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重点知识背诵(上)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8010082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重点知识背诵(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重点知识背诵(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重点知识背诵(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重点知识背诵(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重点知识背诵(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重点知识背诵(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重点知识背诵(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政治经济生活重点知识背诵(上)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判断标准:用于交换 、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货币的含义和基本职能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

2、胀、通货紧缩纸币的含义: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即纸币发行量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物价全面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补:A、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B、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C、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

3、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4、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食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的功能: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信用卡的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为一体,能 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5、外汇和汇率: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

4、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100单位的外币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A.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外资投资成本增加导致国内生产能力下降、失业增加本国外汇储备贬值。B.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资投资成本降低;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货币在

5、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理性地对待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1) 区别: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 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时间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

6、动生产率成反比。3、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生产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4、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求影响价格:(1)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物以稀为贵)(2)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货多不值钱)w.w.w.k.s.5.u.c.o.m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7、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不是指每次具体的交换都是等价的,而是就商品交换的总趋势而言的,只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6、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影响价格7、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A、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他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他它的购买。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C、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

8、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反之亦然。D、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对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需求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消费类型。(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9、(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2)恩格尔系数: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A、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B、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特点:不

10、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1)从众心理: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2)求异心理: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攀比心理: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4)求实心理:是一种理智的消费。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消费原则)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知识重点:(和治理“白色污染”及“限塑”联系)绿色消费: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

11、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体现要求,即5R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绿色生活、环保选购;C、重复利用、多次利用;D、分类回收、循环再生;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具体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具体体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力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

12、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者质量、提高其生产积极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社会再生产含义: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3、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和意义)(1)原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2)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

13、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3)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4)通过改革4、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5、如何让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核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合作经济。6、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14、,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必须毫不动摇第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w.w.w.k.s.5.u.c.o.m7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西融位,具有关键作用。8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

15、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个体经济: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占有和支配。个体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对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用。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独资部分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管理经验;有

16、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地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1) 内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2)原因: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意义:实践证明,这种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此,我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企业的含义和地位: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