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4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知识导引学案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8041091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4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知识导引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4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知识导引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4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知识导引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4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知识导引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4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知识导引学案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4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知识导引学案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4 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知识导引学案 苏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4互斥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案例探究 有3个1 g砝码,3个3 g砝码和2个5g砝码,任意取出2个砝码,想一想,如何求下面三个事件的概率? (1)两个砝码重量相同的概率; (2)两个砝码总重为6g的概率; (3)两个砝码总重量不超过8g的概率. 解析:(1)记“两个砝码重量相同”的事件为A “两个砝码重量都是1g”的事件为A1. “两个砝码重量都是3g”为事件A2,“两个砝码重量都是5g”为事件A3,A1、A2、A3是互斥的. 显然A=A1+A2+A3,由前面知识得P(A1)=,P(A2)=,P(A3)=.(为什么) 由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有P(A)=P(A1)+P(A2)+P(A3)=+=.

2、 (2)记“两个砝码总重量为6g”为事件B “两个砝码中一个砝码为1g,另一个砝码为5 g”为事件B1,“两个砝码重量都为3g”为事件B2,B1,B2互斥. 显然B=B1+B2. P(B1)=,P(B2)=.(为什么) P(B)=P(B1)+P(B2)=+=. (3)正面去求比较复杂,故可考虑其对立事件. 设“两个砝码总重量大于8 g”的事件为C“两个砝码总重量不超过8g”的事件为D,则C与D为对立事件.两个砝码总重量超过8g,其中只包括两个砝码都是5g的情况,于是P(C)=. P(D)=1-P(C)=1-=.自学导引 1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exclusive events).

3、 2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事件A+B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P(A+B)=P(A)+P(B). 一般地,如果事件A1,A2,An两两互斥,则P(A1+A2+An)=P(A1)+P(A2)+P(An). 3两个互斥事件必有一个发生,则称这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complementary events).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为A 4对立事件A与A必有一个发生,故A+A是必然事件,从而P(A)+P()=P(A+)=1.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公式: P()=1-P(A).5体育考试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良、中、不及格,某班50名学生参加了体育考试,结果如下:优85分及以上

4、9人良7584分15人中6074分21人不及格60分以下5人 (1)体育考试的成绩的等级为优、良、中、不及格的事件分别记为A,B,C,D则A,B,C,D之间的关系为彼此互斥. (2)若将“体育成绩及格”记为事件E,则E与D为对立事件. 6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是针对两个事件而言的,它们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次试验中,两个互斥的事件有可能都不发生,也可能有一个发生;而两个对立的事件则必有一个发生,但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两个事件互斥,它们未必对立;反之,两个事件对立,它们一定互斥.疑难剖析 【例1】 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否为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并说明道理. 从扑克牌40张(红桃、黑桃、方块、梅花点数从1

5、10各10张)中,任取一张. (1)“抽出红桃”与“抽出黑桃”; (2)“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 (3)“抽出的牌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的牌点数大于9”. 思路分析:判别两个事件是否互斥,就要考察它们是否不能同时发生;判别两个互斥事件是否对立,再要考察它们是否必有一个发生. 解:(1)是互斥事件,不是对立事件. 道理是: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红桃”和“抽出黑桃”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所以是互斥事件.同时,不能保证其中必有一个发生.这是由于还可能抽出“方块”或者“梅花”.因此,二者不是对立事件. (2)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 道理是: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

6、抽出红色牌”与“抽出黑色牌”,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并且其中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既是互斥事件,又是对立事件. (3)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 道理是:从40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1张,“抽出的牌点数为5的倍数”与“抽出的牌点数大于9”这两个事件可能同时发生,如抽得10因此,二者不是互斥事件,当然不可能是对立事件. 思维启示:“互斥事件”是“对立事件”是就两个事件而言的,互斥事件是不可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是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因此,对立事件必须是互斥事件,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也就是说,“互斥事件”是“对立事件”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

7、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变式训练: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别它们是不是对立事件. (1)恰有1名男生与2名都是男生; (2)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 (3)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 (4)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 解:(1)因为“恰有1名男生”与“2名都是男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们是互斥事件;当选出的是2名女生时它们都不发生,所以它们不是对立事件. (2)因为选出的是2名男生时“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 (3)因为“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它

8、们互斥;由于它们必有一个发生,所以它们对立. (4)由于选出的是1名男生1名女生时,“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同时发生,所以它们不是互斥事件. 【例2】 射手张强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7环以下的概率分别为0.24,0.28,0.19,0.16,0.13,计算这个射手在一次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 (2)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 (3)射中环数不足8环的概率. 思路分析:“射中10环”“射中9环”“射中7环以下”是彼此互斥事件,可运用“事件的并(和)”的概率公式求解. 解:设“射中10环”“射中9环”“射中8环”“射中7环”“射中7环以下”的事件分别为

