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9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含6高考试题人民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07898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2019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含6高考试题人民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2019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含6高考试题人民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2019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含6高考试题人民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2019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含6高考试题人民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2019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含6高考试题人民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2019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含6高考试题人民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019高中历史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含6高考试题人民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2016课标全国卷T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代罗马的法律。解答关键:认识罗马法与近代欧洲法律之间的关系。【解析】选A。材料中“从来没有消失重新出现”,说明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产生深远影响,故A正确;罗马法仅是欧洲近代社会法律的基础,而不是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

2、,不同的时代和地区有不同的行为规范,故B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故C错误;欧洲历史的发展方向是由专制走向民主,由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罗马法无法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故D错误。2.(2016课标全国卷T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解答关键:材料中关键信息“驱使”“罚款”等,体现的是“强制性”特点。【解析】选C

3、。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本身错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并非形同虚设B本身错误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处于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C正确选项材料中“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被处以罚款”,说明参加公民大会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处理不当会受到惩罚D干扰选项材料主要提及政府驱使公民参政,没有提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3.(2016江苏单科T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

4、度。解题关键:明确宋代科举考试中,“糊名法”代表的深层次含义,即更加公平。【解析】选A。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A正确;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故B错误;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涉及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错误。4.(2016天津文综T3)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

5、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深远影响。解答关键:正确理解孟德斯鸠言论的主旨,即法律与帝国衰落的关系。【解析】选D。孟德斯鸠认为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为了增强对外征服的力量,罗马把自己的公民权给了同盟者,帝国境内除奴隶以外几乎所有人都成了罗马公民。这样以来,罗马不再是过去那座拥有同样精神和同样追求的“人民”的城市,罗马城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如材料所说的“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因此孟德斯鸠认为随

6、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公民范围的扩大,不但没有扩大统治基础,而且失去了往日的凝聚力,因而帝国走向衰落,故D正确,B和C错误。A材料没有明显的体现。5.(2016浙江文综T39)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

7、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材料三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

8、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10分)(3)

9、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希腊与罗马平等思想、孙中山民权思想、启蒙思想与启蒙运动。解答关键: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回答。【解析】第(1)题第一问提取材料信息“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第二问提取材料信息“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加以回答;第三问从对罗马法影响角度加以回答。第(2)题第一问提取材料信息“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平等

10、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加以回答;第二问注意从“政治理论层面”加以回答。第(3)题首先归纳材料中的观点,然后再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加以阐述。答案:(1)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2)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3)侧重: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

11、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侧重: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6.(2016海南单科T 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妞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D.军队与公民

12、大会之间存在冲突【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古代雅典民主。解答关键:理解公民大会的职权。【解析】选B。雅典掌握司法权的是陪审法庭,故A错误;材料体现了公民大会可以不听取6位将军的申辩,就判处他们死刑,这说明公民大会的权力无法受到制约,其决定具有至上的权威,所以答案为B。从“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可知被告人拥有法庭申辩的权利,只是公民大会没有听取,故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的冲突,故D错误。7.(2016上海文综T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下图中()A. B. C.D.【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解答关键:把美索不达

13、米亚与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解析】选B。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两河流域的发源地,因此选择的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间的部分,图中只有位于两条河之间,其余都是与湖泊、海洋有关,因此排除其他选项,故选B。8.(2016上海卷T36)罗马法(12分)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十二铜表法

14、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由此看来资料来源1罗马法词典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问题:(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4分)(2

15、)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4分)(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4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罗马法。解答关键:理解考古学中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含义。【解析】第(1)题首先要清楚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含义。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产生的,可直接作为历史研究根据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诠释。第(2)题所谓的对事实的陈述是指叙述历史事实,不加个人观点或评述;所谓的评价是指结合历史事实,发表个人意见或观点。、是对法律条文的直接引述,属于陈述;、是根据、得出的分析和评论,属于评价。第(3)题需要根据材料内容“罗马版图的扩大”“自然法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等信息进行概括。答案:(1)一手史料:、二手史料:、(2)陈述:、;评价:、(3)从社会层面来说,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大量战俘沦为罗马奴隶,奴隶在人口中的比例剧增,引发了释奴的现实需求;从法学层面来说,作为罗马法学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