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听课”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973191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门听课”制度的实践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推门听课”制度的实践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推门听课”制度的实践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推门听课”制度的实践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推门听课”制度的实践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门听课”制度的实践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门听课”制度的实践与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门听课”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案例 “推门听课”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教研员或其他人员事先不打招呼而进入教室听课的一种课堂管理方式。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旨在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自上学年推出“推门听课”制度。推出“推门听课”制度之初,在教师当中,有反对声,有赞同声,也有的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其中就有一位已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强烈反对“推门听课”,坚持认为课堂是属于教师个人的空间,有权利拒绝任何人进入自己的课堂随堂听课。因而,在落实推进“推门听课”制度过程中,我也曾经两次遭受到教师的拒绝,不欢迎我进入他的课堂听课。 一次,当我提前10分钟,告知一位女教师听她的课时,这位

2、教师却说:对不起,我今天没有心情,能不能不听我的课?我无语对答,悻悻离开。另外一次,我还是提前10分钟告知一位男教师,下一节要听他的课。这位男教师也用同样的话回应我:对不起,我今天没有好好准备,你下次听我的课,行吗?当然,我不便勉强“推门”听课。事后,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得知该教师心理紧张,怕上不好课丢面子,怕领导给“穿小鞋”。 在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之后,我也犹豫了,要让“推门听课”制度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继续坚持下去呢?还是打退堂鼓,就此作罢。作为教学管理者,也深知“推门听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方式,对提高教师教学效益的有利作用。从理论上讲,“推门听课”有利于了解教师平时真实的教学情况;

3、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资料,为教学评估和教学指导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之间面对面地交流信息、经验、思想和情感。于是,我还是顶着压力,坚持了一学年的“推门听课”行动。在这一学年的“推门听课”过程中,除了坚持提前10分钟告知被“推门听课”教师之外,还坚持每节“推门听课”之后,必须与教师诚心交流听课之后的建议与意见,以达到共同学习探讨、共同进步的目的。 本学年开学初,教师对“推门听课”制度的态度悄然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反感“推门听课”。当我搬起椅子,经过教师办公室时,他们不再像当初那样恐慌地问我:“领导,今天又要听谁的课呀,不会是我的课吧?”而是这样跟我打招呼:“领导,今

4、天是听谁的课呀,我能一起去听课吗?”当我提前10分钟告知被听课教师时,他不再拒绝,而是以一种自信的微笑回应我:“领导,欢迎来听课,请多多指教!” 如今,教师对“推门听课”已经习以为常了,“推门听课”制度在我们这所规模偏小的农村小学逐渐成了一种习惯。而且,“推门听课”也成为了我们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对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反思 回顾一学年多的努力,终于让“推门听课”逐渐成为我们全体教师的一种习惯,让我内心欣喜,也让我有了某些成就感。同时,在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推门听课要想在小规模学校中成为一种习惯,取得实质性的好效果,关键在于

5、推门听课首先让教师欣然接受。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保证推门听课应该让全体教师都能参与,相互听课。最后,还要让教师明确推门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师学习交流,共同促进提高。 1要广泛宣传,正面引导,消除顾虑 在实施推行“推门听课”制度之前,要在教师会议上进行广泛宣传,正面引导,要允许让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不让教师感到“推门听课”是行政领导对教师搞突击袭击,故意刁难教师,本学期初,学校对全体教师关于“推门听课”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两个允许;两个不允许。“两个允许”就是:允许因心情不佳申请缓听一次;允许因课型安排特殊申请缓听一次。“两个不允许”就是:不允许把失败的教学在公开场所作为课例进行宣讲;不允

6、许只听课不反馈。这样,对推门听课的领导在纪律上作了约束,并且以宽容心对待教师偶尔的拒绝。 “两个允许,两个不允许”的规定,让教师做好随时听推门课的心理准备的同时,也减少了教师因各种顾虑而产生的压力。在此基础上,还让教师明白,教学管理者推门听课不是要看哪位教师的洋相、丢谁的丑,而是了解教情学情,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教师会议上,对于书面教案与推门课教学质量之间的联系,我曾经向教师解释过:在推门听课中,我们提倡并追求高质量的推门课与相一致的书面教案;对于有高质量的推门课,但没有书面教案,或有详尽的书面教案,但推门课质量并不高,这两种情况都是可以讨论与谅解的。但是,绝不允许既没有详尽的书面教案

