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关植物激素实验及易错点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11914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有关植物激素实验及易错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有关植物激素实验及易错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有关植物激素实验及易错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有关植物激素实验及易错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有关植物激素实验及易错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有关植物激素实验及易错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有关植物激素实验及易错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植物向性运动的人工实验方法归纳【调研5】 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生长素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变量的控制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或因变量)的分析。胚芽鞘受光不均匀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在黑暗条件下可排除这种干扰,故A正确。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放置的是尖端,因此既不能证明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也不能证明是生长素起作用,故B、D均错

2、。该实验将放置胚芽鞘尖端的一侧与未放置尖端的一侧作比较,没有再另外设置对照组,不能很好地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故C错。答案:A【方法探究】 自变量的控制手段及其对因变量的影响常见的控制自变量的手段有遮盖、切除、插入云母片、移植、横放等,感受这些处理方式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要对因变量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需要从“生长”“弯曲”两个角度考虑:(1)能否生长,要看有无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有则能生长,而生长素可以由自身合成(必须有尖端),也可以由外界提供(涂抹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放置含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的琼脂块等)。(2)能否弯曲,要看有无生长素分布不均的情况。弯曲的前提条件是生长,而生长的前提条件

3、是有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因此,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分布不均是弯曲生长的前提条件。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情况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尖端受到单向刺激(单侧光、重力等),二是无尖端但不均匀地施加外源生长素(如移植类),三是用云母片切断了运输途径(如插入云母片)。对常见的控制自变量的手段“遮盖、切除、插入云母片、移植、横放等”有所提及,受篇幅限制,有关内容并没有以图的形式直观呈现。另外,这些方法也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人工实验方法。为了便于学生深入且透彻理解相关内容,归纳总结如下:【生物】实验照抄技巧模板导入实验题是高考非选择题的“压轴”大题,也是考生最难把握的一种题型,考生在做题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述,导致大

4、量丢分甚至不能得分。其实,实验分析类和设计类题目的一些答案就在题中或实验题解答的“模板”中,用“照抄”的战术完全可以得到几乎和参考答案一样的答案。典例调研类型一 “原封不动”式照抄 首先,有些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是藏在题干信息中的。验证性实验是在已知实验结论的前提下,重新实验,对其加以证实,所以,结论只有一个,实验结果或由结果预测的结论往往就是题干所要验证的“内容”,这些结论就是可以“照抄”的。其次,生物材料、实验器具、实验试剂、处理方法和观察指标等也可以“照抄”,做题时从题目中选择并“照抄”到相应位置即可,千万不可臆断,用自己理解的话代替专业术语甚至随意添加实验材料和试剂。有时,题目给出

5、的实验用具和材料以及处理方法,可能会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需要从中选择使用,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用具和材料,在实验操作步骤中一定不能出现。【调研1】 禽流感病毒存在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类型,某同学想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下列问题。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可刺激家禽体内产生 ;当 入侵时,机体 。 实验材料和用具:健康家禽若干只、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不含病毒的特殊培养液、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特殊培养液配制一定浓度的禽流感病毒,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实验过程:第一步:取健康

6、家禽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第二步:给甲组注射 ,给乙组注射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 ,观察两组家禽的生活状况。【解题突破】 仔细阅读题干即可找到本题的实验目的: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 所以可以采用“原封不动”式照抄战术解答。进行实验的原理是实验操作所依据的道理:通过接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可刺激家禽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入侵时,机体由于有记忆细胞,会更快地产生数量更多的抗体用于抵抗病毒的入侵。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第二步应给甲组注射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可采用“

7、原封不动”式照抄题干中括号内容),给乙组注射等量的特殊培养液;第三步要观察实验结果,即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等量的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可采用“原封不动”式照抄题干中括号内容),观察两组家禽的生活状况。 【答案】 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 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 由于有记忆细胞,会更快地产生数量更多的抗体用于抵抗病毒的入侵 第二步: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 等量的特殊培养液 第三步: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等量的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思维模板】 (1)答案在题干中的“实验材料及

