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自主品牌汽车呼唤:公车救市.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879094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03自主品牌汽车呼唤:公车救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03自主品牌汽车呼唤:公车救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03自主品牌汽车呼唤:公车救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03自主品牌汽车呼唤:公车救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03自主品牌汽车呼唤:公车救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03自主品牌汽车呼唤:公车救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3自主品牌汽车呼唤:公车救市.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品牌汽车呼唤:公车救市2012-5-2 14:16:31 编辑:梁恒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10年2月26日,一汽丰田举办隆重交车仪式。记者 肖翊 摄一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一路败退,市场份额接连下滑,寸土寸金的领土拱手让人。限购和优惠政策的取消,成为产品竞争力本就不强、品牌议价能力低的自主品牌一退再退、难见好转的导火索。2月24日,政府在危机中首次向自主品牌伸出援手。在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下称“目录”)中,我国25家企业412款车型入选,全部为自主品牌车型。这一被视为自主品牌“救命稻草”的“公务车国产化”政策迅速提振了汽车国产品牌们的信心

2、。过去十年,奥迪、凯美瑞、雅阁、帕萨特,甚至宝马、凯迪拉克等合资、外资品牌汽车,一直是我国公务机关单位用车的品牌首选,如今,它们全都将被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所取代。事情真会如此简单?目录的“终极版”出台前,各级政府仍在观望,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抢购合资品牌车的现象;公务车采购政策不统一、难落实,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厘定、规范的条款。国产汽车自身的定位和品牌实力,仍然是制约其进入公务车市场的根本因素;即便是公务车完全实现国产化,这个小小的市场真能拯救我们的自主品牌吗?4月23日,2012年北京车展迎来120款全球首发车,其中自主品牌首发车达到84台。这是目录征求意见以来,自主品牌的一次重要的集体行动。而

3、就在此前的这一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上,自主品牌汽车一路后撤。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至42.23%,给外资品牌让出了3.37%的市场;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更是跌破了30%。2012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继续后撤,自主品牌乘用车43.1%,比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2012年2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例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董扬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指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份额下跌的深层原因是自身产品竞争力不强、品牌议价能力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面临的形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可能不会有好转,而且会越来越严峻。自主品牌的危机从2011年初便开始显现。限购政策出台、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直接影响自主

4、品牌汽车市场。2011年4月前后,国家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召集各车企领导座谈,了解自主品牌面临的形势。就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被外界称之为“公务车救市”方案的目录出台了。至于未来是否会重新出台支持自主品牌的政策,董扬透露,其背后存在分歧。观望中的地方采购“这是一个让人惊喜中稍有意外的决定,也是我们期盼多年的政策。”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城”)公务车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总经理李云飞则认为,“太晚了,从当前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政府其实可以更早一些”。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显示,在未来,自主品牌将是一般公

5、务用车的首选。此次入围的412款车型包括265款轿车、64款多功能乘用车、78款越野车,还有5款新能源轿车,均为自主品牌汽车。而曾经在我国公务用车名单上占绝对优势的合资品牌已经出局。3月9日,目录征求意见结束,但时间过去了一个月,目录的最终版却迟迟没有公布。这段时间,有较多车型进入目录的企业,如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奇瑞”)、长城、比亚迪等似乎还未从中尝到甜头。“由于名单还在商讨之中,所以各地公车采购的资金预算以及购置几乎停下来了。”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育林告诉记者。广汽传祺华南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地方政府并不确定是否“不让采购合资品牌车”

6、了,所以都在观望中。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销售部副部长肖勇告诉记者,在市场销售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较为严格地遵从现在的政策导向,优先考虑自主品牌作为公务车;第二类是回避、拖延,以各种理由不按照目录执行;第三类是明确表示,按照地方的采购目录,而地方采购目录与目录不一致,有些车型甚至超出了目录。而一位公务车市场一线营销人员向记者记者透露,在这段时间,甚至有一些机关单位开始集中采购合资品牌汽车,希望在目录执行之前完成对合资品牌车的购置。采购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接到当地财政和纪检部门对于公务车采购自主品牌的相关政策。江西省南昌市政府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

7、现在依然是按照原有的地方协议供货商目录进行公务车采购。根据2010年年底江西省南昌市确定的政府协议采购供货商名录,红旗、上汽荣威、比亚迪、江淮等自主品牌位列其中,但更多的是合资品牌,其中有一汽大众、广汽丰田、北京现代、东风日产等中高档车,也有奥迪、凯迪拉克等豪华车品牌。 目录能最终落实吗?目录能否执行下去,一位自主品牌车企高层并不看好,他告诉记者,“地方的采购预算和执行都是由财务部门决定,工信部的目录要落地,必须有财政部的支持,否则将会成为空头文件”。目录的正式发布,涉及国际贸易保护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录要想付诸实施还缺乏执行细则,如果地方违规采购,地方政策中也没有相应

8、的监管处罚措施,那么到时候就看地方的执行力度了。公车采购市场是一个广大而分散的市场,全国众多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他们才是公车市场背后真正的客户。政策是政策,但掏钱的权力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在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之前,公务车采购没有一个可以依循的法律文本,采购人在向预算部门申请审批之后,由各单位自行采购;2003年以后,为了提高采购效率,加强廉政建设,公务车采用集中采购。按照采购流程,有购车需求的单位向当地采购中心申报,由地方采购中心执行采购。但让政府花公家的钱买自主品牌的车并非易事。广州广汽传祺大昌行店总经理凌杰告诉记者,“开拓公务车市场的流程与发掘私人用户是一样的,而且,我们还要更

