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doc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7863297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学8m4m1、(2009年全国卷)15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左镜4m,右镜8m,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 24m 32m 40m 48m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的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为32cm.2、(2009年全国卷)21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末画出),AB为直角边,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边的中点。此玻璃的折射率

2、为1.5。P为一贴近玻璃砖放置的与AB垂直的光屏。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玻璃,则A、从BC边折射出束宽度与BC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B、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边的长度C、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等于AC边的长度D、当屏向远离玻璃砖的方向平行移动时,屏上亮区先逐渐变小然后逐渐变大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宽为AB的平行光进入到玻璃中直接射到BC面,入射角为45o临界角,所以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仍然以宽度大小为AB长度的竖直向下的平行光射到AC圆弧面上。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到在屏上的亮区宽度小于AB的长度,B对。D正确。 3、(2009年上海物理)6光电效应的

3、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答案】AD。【解析】每种金属都有它的极限频率,只有入射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且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则产生的光子数越多,光电流越强;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入射光子的频率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所以AD正确。4、(2009年上海物理)10如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若

4、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可改用长更_(填长、短)的单色光,或是使双缝与光屏间的距离_(填增大、减小)。【答案】长,增大。【解析】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可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需要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应将增大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L。5、(2009年广东物理)14(1)在阳光照射下,充满雾气的瀑布上方常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彩虹是太阳光射入球形水珠经折射、内反射,再折射后形成的。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不同介质的_上,不同的单色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_不同。答案:(1)界面;的传播速度6、(2009年上海综合)6英国科学家瑞利于1871年证明:一束光穿过大气距离后,其强度从下降为的公式为,其中叫做吸收系

5、数,式中为光的频率,为光速,标准状况下,个/厘米,。定义,叫做衰减长度,它表示光经过距离后其强度降低到原来的。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只是可以判断 A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红光 B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紫光 C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黄绿光 D不同颜色的光衰减程序基本相同【答案】B。【解析】由可知光的衰减量为,又,可见光中只有紫光的频率最大,则最大,代入上式可知紫光是衰减量最大。B正确。7、(2009年宁夏卷)35(2)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o,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o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

6、来路返回的情况)。答案: 【解析】(2)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 由已知条件及式得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光路图如图1所示。设出射点为F,由几何关系可得 即出射点在AB边上离A点的位置。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光路图如图2所示。设折射光线与AB的交点为D。由几何关系可知,在D点的入射角 设全发射的临界角为,则 由和已知条件得 因此,光在D点全反射。 设此光线的出射点为E,由几何关系得DEB= 联立式得 即出射点在BC边上离B点的位置。8、(2009年天津卷)7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

7、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 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答案:C【解析】由可知,蓝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蓝光的速度较小,A错;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蓝光的折射率大,向法线靠拢偏折得多,折射角应较小,B错。从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由公式可知,红光的折射率小,临界角大,C正确;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由公式可知蓝光的波长短,相邻条纹间距小,D错9、(2009年四川卷)21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半径为R,Rr。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射入

8、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t,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n可能为B.n可能为2C.t可能为D.t可能为答案:AB解析: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可知第一次入射角为45,反射光路图如右图所示。根据全反射可知临界角C45,再根据n可知n;光在透明柱体中运动路程为L4r,运动时间为tL/V4nr/c,则t4r/c,CD均错。10、(2009年重庆卷)21用a、b、c、d表示四种单色光,若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用b、d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

9、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可能分别是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 B. 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 D. 紫光、橙光、红光、蓝光答案:A解析:根据临界角C、折射率n,由可知nanb,根据色散规律可知a的频率大于b;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X,由可知b、c和d中c的波长最长,再根据色散规律可知bcd中c的频率最小;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最小入射光频率,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效应越容易发生,由可知b和d中b的频率大,综合上述可知a、b、c、d的频率从大到小依次为abdc,只有A选项中满足。11、(2009年浙江卷)18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

10、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300,E、F分别为边BC的中点,则ABCEF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答案AC图2【解析】在E点作出法结线可知入射角为60o,折射角为30o,折射率为;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BC边上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会发生全反射,B错;由公式,可知C对;三棱镜两次折射使得光线都向底边偏折,不会与入射到点的光束平行,故D错12、(2009年山东卷)37(2)一束单色光由左侧时的清水的薄壁圆柱比,图2为过轴线的截面图,调整入射角,光线拾好在不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已知水的折射角

11、为,的值。【解析】当光线在水面发生全放射时有sinC=1/n,当光线从左侧射入时,由折射定律有,联立这两式代入数据可得。13、(2009年江苏物理)12B(1)如图甲所示,强强乘电梯速度为0.9(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0.4c (B)0.5c (C) 0.9c (D)1.0c(3)图丙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利方运动馆的景象呈限在半径的圆型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若已知水的折射率为,请根据运动

12、员的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D (3)设照片圆形区域的实际半径为,运动员的实际长为 折射定律 几何关系 得取,解得(都算对)【解析】(1)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在任何参考系中,光速不变。D项正确。 (3)根据题意能画出光路图,正确使用物象比解决本题的关键。设照片圆形区域的实际半径为,运动员的实际长为,光路如图:折射定律 几何关系 得取,解得(本题为估算题,在取运动员实际长度时可以有一个范围,但要符合实际,故求得h值可以不同均可)14、(2009年海南物理)18(I)(5分)如图,一透明半圆柱体折射率为,半径为R、长为L。一平行光束从半圆柱体的矩形表面垂直射

13、入,从部分柱面有光线射出。球该部分柱面的面积S。答案:【解析】半圆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为半径。设从A点入射的光线在B点处恰好满足全反射条件,由折射定律有 式中,为全反射临界角。由几何关系得 带入题给条件得 15、(2009年北京卷)21(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并选用缝间距d=0.2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2(a)所示,图2(a)中的数字是该

14、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2(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1=1.16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3(a)所示,此时图3(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2= ; 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mm;这种色光的波长= nm。答案 15.02 2.31;6.6102【解析】由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可知x2=15.0mm+10.02mm=15.02mm;图2(a)中暗纹与图3(a)中暗纹间的间隔为6个,故x=(x2x1)/6=(15.021.16)/6=2.31mm;由x=L/d可知=dx/L=0.20mm2.31mm/700mm=6.6102nm。5.86.06.26.46.66.87.000.10.20.30.40.50.60.70.80.916、(2009年上海物理)19光强传感器对接收到的光信号会产生衰减,且对于不同波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