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049514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铣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控铣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控铣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控铣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控铣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铣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铣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数控铣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90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一二三四五总分统分人得分得 分评分人一、填空题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内空白处。每题2分,共30分。)1数控机床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数控装置、伺服机构和机床机械部分。2将钢件加热到A3或A1以上3050C,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下来的热处理

2、工艺称为 。3用电子感应器确定工件位置时,工件材料必须是 。4二轴半加工,即二轴联动插补加工,第三轴作 运动。5互换性表现为对产品零、部件在三个不同阶段的要求:装配前不需选择;装配时 ;装配后可满足预定的使用功能和要求。6.G44指令的含义是 。7钢的表面热处理常用的方法有表面淬火和 两种。8基本偏差代号为J、K、M的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轴可以构成 。9精加工有色金属时,常选用 作为切削液。10 精度是指加工中心各坐标轴在数控系统控制下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11数控机床编程指令代码均采用 标准。 12. 批量生产的零件实际加工出的精度数值一般为机床定位精度的 倍。13在钻孔时,钻出的孔径偏大的

3、主要原因是钻头的 。14已知两圆的方程,需联立两圆的方程求两圆交点,如果判别式=0,则说明两圆弧 。15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当差值为负时叫做 。得 分评分人二、判断题(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分,共20分。)1( )采用立铣刀加工内轮廓时,铣刀直径应小于或等于工件内轮廓最小曲率半径的2倍。2( )数控机床中,所有的控制信号都是从数控系统发出的。3( )若机床具有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无论是按假想刀尖轨迹编程还是按刀心轨迹编程,当刀具磨损或重磨时,均不需重新编写程序。4( )当机件具有倾斜机构,且倾斜表面在基本投影面上投影不反映实

4、形,可采用后视图和仰视图表达。5( )整体式工具系统能以最少的工具数量来满足不同零件的加工需要。6( )浮动式镗刀在镗削时不但能自动处于孔中心位置,而且能矫正孔的直线度误差和孔的位置度误差。7( )数控半闭环系统一般利用装在电动机或丝杠上的光栅获得位置反馈量。8(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因为毛坯面粗糙且精度低,重复使用将产生较大的误差。9( )数控机床和PC机进行数据通讯时,端口的参数设置应一致10( )数控机床控制轴数就等于坐标联动轴数。11( )加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呈连续变化的零件称为变斜角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加工面不能展开为平面。12( )用内径量表测量槽宽时,必须细心地摆

5、动内径量表,所得最大值,即所测孔的实际尺寸。13( )粗加工塑性材料,为了保证刀头强度,铣刀应取较小的后角。 14( )统计分析法也是一种用来分析加工误差的方法。15( ) 加工任一斜线段轨迹时,理想轨迹都不可能与实际轨迹完全重合。16( )减少毛坯误差的办法是:减小毛坯的形状误差,减少毛坯的余量. 17( )越靠近传动链末端的传动件的传动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越大。18( )光栅可分为圆光栅和长光栅分别用于测量直线位移和角度。 19( )渗碳的目的是提高钢表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韧性和高塑性。20( )若零件上每个表面均要加工,则应选择加工余量和公差最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得 分评分人三

6、、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35分)1选用公差带时,应按( )公差带的顺序选取。 A、常用、优先、一般 B、优先、常用、一般C、一般、常用、优先 D、一般、优先、常用2在高温下刀具材料保持常温硬度、强度和韧性的性能称为( )。A、硬度 B、强度 C、耐热性 D、刚度3主轴转速n(r/min)与切削速度v(m/min)的关系表达式是( )。 A、n=vD/1000 B、n=1000vD C、v=nD/1000 D、v=1000nD4当工件在三个坐标方向上均有尺寸要求或位置精度要求时,一般采用( )的定位方式。A、完全定位 B、不完全定位 C、欠定位 D、过定位

7、5工件以圆柱孔作为定位基准时,常使用下面几种定位销。其中,( )限制工件一个自由度。A、圆形定位销 B、)菱形定位销 C、短圆柱定位销 D、长圆柱定位销6用压板装夹工件时,应注意螺栓压板机构最好采用( )。A、平面垫圈 B、球面垫圈 C、弹性垫圈 D、平面垫圈+弹性垫圈7铣床夹具的对刀装置由对刀块和塞尺组成。( )用于加工键槽或台阶面时对刀。A、圆形对刀块 B、方形对刀块 C、直角对刀块 D、成形对刀块8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这个原则称为( )。A、自为基准原则 B、互为基准原则 C、基准统一原则 D、基准重合原则9( )综合反映了数控

