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想象力初探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91180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想象力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培养想象力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培养想象力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培养想象力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培养想象力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想象力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想象力初探(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想象力初探学 段:小学学 科:语文论文题目:培养想象力初探作 者:肖育红单 位:磻溪镇二郎庙小学类 别:教学论文培养想象力初探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词:想象力;语文教学;培养 小学生处于生长发展的阶段,思维尚未定型,思维不受任何约束,善于想象,敢于幻想,正是培养想象力的大好时机。作为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鼓励孩子们的想象欲望,

2、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条件启发儿童想象。在教学中,我探索出以下几点规律:一、从小培养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欲望。低年级的儿童喜好新奇,富在幻想,都爱好童话,因此,引导低年级学生编写童话,不失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好方法。编写故事是一种极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它要求学生能依据原文的题意,创造有趣的情节,设计不同的结局,它能引起学生的热情,也更让学生体验到创设“答案”后的愉悦感,这对学生产生强烈的习作欲望、培养创造思维是十分有利的。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结尾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如教材中坐井观天,文中讲到青蛙和小鸟为天有多大而争论不休,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青蛙跳出井后为题,展开联想编写后续的故事。有的学生讲到青蛙

3、跳出井后看到的景象是:“天无边无际,到处是鲜花盛开,有好多的动物,青蛙高兴极了。”有的说:“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世界,面对小鸟,很不好意思,低下头说我错了”等等。孩子们的思维在撞击,智慧的火花在闪耀,一个个开动小脑筋想出了不同的结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从中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二、改进教学方法,发展想象力。相同的教学内容会因教学方法的不同起到发展或是抑制儿童想象力的作用。在教学设计当中,笔者特别注意教学方法对儿童想象力的影响,课前会精心地针对每一节课来设计对应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堂上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增强想象的宽度。在教学丰碑一课中,我没有一开始就对画面直接地讲解,而是

4、留给学生们想象的空间,丰碑主人公军需处长,文中直接描写了军需处长“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在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花,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为战友指明前进的道路。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在他身上。” 军需处长到底是怎样死去的呢?这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抓住军需处长的神态、动作、衣着体会他舍已为人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他被冻死的经过,学生想象为:“风呼呼地刮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给了小战士,却只穿着一件单

5、薄破旧的军衣,他咬着牙顽强地向前走着,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他有些支持不住了,走到一棵树下,坐下来,靠着树干,想抽支烟暖和一下,点了一支烟吸了几口,看见后面的战士们,此时他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了,再也不起来了,他就这样被活活地冻死了。”学生们仿佛走进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画面。其次,引入画面,描绘情景,发展学生的思维。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声情并茂,它能很好地荡起学生的学习涟漪,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通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比如教学古诗咏柳,笔者让学生通过想象,先是画出柳树的样子,从而通过自己作出的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此外,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笔者

6、还努力在教学技巧上多下功夫,多运用形象教学,用形象的语言、艺术性的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引发想象,多用图片、表格、实物等直观教具,加深知识的理解,改善板书的方式,用图示符号代替文字,让黑板内容活起来,进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三、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游子吟一诗的教学,我借助课件指导学生反复吟咏,边读边想象诗人准备外出前,看到慈母借着微弱的灯光为自己缝制衣服的情景,通过影象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震撼,体会伟大的母爱,最后发出由衷的赞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课后练笔,描写母子依依惜别的情景就不困难了。又如泊船瓜洲一诗,笔者引导学生抓住“绿” 字

7、,想象春姑娘有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绿装,让学生仿佛进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此再三诵读,就不难体会诗人对江南春景的喜爱了。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思乡。四、丰富课余生活,拓宽想象力。课堂教学中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固然重要,但是要进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此,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比如开展郊游活动,让学生们充分地感受春天的万物苏醒,夏天的炎热,秋天的丰收喜悦,冬天的美丽,还有跟大自然的亲切交流,这使得学生对写作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时会非常容易发挥想象,一幅画面自然而然地呈现于脑海之中,字就从笔中缓缓地流淌而出。五、在创造实践中发展想象力。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

8、的原动力。我常常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尽情地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比如在暑假中让每位学生搞一个小发明,孩子们立刻跃跃欲试,尽管学生的想象力还非常稚嫩,有些是不符合实际的,可是从他们的动手过程中真切地展示他们的想象,暑假过后,教师把学生们的小发明办了一个小展览,且每件作品都注上作者姓名,学生为此乐不可支,由此产生的成就感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索发明的兴趣,更加有利于锻炼学生们的想象深度。六、用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写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作文最能激发和训练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体现其创造力的一种训练方式。但令人悲哀的是,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

9、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有二:我们没有引导他们把目光投向生活;我们没有设计出好的题目,给他们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这两年来,小学语文教材有了新的突破,假如我会克隆、未来的、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一个个多么好的题目!让学生的思维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里纵横驰骋、浮想联翩。七、深入观察,鼓励学生想象。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根底厚了,想象与联想才有起飞的基地。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对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提倡他们写观察日记,留心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社会现象,

