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866366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师:我们知道周恩来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为祖国的解放和深受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又是怎样从小立志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恩来的情感世界。 板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

2、读书 二、通读课文,学习词语 师:大声朗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生读课文。 师:说一说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 生说不懂的词语,学生之间互相解答,教师辅助。 三、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生默读并思考。 师:交流一下。 生用自己的话说文章大意。 师概括: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的事实,立下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课前板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中华不振立志博大胸怀远大志向 一、回顾文章大意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回忆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什么事。 生默读并思考。 师:说一说。 生:这篇课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

3、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引读文章前部分 师:周恩来12岁那年在东北,看到外国租界地繁华热闹,伯父不许他到租界地去玩,周恩来产生了好奇心。读一读这段对话。 师读旁白,指名两个学生读课文一直五自然段。 师:伯父不许周恩来去租界地,使周产生了好奇心。 他问 生:为什么? 师:为什么不能到那个地方玩,伯父回答 生: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地方说理。 师:周恩来又问 生:那又是为什么? 师:明明是中国的土地,为什么不许中国人去那里?伯父回答说 生:中华不振。 三、品读重点段 师:伯父的回答使周恩来的好奇心更强烈了。他决心去看个究竟。 读课文六至八自然段,思考周恩来从哪些地方看出中华不振。 生自由读并思考。 师:周恩来到了外国租界地,从哪里看出中华不振? 生1:租界地与别处大不相同。 师:租界地与别处的不同在于 生:街道两旁大多是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租界地的情形使周恩来想起了许多问题 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租界地是什么样的? 生: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