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 人口迁移课件 鲁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8005658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 人口迁移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 人口迁移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 人口迁移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 人口迁移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 人口迁移课件 鲁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 人口迁移课件 鲁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 人口迁移课件 鲁教版必修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二,三,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1.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主要分类。 (3)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人类社会早期:土地开垦、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1519世纪:人口迁移主流是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一,二,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迁移形式更加多样化。 议一议 近年来,由于连年内乱,叙利亚国内不少居民移居国外,这属于哪

2、种人口迁移? 提示:属于国际难民迁移;是由于战争、政治形势等原因造成的。,一,二,三,2.人口流动 (1)定义: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3)主要形式:“民工流”、外籍劳工。 (4)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迁移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的省(市、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一,二,三,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最主要原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2.其他因素 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 3.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 思考讨论 改革开放后,导

3、致我国出现“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改革开放使东部地区经济更为发达,从而导致中西部人才大量向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迁移。,一,二,三,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环境 (1)对迁出地: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2)对迁入地:对当地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2.影响社会经济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2)促进了经济发展。 (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思考讨论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仅存在有利影响吗? 提示:不是。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存在有利和不利影响。,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人

4、口迁移与流动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指出,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 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中国向发达国家移民人数基本保持稳定。 结合材料探究: (1)中国向发达国家移民,大多数是以国际劳工的形式迁移。中国海外国际劳工属于哪种人口迁移? 提示:国际人口迁移。 (2)外籍劳工流动的总趋势是什么? 提示: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国家,由人口稠密的国家流向人口较稀疏的国家。,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一、人口迁移的判断 从人口迁移的定义可以看出,判断人

5、口迁移有三个标准: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空间位移。这是人口迁移的首要条件,但空间位移不一定是人口迁移,如人口的流动体现了人口的空间位移,但不是人口迁移。 2.居住地的变更。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通常以是否跨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界线来作为判断某一人口移动现象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3.时间限度。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移动才能构成人口迁移。虽然迁移时间限度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游牧民的迁徙、季节

6、性流动、拥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住所间的流动等都不属于人口迁移。,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二、人口移动、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比较,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例题1】 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可以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

7、二,解析:1.读图析图: 对甲地牵挂程度较高的城市南方比北方多,说明甲地迁往南方的人口比北方多,A项错误。 直辖市只有4个,其中只有北京和上海排在对甲地牵挂程度前五之列,而省级行政中心数量众多,其中很多城市对甲地的牵挂程度都很高,说明甲地人口迁往省级行政中心的数量超过迁往直辖市的数量,B项错误。 珠江三角洲与四川盆地比较,珠江三角洲对甲地牵挂程度较高的城市多,说明甲地迁往珠江三角洲的人口超过迁往四川盆地的人口,C项正确。,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 对甲地牵挂程度较高的沿海城市多,内陆城市少,说明甲地迁往沿海的人口超过迁往内陆的人口,D项错误。 2.解题技巧:对甲地牵挂程度

8、越高的城市,应该是甲地人口迁入越多的城市,所以,从材料中可推断甲地人口的迁出状况。 答案:C,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中国人口流动发展报告称,我国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约800万人,2015年末达到2.7亿。预计“十三五”期间,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聚集。一些省级行政区域常住人口比十年前减少了,即出现了所谓的“人口负增长”以及老龄化现象。四川、贵州、湖北等地由于人口大量外流而造成“外流型”人口负增长,广东、上海、苏南等地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拥入而造成实际人口的猛烈正增长。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迁移人口比重。,

9、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结合材料探究: (1)四川、贵州、安徽等地人口迁出比重高,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缺乏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往大中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进而造成区域人口负增长。 (2)上海、北京、浙江等地为什么人口迁入比重较高? 提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能够接收大量剩余劳动力,吸引人口迁入。 (3)人口迁移对皖、赣、黔和沪、苏、津的老龄化进程,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加速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延缓了沪、苏、津的老龄化进程。,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一、影响人口迁移

10、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2.经济因素,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3.社会因素 (1)文化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2)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方法技巧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思路 (1)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

11、素。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3)人口移动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终是由迁入地和迁出地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决定的。,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二、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迁入地的影响,2.对迁出地的影响,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方法技巧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

12、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等都有重要影响。,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例题2】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及2015年人口的相关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与我国目前人口现状不符的是( ) A.老年人口数量一直明显上升 B.人口素质仍需不断提升 C.人口流动及迁移比较频繁 D.劳动年龄人口

13、(1564岁)比重持续上升 (2)针对上述人口变化特点,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放弃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增长 继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 改革户籍政策,引导人口流动 A. B. C. D.,探究一,探究二,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解析:第(1)题, 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三次数据显示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老年人口数量明显增加,A项相符。 大学生人数上升明显,但人口素质仍需提高,B项相符。 目前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频繁,是引起城镇人口比重迅速增加的一个原因,C项相符。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达到最大,2015年出现下降,故D项不符。,探究一,探究二,

14、问题导引,名师精讲,典例剖析,第(2)题, 针对目前人口现状,我国应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非放弃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人口适度增长(非促进人口增长)。 老龄化趋势明显,应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继续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 改革户籍制度,引导人口流动。 答案:(1)D (2)B,1-2,3-4,5,6,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完成第12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 因素是( ) A

15、.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1-2,3-4,5,6,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第2题,人口从四川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主要是由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收入差距)引起的。 答案:1.D 2.A,1-2,3-4,5,6,(2017江苏地理,1314)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完成第34题。,1-2,3-4,5,6,3.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

16、.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4.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1-2,3-4,5,6,解析:第3题,由图中老年人口比重可看出,上海、北京、天津等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高;贵州、云南、甘肃等中西部地区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低;经济发达的省市并未都进入老龄化阶段,如天津的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均低于7%;东北地区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低于城镇老年人口占比。第4题,考查人口迁移。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如贵州、湖南等,由于人口密集,山区经济落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经济收入较高的城镇务工,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占比较高。 答案:3.A 4.B,1-2,3-4,5,6,5.读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引起春节期间下图所示城市人口数量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