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学习专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976394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学习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学习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学习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学习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学习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学习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学习专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学习专题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解读一、民法总则的立法背景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15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无疑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依法治国前进道路上的一件大事。民法总则是我国编纂民法典的开篇之作。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编纂民法典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我国现行民法体系是以民法通则(1986年通过,19

2、87年生效)为中心,由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共同组成。尽管这些法律在过去的法律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有些法律条文过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各单行法许多条文与民法通则规定不一致,导致民法通则形同虚设,这一切都严重影响民法在实践中的有效适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立法机关与民法学者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共同努力,已就编纂统一的民法典达成许多共识,此时出台民法典的第一部分民法总则正当其时。二、民法总则出台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极大地

3、提振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月15日出台的民法总则共11章、206条。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民法总则的顺利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指示精神,确定了未来三年的立法规划:2017年3月民法典的第一部分即民法总则通过后,将陆续研究修订并通过民法典各分则编,预计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本次民法总则的出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等;应当有

4、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民法总则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要求,加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进一步明确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为民法典各分编和民商事特别法律具体规定民事权利提供依据。三、民法总则亮点解读(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我们把民法总则与实行了三十年的民法通则对比可以看出,民法总则第一个特色就是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写进了第一条中,这无疑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行为。众所周知,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与人民关系最密切的基本法律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

5、心价值观,对未来民法典的实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统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民法总则并贯穿于民法典编纂过程,对全社会都有很好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如是说。另一个特色就是民法总则全文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二)增加救助人免责条款,鼓励见义勇为将提倡见义勇为行为、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权利写入民法总则,对加强社会成员间互助,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很有帮助。面对近几年出现的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见义勇为者受伤后无人救助的不良社会现象,民法总则“好人条款”

6、对此给以强有力的回应,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该条充分体现了我国立法对人文关怀的考虑,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三)民事活动基本原则确立,绿色环保原则成亮点民法总则确认了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环保原则,最大的亮点是绿色环保原则。绿色环保作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写入民法总则第九条,民事活动应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维持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样规定,既传承了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又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确定的新发展理念,与我国现阶段国情相适应。(四)创新法人分类方法,赋予基层组织法人

7、资格本次民法总则条文中将法人分类为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并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另外,营利法人部分的详细规定,以及本法其他部分的各种规定,说明我国未来民法典全文将采用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民法总则部分不仅提取了合同法、物权法等民事单行法的公因式,也提取了公司法等商法的公因式,预计这一举措会增强民商各项法律之间相互配合,更好地保护各主体权利和合法权益,作为民事基本法律的民法典在形成以后,各相关法律之间的逻辑自洽性会明显增强,有利于减少因法律规定不同而导致对个别案件无法裁决现象发生,也为未来民商事相关法律的修订指明了方向。民法总则确立了普遍适用于各个民事

8、法律制度和规则的基本原则,消除了各个法律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这就使民事立法体系更加和谐一致。这种越来越内在一致的法律编纂方式会更好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保护好人民的主体权利,这对我国实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五)全方位加强各类主体权利保护民法总则专门就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权利和数据、未成年人的诉讼权问题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设置专门条文,全方位保护各类主体的民事权利,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根据社会需要扩大了财产概念的外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体现了法律不脱离社会生活、与时俱进的理念。另外,也强调对财产权利、债权、知识产权、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

9、的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民法总则中规定相配套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也即将出台,这对于保护人民的基本权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保障私权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私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划定了公权行使的界限,也奠定了规范公权的基础。民法就其性质而言是私法,但民法并不因为是私法而仅仅保护私权,既保护私人利益,也保护公共利益。对私有财产、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混合财产,平等保护。在现今农村土地权利保护严重不足,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中和土地征收征用中集体权利遭受侵权司空见惯的情况下,这一举措意义尤为重大。条文中更加强调加强保护特殊群体。如法律规定胎儿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清算中的法人和设

10、立中的法人也具有部分权利能力;规定成年监护制度,特别是规定了成年人监护协议制,也进一步明确了民政部门和其他组织在监护过程中的职责,突出了监护权的行使要充分考虑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这都体现了民法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法律理念;条文中还延长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诉讼时效;对英雄烈士的名誉权等人格权加强保护等,都颇具亮点。(六)紧跟时代步伐坚持特色创新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经济也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说民法通则是建立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产物,而民法总则则是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跨越式的民事立法,必须反映新时代对民法的实际需求。民法总则全面

11、反映了21世纪经济、科技、社会的最新发展,譬如经济全球化、新工业革命、互联网和物联网、大数据、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个人信息安全和社会风险加剧等现状,信息数据、网络虚拟财产可以作为民事权利客体,就是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的权利要求。(七)将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常识问题明确列入条文与民法通则相比,民法总则特别修订了民法通则中“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尽管只是表述的不同,但在如此重要的民事基本法中特别强调宪法的终极地位,再次体现了我国立法中对宪法权威的确认和维护,对我国现阶段建立以宪法为中心、其他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

12、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民法总则的制定和出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总则保障私权、限制公权,奠定了民法典的基础,从而也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完善了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具有法治里程碑的意义。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属于基本法,对规范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意义,是维护人的尊严、保护民事权利的基本法律和裁判依据。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目录第一章基本规定第二章自然人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节监护第三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第四节个体工商

13、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三章法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营利法人第三节非营利法人第四节特别法人第四章非法人组织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意思表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第七章代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委托代理第三节代理终止第八章民事责任第九章诉讼时效第十章期间计算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基本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

14、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十一条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

15、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二章自然人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十四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第十五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