出示五岭山脉)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

5、越城岭的统称。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理解: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1)这逶迤的五岭怎么变成了翻腾的细浪了呢?师:反衬了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3.“乌蒙磅礴走泥丸”(出示乌蒙山)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走泥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出示泥丸图片进行对比。)理解: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1)气势雄伟的乌蒙山怎么是小小的泥丸了呢?在红军眼里再大的困难也都算不了什么,体现了他们乐观的心态。(2)小组讨论:红军在什么情况下越过的五岭和乌蒙山?前有雪山,后有追兵

6、,无粮无衣,人困马乏。4“金沙水拍云崖暖”理解: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出示金沙江图片)(1)这么湍急的水流的环境,红军为什么会感觉到温暖。因为渡江没费一枪一弹,因而用了“暖”。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5.“大渡桥横铁索寒”铁索: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出示铁索图片)理解: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出示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图片)(1)为什么用“寒”字来描写铁索桥呢?由“寒”字你联想到了什么?“寒”字可以使我们想到那铁索寒光闪闪,阴森森的,令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联想到红军战士攀

7、着十三根铁链、面对敌人的狂轰乱炸艰难前进,下面又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6.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理解: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1)毛主席为什么说“三军过后”呢?红军二、四方面军虽然还没越过岷山。但毛泽东相信他们必能取得胜利,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7课外拓展收集毛泽东的另一首诗沁园春雪,感受毛泽东的英雄气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

8、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四、课堂总结在这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战士们历尽艰难险阻,诗中虽然只描绘了5幅画面,却包含了所有的艰难困苦,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再来朗读全诗。五、课堂练习打开“基础训练-七律长征”,一起来闯关吧!六、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七律长征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的一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诗文这要写了红军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主义精神。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可以再现当时的情景,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ppt出示多幅当时的照片,让学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五岭逶迤、金沙江、大渡河上泸定桥的艰险,以便于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投入感情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学得有趣味、学得主动。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