8、器材”中:取材时:选择材料;加试剂或药品时:向实验组加入向对照组加入;结果观察时:用测量或处理。(2)答案在题干中的“实验目的或实验结果表格” 中:观察指标:以为观察指标;实验结果: 编者:“照抄”战术共分为三类,本文只选取了其中的类型一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还有类型二 “移花接木”式照抄,类型三 “照猫画虎”式照抄,疑难点拨(1)实验材料的应用。云母片和玻璃片可以阻断生长素的运输;琼脂可以运输生长素,且生长素在琼脂中的运输方式为扩散;锡箔可以遮光,不会影响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2)向性运动原因的追踪。导致向性运动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在单向刺激下(如单侧光、离心力、重力),生长素发生非极性运输,导

9、致生长素分布不均,产生的定向运动。上表中暗盒开孔、切割移植和锡箔纸遮盖胚芽鞘下部都是由于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光侧的导致向光生长。旋转类是由于离心力使离心侧的生长素分布多于向心侧的,胚芽鞘向心生长。横置类均是由于重力使近地侧的生长素分布多于远地侧的,根向地、茎背地生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只有尖端受到单侧光照,才会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根比茎对生长素敏感得多,根具有背光、向地等生长的特点。若没有单向刺激,生长素均匀分布,胚芽鞘则直立生长。(3)匀速旋转器上植物向性生长方向的分析。旋转器水平旋转:旋转产生的向心力与地心引力同时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分布

10、,又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根将向着受到的离心力和地心引力的合力方向生长,而茎将向着向心力的方向生长。旋转器垂直旋转(植物横置):可抵消地心引力引起的植物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效应,而是使生长素在向地侧与背地侧均匀分布,植物水平生长。生物学科中易错点真多,如何避开陷阱,摆脱易错呢?易错点 不能准确区分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典例】(2012安徽卷)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

11、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错因分析 对离子跨膜运输的机制不熟悉,误认为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死记硬背容易错选。实际上同一种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也是有差异的,具体的运输方式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区分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关键就是能量的消耗,消耗能量的一定是主动运输。此外,逆浓度梯度运输的也一定是主动运输。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发现,静息状态下神经元膜外的Na浓度远高于膜内,接受一定的刺激后,Na顺着浓度梯度快速流入细胞,使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此过程属于被动运输;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使膜电位由内正外负恢复为内负外正,

12、此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A状元纠错1.物质跨膜层数的计算每层膜包括2层磷脂分子,如果通过一层膜就是2层磷脂分子,而穿过一个细胞就必须穿过2层膜,4层磷脂分子,注意不要犯穿过一个细胞就是穿过一层膜的错误。若是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时,则穿过膜的层数为0。2. 对物质跨膜运输与非跨膜运输的理解很多考生对物质跨膜运输与非跨膜运输的理解不到位,导致解题时频频出错,掌握以下知识可有效规避此类陷阱。(1)以胞吞和胞吐形式运输时,物质并没有跨膜,即物质没有从膜的一侧穿过磷脂双分子层到膜的另一侧。胞吞和胞吐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

13、(2)胞吞和胞吐是一些不能穿过细胞膜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3)跨膜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非跨膜运输(胞吞与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肠衣等)。能否通过半透膜往往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生物膜,由于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形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当细胞死亡时,细胞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相同点:都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都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不同点:只要分子的直径比半透膜的孔径小,

14、就能通过半透膜;而对选择透过性膜来说,即便是小分子,只要不是细胞所要选择吸收的,也不能通过。因此可以这样说,选择透过性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状元笔记1.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综合比较 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载体和数量。(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能量,凡是能够影响能量供应的因素也都影响主动运输的速度,如温度、氧气浓度等。【即时巩固】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

15、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解析:曲线中方式a表示自由扩散,方式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故抑制细胞呼吸对主动运输有影响,对自由扩散没有影响。答案:C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5学习交流q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