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鲁教版-: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958819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鲁教版-: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鲁教版-: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鲁教版-: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鲁教版-: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鲁教版-: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鲁教版-: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鲁教版-: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检测从宇宙看地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据此完成第12题。1.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2.近年来,不少天文学家发现适合生命存在的太阳系外行星。这些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

2、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光互补路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从自然地理考虑,下列城市最适宜利用这种路灯照明的是()A.厦门B.重庆C.台北D.呼和浩特4.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图示太阳能蓄电池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转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从春分到夏至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B.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C.夏至日前后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D.冬至日前后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大上海某同学准备去美国自助游,下图为他在某网站预订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据此完成第56题。5.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东八区)至

3、纽约(西五区)所需的飞行时间是()A.24小时50分B.15小时55分C.14小时55分D.13小时55分6.该同学到达纽约时,全球与纽约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A.大于一半B.一半C.小于三分之一D.三分之一读某地一年中日落时间统计图,完成第78题。7.该地在()A.期间地球自转速度加快B.期间日出时间逐渐提前C.期间昼长不断变长D.期间正午杆影不断变长8.该地可能位于()A.阿根廷B.中国C.澳大利亚D.巴西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征,穿过赤道,经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到达中山站,进行科学考察。读南极科考线路示意图,完成第910题。9.考察队

4、自上海起航至中山站的大致航向是()A.自南向北B.自西北向东南C.自西向东D.自东北向西南10.某日科考队员在中山站(约76E)发现太阳位于对面冰山西侧的地平线上,2小时后发现太阳位于冰山东侧的地平线上,则当太阳位于冰山东侧地平线时北京时间约为()A.1:56B.3:56C.13:56D.15:56下图是北半球极昼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11.图示节气判断正确的是()A.甲春分B.乙夏至C.丙秋分D.丁冬至12.图示日期中当北半球极昼面积接近于0的时候,江苏各地()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二、综合题(共52分)

5、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据报道,南京高楼“紫峰大厦”建成后,居住在北楼南侧的陈先生发现居室日照时间变短,不足两小时。依据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一年中,住宅建筑白昼最短日的日照时间应满足大于或等于两小时的标准。下图为南京市(约32N)某两居民楼示意图。(1)指出南京一年中白昼最短的节气及物体正午日影朝向。(2)在楼房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说明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住宅楼间距的差异及其原因。(3)为使已建北楼住宅的日照达到法规要求,假设在北楼南方重新规划建设紫峰大厦,请你简单说出两种合理的设计方案。14.(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

6、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AC。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O点的纬度是。(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3)在图中画出冬至日15:00时,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第二单元检测从宇宙看地球12.1.A2.B第1题,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

7、示;太阳风是日冕层的太阳活动。当太阳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第2题,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必须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就是要有液态的水和适宜的温度。34.3.D4.A第3题,呼和浩特冬春季节多大风,风能丰富;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第4题,从春分到夏至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故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从夏至到冬至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故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大;夏至日前后我国各地昼长较长,故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大;冬至日前后我国各地昼长较短,故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56.5.B6.A第5题,上海

8、与纽约两地相隔13个时区,即相差13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规律,当西五区是9月20日14:25时,东八区为9月21日3:25,由上海飞往纽约需要15小时55分。第6题,当西五区的区时即75W的地方时为9月20日14:25时,0时经线约为71E,与纽约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大致为71E向西到180经线,大于一半。78.7.B8.D第7题,由图可知,该地一年中日落时间相差很少,说明该地纬度较低,应该位于赤道附近。地球自转速度几乎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期间,日落时间逐渐变晚,说明该地昼长在变长,日出时间会逐渐提前;期间该地日落时间不断提前,说明该地昼长在不断变短;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回归线开始向赤道方向移动,

9、其正午杆影先变短后变长。第8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5:30左右,两地时间相差接近12小时,说明此地与北京经度相差接近180,结合经纬度可知其最可能位于巴西。910.9.D10.B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考察队自上海起航至中山站的大致航向是自东北向西南。第10题,看到太阳位于对面冰山西侧的地平线上,即日落;2小时后发现太阳位于冰山东侧的地平线上,即日出。由此可知,夜长为2小时,日出的地方时为1:00。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即可计算出北京时间。1112.11.A12.B第11题,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范围的变化规律是:春秋分无极昼现象,夏至面积最大,所以图中甲

10、、戊为春秋分,丙为夏至。故A项正确。第12题,北半球极昼面积接近于0,说明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非常接近赤道,因此只有B项正确。13.答案 (1)冬至。正北。(2)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住宅楼间距大。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地区小。(3)保持紫峰大厦高度,拉开两楼的间距以达到要求;保持两楼间距,降低紫峰大厦的设计高度以达到要求。解析 第(1)题,南京市位于32N,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京市昼最短、夜最长,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朝向正北。第(2)题,为了保障充足的光照条件,楼间距应当不小于南侧楼层的最长影长,以使得相邻两栋楼房不会受到遮挡。我国北方地区纬度高,

1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对较大,所以北方地区楼间距要大于南方地区。第(3)题,为了保障北楼有良好的采光,可以采取降低南楼高度或者扩大楼间距的方法。14.答案 (1)A2326N(2)116E6:16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位于BOC象限之内。解析 第(1)题,夏至日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冬至日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时刻太阳位于正南。由此可判断A表示南方。OEAC,E为正午时刻,也就是表明夏至日太阳直射O点,O点的纬度是2326N。第(2)题,该地地理纬度为2326N,当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时,由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计算出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日落地方时为18时,而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由时间差可计算经度差,得出该地经度为116E。太阳直射赤道,日出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6时16分。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第(3)题,冬至日15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天空中,O点观察者影子向东北方向延伸。在能力与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和日语语言基础,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了解日本社会及日本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日本国情,具有一定的日本人文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与日本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