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小说阅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960446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小说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小说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小说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小说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小说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小说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小说阅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小说阅读借得故事一枝花,写人叙事无稽涯本专题根据高考考情,结合小说的要素,准备从情节、人物形象、环境、语言题和主旨题、探究题和综合性选择题这六个考点来突破。每一考点再根据出题情况总结出典题题型,对每种题型从典题试做、辨析技巧、解题技巧等方面突破,然后形成一套独特的解答小说文本的解题技巧。一、研究考情明命题点近三年全国卷、对小说文本考查情况统计如下:年份及类型、题目、作者题号、题干、分值题型题型题号、题干、分值年份及类型、题目、作者2016高考全国卷甲战争美迈尔尼(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综合性选择题综合性选择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2、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2016高考全国卷乙锄李锐(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人物形象特点题分析标题作用题(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次要形象作用题情节作用题(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分析(探究)标题作用题分析人物语言题(4)

3、“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2015高考全国卷马兰花李德霞(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综合性5选2综合性5选2(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2015高考全国卷塾师老汪刘震云(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情节手法题人物形象特点题(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2015高考全国卷马兰花李德霞(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6分)人物形象特点题分析人物语言题(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2015高考全国卷塾师老汪刘震云(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情节作用题形象探究题(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2014高考全国卷古渡头叶紫(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综合性5选2综合性5选2(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5、,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2014高考全国卷鞋刘庆邦(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人物形象特点题情节手法题(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情节作用题人物形象特点题(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情节探究题情节探究题(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考情透析名师帮你分

6、析考情,让你备考有方向1从2014年到2016年,全国卷在文学类文本的考查上仅考查小说阅读。其中仅有一年考查外国小说,其余均为中国现当代小说。选文长度为1 200字左右。2高考中小说板块试题样式相对稳定,一般为4道题,分值25分,命题形式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和三道简答题,2018年可能会有变动。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看,综合性选择题侧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三道简答题侧重对情节和人物的考查。具体表现在:高考命题人设计问题往往注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常常在以下题型中选择四个考查:把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赏析环境描写;概括探究主题;赏析人物语言;理解小说的标题。

7、3命题角度的切入点很小,问题较具体。(1)多项选择题。重在考查从宏观到微观对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概括;只选“最恰当”的,设题点较小、较细。(2)作用分析题。全国卷喜欢选择某一情节结构(或开头或中间)或某处描写综合考查包括情节在内的作用或意图,表现出“以小见大”的命题理念。(3)人物形象概括分析题。很少从某一局部文字入手去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而是立足于全文,从整体上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多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同时,并不忽视对物象作用的考查。(4)探究题。多从小说中的某一元素(或标题或某一人物或某处情节安排)切入探究;既重视考生对小说的深入阅读和把握,又重视考生的个性化

8、探究能力。4设题内容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二、因命题点需知文体特征高考对小说的命题角度是根据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来命制的。所以考生需要了解小说的文体特征。(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1小说内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就是小说的主题。2小说三要素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人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

9、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2)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性。(3)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对

10、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作用。(二)了解高考小说选文特点通过近几年高考所选小说来看,1 000多字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将是小说考查的重点对象。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它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选取的小小说具体特点如下:1材料以小见大小小说的这一特点是就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而言的,小小说由于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一般只有几百字,至多千余字。在这短小的篇幅里,不可能反映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只能反映生活长河中的一涓一滴、一朵浪花,只能反映现实生活侧面

11、的某一个闪光点,也就是说小小说所选的题材截取的生活面要小,只有这样才适合小小说体裁表现的需要,这就是“以小见大”中的“小”。但是,它虽然小,却不是孤立的,它毕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折光,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角一面来认识大千世界,折射重大问题。小小说篇幅虽小,但它有较多的丰富意蕴,有一定的生活容量,它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并不小。这就是“以小见大”中的“大”。2人物形象典型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说凸现主题的主要载体。读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受篇幅限制,小小说塑造人物时,主要写主要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

12、写主要人物的情绪心态。3情节有吸引力情节是小小说吸引读者的关键,小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曲折新奇,常常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4结尾含蓄隽永小小说的结尾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这也是小小说最突出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小小说的质量。结尾往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其精髓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作品的深刻主题常在结尾处明朗。因此,阅读小小说一定要关注结尾。5主题新、深、辣所谓“新”,即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事,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有强烈的时代感。所谓“深”,即作品具有深度,启迪思想,引人回味,从而使人得到哲理的享受。所谓

13、“辣”,包括以情动人,震撼人心;尖刻辛辣,一针见血。不论主题是新,是深,还是辣,最后指向都是人生和社会。(三)文体特征与命题点的结合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的。人物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包含这样几个关键点:人物性格与形象特点,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塑造方法正面和侧面。高考对小说语言的命题,一般是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理解或者整体语言风格的把握,可以归到“人物”这一命题点,因此,以上几个关键点就是高考命题者在“人物”方面关注的命题着眼点。情节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14、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在情节安排的过程中,需要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情节的概括、情节手法、情节作用,这几个关键点就是命题者在“情节”方面关注的命题着眼点。环境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所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社会环境由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组成,包括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状况、风俗礼仪等。它是事件发生和人

15、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可以将人的特殊境遇、独特经历细细写来,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使读者关心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喜同悲,陶醉于小说情景中而不自知。当然自然环境的描写还要依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能够真实详尽地、与人物心情相符地逐一展现。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要运用一定的手法去描写,让其特点与人物形象及小说主旨相适应,因此,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含这样几个关键点: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的特点、环境的作用。这几个关键点就是命题者在“环境”方面关注的命题着眼点。主题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这包含了解读小说主题是什么和怎样去解读小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