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7864224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2014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3页第1题及练习二十三第2,6,8,9(1)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巩固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面积的计算。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利用分割、添补等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4.通过对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强化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教学难点】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建构知识网络。【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完,你还记得我们

2、学习了哪些知识?二、复习回顾,整理知识1.学生思考,老师用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第1题的知识网络图。2.回顾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平行四边形。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3)三角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4)梯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3.学生独立写出字母公式,小组交流,指名回答。4.思考提升: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时,这个梯形变成了

3、什么形状?当梯形的上底为0时,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指名回答。三、独立尝试,解决问题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老师巡视。(2)选择部分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3)讨论提升。(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中间的对话内容,引导学生讨论)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时,梯形的对边就相等了,所以梯形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当梯形的上底为0时,上底就成了一个顶点,所以梯形就成了三角形。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第2题)(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能想出几种方法?(2)学生看图,思考求这个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然后进行

4、交流。方法一:分割成梯形+长方形。(10+5)(12-6)2+65=1562+30=45+30=75(cm2) 方法二:分割成三角形+长方形。(10-5)(12-6)2+125=562+60=15+60=75(cm2)方法三:分割成三角形+梯形。10(12-6)2+(6+12)52=1062+1852=30+45=75(cm2)方法四:添补成一个长方形,用长方形-梯形。1210-(12+6)(10-5)2=120-1852=120-45=75(cm2)(3)小结:我们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经常用到分割法和添补法,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几个简单图形,通过求出这几个图形面积的和(或差)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

5、。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巩固练习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三第69题。六、布置作业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试验,每个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都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都要用到转化的方法。教学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老师只起“帮”“扶”的作用。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去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不足之处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和计算多边形面积,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回顾教学用到的方法,还是感觉到有些单一。再教设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思维模式或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和探索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