9、加密切地关注当地公务用车政策。”从2010年年底广汽传祺在广州海心沙上市以来,广汽就开始了公务车市场的开拓。销售人员前期需要搜集相关信息,了解哪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购车需求;然后,向购车单位机关的采购人员邮递传祺的资料,并通过电话约他们见面;最后,登门拜访,了解该单位的用车需求、购车预算金额,并对对方的购车选择提供资讯和建议,争取被列入考虑的机会。凌杰告诉记者,党政机关单位在选择公务车时,首先考虑的是品牌,其次是当地的政策导向,再次才是车本身的质量和服务。这就意味着,在以往的推销过程中,合资品牌往往作为公务购车的第一选择,自主品牌需要付出更多沟通和服务上的努力才能够挤进这一行列。“为了让采购

10、负责人了解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而将我们列入采购对象,我们一次次通过试驾和沟通让他们接受,但是因为最终拍板的还是领导,领导不认可自主品牌,一切都泡汤了。”一位一线销售人员讲述了自主品牌走市场的实际问题,“还是意识问题”,毕竟公共采购还是人在操作,地方党政机关各部门想要用哪个牌子的车,只要符合国家对于价格、排量和车型的政策,即使选用外资品牌,地方政府采购中心也没有异议。长城公务车市场负责人说,所以,关键是对于目录的贯彻落实,是不是严格按照目录来操作执行,决定着此次政策对自主品牌是否真的发挥作用。“领导干部用车”另有乾坤?“这是一种导向,政府领导都坐我们自己的车,国民在心理上才能逐步接纳自主品牌。”广汽

11、乘用车有限公司华南大区经理邓志辉告诉记者。然而,销售人员当初的兴奋劲,如今却已打了折扣。日前,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公务车采购目录符合WTO规则,并指出目录中的公务车为普通公务车,不包括“领导干部公务车”。根据2011年3月,财政部印发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公务车是指党政机关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分为一般公务用车、领导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领导干部用车,是指用于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一般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但“什么级别的算领导干部?科长级的算不算?”

12、网友如此质疑。领导干部是指所有拥有国家干部级别的公务人员,还是某一级别的公务人员?公务车监管措施似乎对“领导干部”的概念缺少说法。如果一般公务车不包括领导干部用车,那么,领导干部用车将不受目录的限制,领导干部用车被独立于公车监管政策之外。但对于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各级政府的规定模糊且各不相同。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规定(下称“规定”)颁布,明确了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用车的编制标准。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不超过3.0升、价格不超过45万元的轿车;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不超过2.0升、价格在35万元以内的轿车。规定明确,部长级干部的专车,按1人1辆定编;副部长级干部的

13、工作用车,按1人1辆定编。但是,规定并没有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副部级以下的厅局级、处级、科级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的编制标准,至今,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也没有出台领导干部用车统一的编制政策。在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公务车和一般公务车配置规则及数量也一直是一笔未公开的账。“根据人员配置进行车辆定编”,实际就是赋予了地方政府配置公务车数量和规格的权限。日前,南昌市颁布的南昌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引发争议。办法规定:南昌市各县(区)在职县(处)级干部的公务用车,按单位领导职数确定:1个或2个领导配1辆,3个领导配2辆,4个领导配3辆,5个领导配4

14、辆,5个领导职数以上的,每增加2人增加1辆。根据2004年规定,只有省部级正职干部才能配备专车,省部级副职干部则只能享受“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的待遇。对于南昌市的做法,有媒体评论调侃说,“各单位还有一般公务用车,调配1辆供领导专用便是,这样,所有县(处)级领导都能享受专车待遇。”所以,“南昌这种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还是不要的好”。领导干部用车,南昌“参照”中央标准采取了“就高不就低”策略。而在一般公务用车方面,各地标准高于中央标准的也比比皆是。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中央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的标准是20人配置一辆。而南昌市最新公布的政策,“四套班子”机关的一般性每15人配1辆。而根据20

15、04年云南省公务用车暂行管理办法,省级办公厅机关人员编制与车辆编制的比例为61,省级组成部门机关的比例为81,远高于中央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的配置。公务车分类的模糊,给公务车“国产化”留下了太大的机动操作空间,想通过“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争脸面、带动市场的自主品牌们,恐怕要失望了自主品牌劣势和地方保护政府公务用车采购“看不上”自主品牌,还是与其本身的车型、档次和品牌有关。2011年底之前,按照排量不超过2.0升、价格不差过25万元的标准,公务车基本可以覆盖包括凯美瑞、雅阁、天籁、领驭、君威等在内的多款主流B级车,奥迪则成为厅局级单位的首选。而此前,我国自主品牌大多是1.6升以下小排量汽车,价位也都集中在8万10万元。公车市场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很多机关单位在选购车时都是就高不就低,如果要求不超过20万元,他们的首选一般是接近20万元的车,有的甚至选择1.8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轿车,其实际排量达到了2.0升以上。由于缺乏中高端车型,再加上品牌的积累较浅,自主品牌之前很难入采购人员的法眼。2011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即“双十八”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