10、做到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而拓展视野,获取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在习作指导中,还要引导学生调动一切因素加以观察。许多学生以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其实,这只是观察的一部分。观察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用耳朵听一听,用手摸一摸,甚至还可以用嘴尝一尝。深入观察,挖掘生活中的体恤、亲和、善良、仁慈、同情、怜悯、友爱、互助、和谐、共处等,当这些方面闪烁光辉时,他们的想象力便得到了一次翱翔,人格便也受到生活的沐浴。因此,放开学生的手脚,敞开他们的心扉,让学生进入生活的“百草园” ,在百草园中求真、求善、求美。相反,如果隔膜了生活,折断了学生伸向生活的触角,必然会埋没学生生活中的汩汩清泉,从而会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成为

11、一汪死水。总之,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式、渠道还有许多:故事接龙、小导游、演课本剧、绘画说话我们只有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才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切实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反思宝鸡市高新区二郎庙小学 肖育红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篇课文描写了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感人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爱意,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范文。文章在奶奶和冬冬这一老一小有说有笑、有问有逗的对话中,将 浓浓的亲情浸透其中。文中没有提及“ 爱”,确处处流淌着“ 爱”。当孩子们提笔写和家人之间的小故事时,孩子们记录的那一件件平时生活中“ 微不足道 ”

12、甚至有些“习以为常” 的小事竟感动了我。 “亲情需要用心经营” 这是作家 鲍尔吉.原野说的。确 实!就是在这一件件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的累积下,让那浓浓的亲情不断的流淌。虽然有些同学在描述的时候语言还不够精炼、遣词造句还不够精美简练,但孩子们是真正的融入了文本,在和文本对话后,产生了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内在的情感无需包装,孩子们将心中的“亲情”直接展露出来 诚挚而美丽, 让爱在课堂流淌。授之以渔,放手阅读宝鸡市高新区二郎庙小学:肖育红中国有句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句话用在阅读教学中说得很在理。文本是大海,那在阅读中点点滴滴的发现、质疑、感悟和积累等便是大海中

13、大大小小的鱼。在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充当了老渔翁的形象,辛辛苦苦地出海,密而不疏地撒网,恨不得把大大小小的鱼一网打尽,然后一股脑儿地往学生的嘴里塞。死记硬背的学生是把鱼囫囵吞枣地吞下去了,但其实能消化的甚微,吞得无滋无味,还得死记老师捕鱼的艰辛和老师告知的吃鱼的味道。于是就有学生反抗,不愿坐享其成,更不愿下咽被老师嚼得无滋无味的鱼,宁可挨饿也不愿吃这嗟来之食。学生对这被老师捕捉来还被加工得只合老师口味的鱼不感兴趣,死记硬背的即使心甘情愿也未必能消化良好,更为关键的是形成依靠,没有老师的掌舵和撒网他便不知所措。所以,学生要的是渔,而不是鱼。老师应该教给学生掌舵的方法和捕鱼的方法、甚至是烹饪的方法

14、。学生在用老师教的方法尝到甜头之后,逐渐应用得轻巧自如,再后改进老师教给的方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开发出适合自己的更好的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捕属于他们自己的鱼,学生学会了掌舵,也学会了撒网,这回该是老师坐收渔翁之利的时候了,等着学生载着自己的收获回来禀报,老师只要主持好秩序,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之中,聆听他们自由交流捕鱼、蒸鱼和品鱼的经验和快乐,及时点评他们的创意方法和给出自己善意的建议就行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不足之处请大家诚心赐教指出,我将以闻过则喜的态度虚心向大家学习,努力探索最先进最有效最适合的工作方法,争取更大的进步。冰灯教学反思宝鸡市高

15、新区二郎庙小学:肖育红冰灯一课,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我在教学时注重了让学生通过感悟、朗读、体会、想象来理解课文,感受深深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的爱,教学后有些许反思:1、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可以不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不一定要从第一段开始按照顺序再讲第二段、第三段,可以打破常规进行。在教学这课时,我先进行了第一、二部分的教学,学生了解到了爸爸答应为我做冰灯,然后再直接跳到第四部分,“父亲为我做的灯怎么样?”最后再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第三部分“父亲怎样为我做冰灯?”这样做的目的,可以突出重点,加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认识。2、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表面认

16、识到深入理解。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父亲做的灯怎样?”这一部分时,学生说到了“父亲的灯虽然融化了,但它留在了我的心里”。这时我问:“它”为什么留在了我的心里。学生此时说可能是肤浅的表面的,即便是说出了是因为父亲的爱,那也是一个浅层次的理解。此时我再引导学生学习第三部分“父亲为我做冰灯,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此时学生再理解,就是对课文深入的理解。这样做,能够体现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3、要引导学生学会享受别人从课文中的体会与感悟。比如在教学第二部分“父亲为我做冰灯,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时?”当一位学生谈及自己的感受时,可以引导学生品位他的感受,把感受读到课文当中去,从而引起教学中的共鸣。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宝鸡市高新区二郎庙小学:肖育红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 “情感”。一个没有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