9、A、B、C、D、E,则A、B、C、D、E是彼此互斥事件. (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为P(A+B)=P(A)+P(B)=0.24+0.28=0.52. (2)至少射中7环包括射中10环或9环或8环或7环,于是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为P(A+B+C+D)=P(A)+P(B)+P(C)+P(D)=0.24+0.28+0.19+0.16=0.87 (3)射中环数不足8环包括射中7环或射中7环以下,于是射中环数不足8环的概率为P(D+E)=P(D)+P(E)=0.16+0.13=0.29. 思维陷阱: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1点,2点,3点,4点,5点,6点的概率都是,记事件A为“出现奇数

10、”,事件B为“向上的数不超过3”,求P(A+B). 错解:记事件“出现1点”“出现2点”“出现3点”“出现5点”分别为A1,A2,A3,A5则 P(A)=P(A1)+P(A3)+P(A5)=+=, P(B)=P(A1)+P(A2)+P(A3)=+=, P(A+B)=P(A)+P(B)=+=1. 错因分析:上述解法错误的原因是:A、B两事件不是互斥事件,错误地运用了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 正解:记事件“出现1点”“出现2点”“出现3点”“出现5点”分别为A1,A2,A3,A5,这四个事件彼此互斥.故 P(A+B)=P(A1)+P(A2)+P(A3)+P(A5)=+=. 思维启示:公式P(A+B)=

11、P(A)+P(B)只有在A、B互斥时才可使用,A、B两事件不互斥就不能使用这一公式.同学们在应用这一公式求解时,首先要判断准确是否是互斥事件,然后再应用公式,要避免盲目地、机械地应用公式. 【例3】 一枚硬币连掷3次,求出现正面的概率. 解法1:设A表示“掷3次硬币出现正面”,表示“连续掷3次硬币”,则=(正,反,反),(反,正,反),(反,反,正),(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正,正,正),(反,反,反) 有8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可以认为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且 A=(正,反,反),(反,正,反),(反,反,正),(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

12、(正,正,正) 事件A有7个基本事件组成, 因而P(A)=. 解法2:设A1表示“掷3次硬币有一次出现正面”,A2表示“掷3次硬币有两次出现正面”,A3表示“掷3次硬币有三次出现正面”,A表示“掷了3次硬币出现正面”.显然A=A1+A2+A3,同解法一容易得出P(A1)=,P(A2)=,P(A3)=, 又因为A1、A2、A3彼此是互斥的,所以: P(A)=P(A1+A2+A3)=P(A1)+P(A2)+P(A3)=+=. 解法3:在本例中,显然A表示“掷3次硬币,三次均出现反面”的事件,且P()=,根据P(A)+P()=1. P(A)=1-P()=1-=. 思维启示:(1)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

13、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 (2)求某些较为复杂的事件的概率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所求事件的概率化成一些彼此互斥的事件的概率的和;二是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率,再利用公式P(A)=1-P(A)计算. 变式训练:口袋中有若干红球、黄球与蓝球,从口袋中任意摸一球,摸出红球的概率为0.45,摸出黄球的概率为0.33,求: (1)摸出红球或黄球的概率; (2)摸出蓝球的概率. 解:记事件A为“摸出红球”,B为“摸出黄球”,C为“摸出蓝球”. (1)A与B是互斥事件,故摸出红球或黄球的概率为P(A+B)=P(A)+P(B)=0.45+0.33=0.78 (2)事件C与A+B是对立事件,故摸出蓝球的概

14、率是P(C)=1-P(A+B)=1-0.78=0.22.【例4】 如右图所示,设有一个正方形网格,其中每个最小正方形的边长都等于6cm.现用直径等于2cm的硬币投掷到此网格上.求硬币落下后与格线有公共点的概率. 解析:记A=硬币落下后与格线有公共点,B=硬币落下后与格线没有公共点,则事件A与B是对立事件.为了确定硬币的位置,由硬币中心O向正方形网格四边引垂线OM、ON、OP、OQ,垂足为M、N、P、Q.事件B发生的充要条件是|OM|、|ON|、|OP|、|OQ|都大于2cm,即O在与正方形网格同中心的以4cm为边长的小正方形内.所以由几何概率公式得P(B)=.因为A、B是对立事件,所以P(A)=1-P(B)=1-. 答:硬币落下后与格线有公共点的概率是. 思维启示: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转化为对立事件的概率,寻找与事件B对应的区域是解答此题的难点. 【例5】 在一只袋子中装有4个红玻璃球、3个绿玻璃球,从中无放回地任意抽取两次,每次只取一个,试求: (1)取得两个红球的概率; (2)取得两个绿球的概率; (3)取得两个同颜色的球的概率; (4)至少取得一个红球的概率. 解析:记四个红玻璃球为a1、a2、a3、a4,三个绿玻璃球为b1、b2、b3,第一次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