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突破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 空气、氧气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8039222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突破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 空气、氧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突破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 空气、氧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突破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 空气、氧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突破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 空气、氧气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突破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 空气、氧气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突破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 空气、氧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突破2017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 空气、氧气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1 考纲要求和命题分布,1. 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的污染及防治(认识) 3. 氧气的化学性质(知道) 4. 实验室制取氧气(模仿操作) 5. 自然界中的氧气循环(认识),02 知识点归纳梳理,一、空气的成分及其测定,78%,21%,0.03%,0.94%,0.03%,1.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实验原理: 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_,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无气体生成,同时容器内的压强_,可以通过容器内水面的变化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 红磷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待集气瓶冷

2、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减少,氧气,一、空气的成分及其测定,(3)对做完实验后吸入瓶内液面上升不足1/5体积的原因分析: _; _; _。,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装置气密性差,漏气,一、空气的成分及其测定,红磷的量太少,消耗O2太少,温馨提示: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注意: 一般不用木炭、硫、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因为木炭、硫燃烧后有气体生成,使容器内压强变化不大,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的量减少或不能进入;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实验时,红磷要足量,避免容器内有氧气剩余; 装置气密性要良好,以免因装置不密闭而影响测量结果。,一、空气的成分及其测定,3

3、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1) 空气污染的成分:粉尘及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但不含二氧化碳)。 (2) 空气污染的来源: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工厂的废气及机动车的尾气(主要是一氧化碳)等。 (3)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加强对大气的监测,工业废气经处理合格后排放,改变燃烧方式,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一、空气的成分及其测定,(2016广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A,例题1,思路与技巧 空气的成分除了氧气和氮

4、气外,还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其他杂质等。,(2015怀化)试从氯化钠、氧气、氮气、二氧化碳、葡萄糖、金刚石六种物质中,选择正确的物质并按要求填空。 (1)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 (2)当人出现高原反应时应立即吸入的气体是_; (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 (4)重要的调味品且医疗上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 (5)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_; (6)属于有机物且是重要的营养物质的是_。,例题2,金刚石,氧气,氮气,氯化钠,二氧化碳,葡萄糖,1物理性质: 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氧气_溶于水,液氧、固态氧显_色。 2化学性质: 氧气是化学性质_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和_

5、性,表现为氧气能与金属反应,能与非金属反应,能与某些化合物反应。,二、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助燃,比较,淡蓝,不易,略大,白,白,白,白,黑,火星四射,白,刺激性,浑浊,蓝紫,淡蓝,白,白烟,蓝,小水珠,小水珠,蓝,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氧气的重要用途是_和_。 温馨提示燃烧现象描述规律:一光(火)二热三生成;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有硫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的有一氧化碳(蓝色)和甲烷(明亮的蓝色)等。,二、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作助燃剂,作氧化剂,(2016上海)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产生耀眼白光 B产生黑色固体 C产生蓝紫色火焰 D产生大量白雾,C,例题3,(

6、2016湘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例题4,03 重难点突破,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利用物质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使装置内压强相应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注意事项:一般不用木炭、硫、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因为木炭、硫燃烧后有气体生成,使集气瓶压强变化不大,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的量减少或不能进入;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实验时,红磷要足量,使氧气反应完全

7、;装置气密性要良好,以免因装置不密闭而影响测量结果;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例题,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 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2)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一种原因_。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并在集气瓶中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气体,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填“能”或“否”)。理由:_。,【例题分析】 (1)该实验是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所以需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消耗掉,所以红磷要过量;(2)造成测得的氧

8、气体积分数偏小的一种原因是红磷不足(或气密性差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观察现象);(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并在集气瓶中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气体,该实验能获得成功,因为炭粉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OH溶液吸收CO2使气体体积减小,也可使瓶内压强减小。答案:(1)耗尽氧气;4P5O2 =2P2O5;(2)红磷不足(或气密性差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观察现象);(3)能; NaOH溶液吸收CO2使气体体积减小,也可使瓶内气压减小。,点燃,(2016烟台)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

9、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 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 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B,同类变式,【例题分析】 (1)该实验是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所以需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消耗掉,所以红磷要过量;(2)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思路与技巧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压强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25020)m

10、L230 mL,进入水的体积是45 mL,即氧气的体积是45 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45 mL/230 mL 100%19.6%。,04 全国优秀试题分类精选,1. (2016淄博)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A,【思路与技巧】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

11、而不是质量分数1/5;稀有气体通电能产生有色光,属于其物理性质。,2. (2016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A,【思路与技巧】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但是不能判断氧气溶解性的大小。,3(2015 娄底)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

12、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_元素,判断的依据是_;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_,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_,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氮,质量守恒定律,Mg3N2,Mg3N26H2O=3Mg(OH)22NH3,41,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