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28166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一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型欣赏.评述教学用具教材、课件课时2课时知识目标知识储备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理论基础。能力培养点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情感激发点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教学关键生活美术授课教师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时间一、引课:1、回忆上学期学习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3、作品描绘了些什么?4、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2、?5、它来源于什么?书写部分课题 源于生活二、新课:(一)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那几个人物?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二)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1

3、、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2、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3、师讲述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P4上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张变形的手法)。4、思考讨论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从而,印证本课课题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三)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讨论: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对作品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四)、通过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再现性美术、表现

4、性美术的特点。真实再现性艺术。抽象表现性艺术具有变形的特点。四、评述:请同学谈对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五、小结:任何美术创作都源于我们的生活,即使有一些作品我们不能一眼就看出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但它们都是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和启发二创作出来的。美术创作室一个充满艰辛和智慧的创造性的劳动,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和生活内涵。提问串线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启发引导自学能力的培养毕加索对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带着问题读作品,学会欣赏和分析,提高总结和表达能力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2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课 题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年 级七课

5、时1课 型欣赏 评述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能力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过程与方法通过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体验分析,欣赏评述,掌握一定的美术批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重点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教学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教 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师生释疑、当堂练习、系统知识、布置作业、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讨论,反馈、巩固)1. 课前准备:

6、教师布置学生准备几张自己觉得有趣的图片,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到课件中。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辅助资料,提供一些相关的网址公学生参考。2. 课堂引导阶段:播放课件,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你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3发展阶段: 第一环节感受与比较分析。欣赏一组有关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探讨。主要围绕问题:你觉得这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何效果?讲解齐白石的青蛙。夏加尔的散步。欣赏评述。尝试对其他几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 第二环节:(1)欣赏,感受。播放多媒体,诗歌,音乐配合下欣赏独钓寒江雪和李白诗意图,感受画中意境。 (2)分析,探讨。问题:作品中表现的

7、是怎样的意境?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 (3)欣赏,评述。尝试对桃潭谷鸭图进行评述。4.展示与讲评阶段:学生根据课后单元评价中的选择题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5本课小结:最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6课后拓展,、:影响画家表现情趣和意境的水平有哪些方面的因数?二次备课应改进的地方:二次备课应改进的地方: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春天的畅想 第1课 色彩的魅力课题色彩的魅力年 级七课 时2课 型造型表现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三要素及色彩对比等基础知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过程与方法让学生

8、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感受,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感情特征进行大胆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难点色彩的基础知识的运用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师生释疑、当堂练习、系统知识、布置作业、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讨论,反馈、巩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应改进的地方一、 导入播放课件,欣赏图片。提问:1请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2你会用哪些色彩来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学生回答:生机勃勃、鸟语花香、万物复苏、万

9、木争荣等。二、新课提问:1想一想,我们欣赏的画面中,都出现了哪些色彩?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2尝试一下哪些颜色是无法调出的?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出示“原色”定义。3尝试一下两个原色可以调和出哪些颜色?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出示“间色”定义。4播放图片,比较两幅作品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不同?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对比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邻近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5表现形式网格填色法抽象形填色法装饰画法写实画法:生活情景表现的方法学生总结:橙、黄、蓝、绿、紫、粉等。学生活动,调配色彩,记录实践结果。学生活动,调配色彩,记录实践结果。学生讨论分析。了解掌握知识点。学生讨论,教师补充。三、

10、学生作业1用色彩的形式表现出你对春天的感受。2运用写实或装饰的表现形式完成一幅创作,题目自定。学生练习四、展示、总结教师做最后总结。学生自评、互评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春天的畅想 第2课 春天的畅想春天的畅想(造型 表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单元,在本单元中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欣赏与评述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首先,展示体现春天的各种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春天。第二,美术大师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如何表现春天。第三,提示学生如果表现春天,自己会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并总结春天给人的寓意及象征。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

11、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3.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教学重点 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教学难点 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新课欣赏总结展示春天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然春天的美。提问:你见过哪些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教师举例春之歌咏春等了解美术大师们笔下的表现春天的作品。古今中外美术大师都在表现春天,他们表现的方法相同吗?分析艺术作品中表现春天的不同特点1.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梅石溪凫图宋 马远2.中国现代绘画作品溪吴冠中 3.中国民间艺术农民

12、画春天的对话4.中国民间艺术剪纸报春图5.外国古代绘画作品春波提切利 意大利6.外国现代绘画作品马提斯的作品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表现春天的感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现?总结之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家都在表现春天:春天是生命的象征春天是活力的象征春天是希望的象征学生感受欣赏学生思考并回答文学作品(诗歌作品)音乐作品绘画作品舞蹈作品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参与分析作品学生思考:要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会用什么方法。了解为什么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都在表现春天。了解美术大师们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表现的内容、表达的主题。让学生尝试运用绘画的方法表达对春天的感受。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感受春天是孕育生

13、命、缤纷、蓬勃的季节。2.学习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3.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春天,为下一个活动作好铺垫。教学重点色彩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色彩的基础知识的运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二、 导入播放课件,欣赏图片。提问:1请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2你会描绘哪些景象来体现春天的生机勃勃?学生回答:生机勃勃、鸟语花香、万物复苏、万木争荣等。导入课题二、新课提问:1想一想,我们欣赏的画面中,都出现了哪些色彩?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2尝试一下哪些颜色是无法调出的?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出示“原色”定义。3尝试一下两个原色可以调和出哪些颜色?运用课件展示学生的答案并出示“间色”定义。4播放图片,比较两幅作品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不同?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对比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邻近色的定义及其搭配的特点。5表现形式网格填色法抽象形填色法装饰画法写实画法:生活情景表现的方法学生总结:橙、黄、蓝、绿、紫、粉等。学生活动,调配色彩,记录实践结果。学生活动,调配色彩,记录实践结果。学生讨论分析。了解掌握知识点。学生讨论,教师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