7、又没有高质量的推门课堂教学的现象出现。 2要建立全员参与、相互推门听课制度 以前大家普遍认为,推门听课只是管理者去推教师的课堂之门,推门课是领导听课的专利,这是一种不合理现象。推门课应该要拓展听课者的范围,让全体教师都能享有听推门课的权利。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我许诺,我的课堂,也包括其他领导的课堂,都是敞开的,也欢迎各位教师随时推门进我们的课堂听课。教学管理者在想“推”门听课之前,要先主动“拉开”自己的课堂之门,欢迎教师们先体验一下“推而听之”的真实感觉,在演绎“推拉自如”的同时精心做好“示范”和“引导”。所谓“领导”,起码既要“引领”还要“指导”,引领就离不开“带头”,离不开躬身力行;所谓“管

8、理”,起码既要“管得严格严肃”,更要“管得合情合理”。管理者只有先通过自己的课堂“推拉门”打消教师们对领导单向的“推门课”的无奈与顾虑,才会为自己下一步获取“原生态的课堂”铺平道路,所有的课堂之门才会任自己“自由推拉”。当然,这也是管理者展现自我人格魅力的好机会,更可以让原本生硬的管理要求在自己的“轻轻一拉”中得到内化和优化。在一学期中,我接受20多人次教师的推门听课,从中获得了许多乐趣,拉近了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向更多领导和同事学到更多的经验和方法,让推门课不仅仅局限于“推门”,更要“推磨、推广、推陈出新”,突出“推”的功效。 教学管理者在具备了“推拉之功”后

9、,还要带领全校教师共练“推拉之功”,开辟并拓宽各种教学研究的渠道,在感受“挥洒自如”育人乐趣的同时,用心做好“交流”和“互补”。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极强,每一位教师都是“在游泳中学游泳”。没有只接受过一次“听课”就可以“打通玄关”的教师。相反,他们只有在不断的讲课、说课、听课、评课的实践中摸爬滚打,才会渐渐成长起来,只有不断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建议,才可能让自己的执教水平不断进步,教学技艺日臻完美。教学管理者也只有摒弃单向的“推门听课”,在管理实践中“亦推亦拉、推拉自如”,让各种渠道纵横贯通,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交流的必谈话题,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较多的被指导和被发现的机会。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艺术

10、才能不断提高。 3要及时反馈,适度评课,重在交流互学 推门课由于事先不通知教师,很容易引起误会,所以,听课者在昕课过后,应该及时与上课教师沟通交流,不能一听了之,让上课教师心神不安。猜想联翩。因此,听课者在“推门”听课之后,千万别忘记“拉上”教师的课堂之门及时准确地对教师们课堂给予评价,在实践“收放自如”管理技艺的同时,专心做好“反馈”和“指导”。课堂上管理者应当演好学生、教师、教研员三重角色,时刻保持着一种欣赏、期待、唤醒的心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综合、整体性地评价一堂课的总体质量。在对其评课时,应该把握好评课的标准,不能以公开课条条框框的高标准来衡量推门课,毕竟推门课与公开课存

11、在很大的区别,公开课需要反复精心打磨,推门课是种毫无准备的课,应当适当放宽要求。评价推门课主要看教师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教法是否适当,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能力是否得到锻炼,精神是否愉悦。这样,离开之前及时与教师就这节课的得与失进行充分的交流,不但要“挑刺”而且要发现闪光点,应当让教师得到肯定而继续努力,让其感觉到管理者的“推门听课”其实是助推我更上一层楼的善举,被听课者一定会以积极的心态期盼着自己的课堂之门被“再次推开”,从而真正起到以教促研、以研带教的良性循环作用。 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措施,有利于推门课的实施推行,教师对此非常欢迎,大家都说这样的推门课推出了和谐,推出了质量,推出了智慧,也推到了我们心里。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