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960381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18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8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18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注 意 事 项1本试卷共10页,33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30小题,每小题2分。1右图为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部分),发行于1949年10月8日,主题是“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它所纪念的历史事件 A为中

2、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了充分准备 B消灭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C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首歌曲风靡全国,其中的歌词唱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抗美援朝 D解放西藏3右图为创作于1950年的木刻画,呈现了农民争阅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的场景。对该木刻画解释准确的是 A表达了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心情 B抒发了农业合作社成立后的自豪感 C反映了农民支持在各地建立人民公社 D描绘了实施“大包干”后农村的变化4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为新中国建国初期两件重大

3、历史事件,对这两件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描述准确的是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农民翻身解放成了土地的主人D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环境5.下图所示内容集中反映了某一个时期工业和交通建设成就。这个时期应该是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6.老照片能够反映历史事件。以下老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丰台区农民申请加入农业 崇文区手工业者加入 同仁堂总经理乐松生向毛主席 手工业合作社 生产合作社 递交公私合营喜报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7.1953年12月,我国政府首次系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A标志着中国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华的长期孤立和封锁C是运用多边外交解决国际争端的首次尝试 D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文本框内所示内容出自8文本框内所示内容出自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同学们看到右侧的历史老照片及说明后发表了评论,其中表述准确的是 A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步而振奋 B为三大改造所取得的成绩而欣喜 C为工业建设的自力更生精神而骄傲 D为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1956年7月13日,名为“解放”牌 的国产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 制成功,结束了新

5、中国不能批量制造 汽车的历史。10.右为某学生整理的课堂笔记,依据内容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C“文化大革命”的发动D社会主义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11. 1956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中也有曲折和失误。“曲折和失误”的具体表现是 中共八大的召开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A B C D12历史叙述,既有史实的陈述,也有对史实的评价。右侧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B C D 13以下为1958

6、年大跃进运动时期的两幅漫画,它们能够说明这一时期 “钢龙飞舞 “遮山影日玉米王A经济发展中的浮夸风气 B钢铁生产成绩十分突出C科技发展提高农业产量 D工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八年级(历史)第3页(共10页)14.指够概括右侧笔记内容的最恰当标题应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D“文化大革命”时期15.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成员,历尽千辛万苦,数十年如一日地开展研究最终获得成功,为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从袁隆平的事迹中我们主要学到了A.持之以恒的科学奉献精神 B不畏牺牲的革命乐观精神C.隐姓埋名的淡泊名利精神 D帮助他人的互助友爱精神16.1

7、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就尼克松11统访华一事达成协议。此次行动被称为“波罗行动”,意指此行像七百多年前马可波罗苣访东方一样,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困难和风险。“波罗行动”表明A.中美外交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不可接触 B中美双方努力寻求外交关系正常化C.中美两国已经结束了长期对峙状态 D.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17.下图为一组经济数据,与数据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普遍展开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18.归纳和整理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所学知识整理成下列表格,据此判断,他整理的

8、主题是 思想上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9.参观纪念馆是了解历史的重要方式。参观右图纪念馆,我们能够深入认识 A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D中央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变化20.它打破了西方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它是指21。画示意图是理解历史,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如果给右侧示意图命名,正确的名称应是A.工业发展成绩示意图B.地方政区调整示意图C.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D.经济体

9、制改革示意图2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方针,它既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以上言论描述的是A. “一国两制”的提出背景B. “一国两制”的内容C. “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D. “一国两制”的特点23.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1980年8月26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它在很短的时间内由一个偏远的小渔村快速转变为一个国际型大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这里的“它”是指A.广州 B.上海 C. 深圳 D.香港24.1984年,附件55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写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公开信,

10、这篇公开信经人民日报刊发后引起了广泛反响。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是要求A.发展民营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权 C.完善市场经济 D.改变企业所有权25.同学们举行老照片专题展览,搜集到以下历史照片。根据内容判断他们的展览专题应是A.民族区域自治的民主政治 B.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成就C.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成果 D.这个的民族团结与发展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A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11、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27对港澳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阐释准确的是 推进了国家统一大业的发展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百年国耻 开创了港澳与内地同发展的新纪元 密切了我国与英美等国的经济联系 A B C D28改革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进入21世纪,中国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29宣传画具有时代性特征。下列宣传画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30流行语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流行语出现于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抗美援朝列宁装翻身 B赶英超美大跃进斗私批修 C牛鬼蛇神忠字舞走资派 D共享单车发微信一带一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31北京是一座文化古城,有

12、着丰富的文物和众多历史遗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展览主题 展览内容 距今约71-23万年前,北京西南郊周口店山洞里生活着北京人,他们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火的原始人类之一。距今1万年前,在周口店生活着山顶洞人,他们已经具备现代人的特征。 大约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封功臣于燕和蓟。这一年被认为是北京建城的开始。西周的封国蓟国就在今北京地区建立了城市,后燕国打败蓟国,迁都蓟,称为燕都或燕京。燕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重要诸侯国。 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渔阳郡、广阳郡。汉朝封诸侯王,在北京地区设广阳国。隋朝统一,置涿郡,唐改称幽州。公元645年,唐太宗以幽州为基地,自水陆两路攻打高丽(今

13、朝鲜一带)。唐中期,安禄山在此起兵反唐,唐朝由盛转衰。后来,幽州成为宋辽争夺之地。 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北京,名为中都。元世祖忽必烈建“大元”,在中都附近营建大都,北京第一次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首都。明朝燕王朱棣夺取了建文帝帝位之后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1644年,清王朝迁都北京,北京亦称京师。 (1)以上为某校历史学习小组举办古代北京简史展览所搜集的资料。依据上述展览内容,历史学习小组将“边疆之城”“诸侯之国”“远古北京”“王朝中心”确定为四个展览主题。 请把以上四个主题分别写在相应的序号后面。(4分) 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永定河古称)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之后,渡口上的浮桥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金世宗明昌三年( 1192争)卢沟桥建成。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