8、铣床的关键机械零部件和组装后的几何形状误差。 A、几何精度 B、定位精度 C、切削精度 D、铣圆精度10( )可修正上一工序所产生的孔的轴线位置公差,保证孔的位置精度。A、镗孔 B、扩孔 C、铰孔 D、钻孔11变斜角平面的加工采用( )。A、多坐标联动加工 B、斜垫板平面加工 C、 行切法加工 D、主轴摆过一个角度来加工1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 )等基本因素。A、被测对象、测量方法B、被测对象、测量方法、测量精度C、被测对象、测量方法、计量单位D、 被测对象、测量方法、计量单位、测量精度13( )能检查出由于刀具调整不当或编程计算不准而造成的工件加工精度的误差。A、空走刀校验 B、空运转

9、画图校验 C、图形模拟 D、首件试切14辅助功能分为两类:控制机床动作和控制程序执行。下列M功能中,控制机床动作的是( )。A、M00 B、M01 C、M02 D、M0315测量制件高度尺寸及表面相互位置时,最好选用( )。A、深度尺 B、卡尺 C、高度尺 D、千分尺16结构薄弱的工件,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产生大的弹性变形,从而产生的误差称为( ) A、系统误差 B、原理误差 C、机床误差 D、装夹误差17.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与( )的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A、理想零件 B、待加工零件 C、刀具 D、成品件18. 形状公差带除包括公差带的大小、位置外,还包括( )。A、形状 B、方向

10、 C、形状与方向 D、以上都不是19.数控机床长期不用时要定期通电,主要目的是( )。A、利用本身发热来避免电子元件受潮,检测存贮器电源是否有电,加大湿度 B、预热机器,检测机器的灵敏度C、 减少机器的耗损D、检查是否有机械故障20.一般说来,对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误差影响最大的是( )。A、机床静态误差 B、夹具误差 C、刀具误差 D、工件的内应力误差21定位销用于工件圆孔定位,其中,长圆柱销限制( )个自由度。A、10 B、4 C、7 D、2022( )不属于压入硬度试验法。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莫氏硬度 D、维氏硬度23对于孔系加工要注意安排加工顺序,安排得当可避免( )而影响位

11、置精度。A、重复定位误差 B、定位误差 C、反向间隙 D、不重复定位误差24飞机大梁的直纹扭曲面的加工属于( )A、2轴半联动加工 B、3轴联动加工 C、4轴联动加工 D、5轴联动加工25切削加工中若工件非均匀受热,其变形形式主要表现为( )。A、拉伸变形 B、弯曲变形 C、扭曲变形 D、变长26高速精铣铸钢零件应选用的刀具材料为( ); A、W6Mo5Cr4V2 B、YG15 C、YT30 D、金刚石27机械零件的真实大小是以图样上的( )为依据。 A、比例 B、尺寸数值 C、技术要求 D、公差范围28在数控加工中,( )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进给路线,进给路线不仅包括了加工内容,也反映出

12、加工顺序是编程的依据之一。 A、刀具原点 B、刀具 C、刀具刀尖点 D、刀具刀位点29当用G02/G03指令,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圆弧编程时,下面关于使用半径R方式编程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整圆加工不能采用该方式编程 B、该方式与使用I、J、K效果相同 C、大于180的弧R取正值 D、R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但加工轨迹不同30滚珠丝杠副消除轴向间隙的目的主要是( )。 A、减小摩擦力矩 B、提高使用寿命 C、提高反向传动精度 D、增大驱动力矩31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不同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 )。 A、过定位 B、欠定位 C、完全定位 D、不完全定位 32下列( )是加工中心的数控辅助坐标轴,可以和其他坐标轴实现联动加工。A、 X,Y和Z轴 B、数控回转工作台 C、分度回转台 D、分度头33周铣时用( )方式进行铣削,铣刀的耐用度较高,获得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较小。A、顺铣 B、逆铣 C、对称铣 D、立铣34下列用于数控机床检测的反馈装置中( )用于速度反馈。 A.光栅 B.脉冲编码器 C.磁尺 D.感应同步器35为了保证数控机床能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并能够获得最佳切削速度,主传动系统的要求是( )。 A、无级调速 B、变速范围宽 C、变速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