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暗室工艺》课程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7KB
约12页
文档ID:9785162
《暗室工艺》课程_第1页
1/12

《暗室工艺》课程影视传媒学院广告摄影专业《暗室工艺》课程实 验 讲 义实验一 显影液的配制(D-76)实验二 黑白胶卷的冲洗实验三 黑白照片的放大及冲洗实验四 黑白照片放大时的曝光量测试实验五 最大黑度的最小曝光量的测试和应用实验六 曝光和显影条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实验七 黑白照片的局部减光和局部加光放大实验八 黑白人像照片的拍摄与放大制作(选做)重庆师范大学 影视传媒学院实验一:显影液的配制(D-76)一、实验目的:掌握显影液(D-76)的配制过程二、实验内容:显影液的配制(D-76)三、实验器材:量杯、天平、温度计、搅拌棒、药品(米吐尔、无水亚硫酸钠、对苯二酚、硼砂、水)四、实验要求:1、负片显影液 D-76配方:米吐尔 2克无水亚硫酸钠 100克对苯二酚 5克硼砂 2克水 1000毫升2、写出实验报告五、实验步骤:1、按药液配方用天平分别对药品进行称量2、将配制药液所需要的水加温至50℃度3、将配制药液容量的75%的温水注入量杯中 (若配制1000毫升显影液,即注入750毫升水)4、按配方将药品按顺序放入溶解液中并适当搅拌,待前一种药品完全溶解后再放入第二种药品。

5、当全部药品都溶解后,再将水加至全量6、将配制好的显影液装入棕色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注意:1、水温不能高于50℃度 (过高药品会发生变化而失去作用)2、配制药液所用水为软水,并必须清洁3、溶解药品时必须按顺序溶解,待前一种药品溶解后再加入另一种药品4、药品称量必须准确,否则会影响药液性能5、配置药液时,应适当搅动,以促进药品溶解但不能搅动过于激烈,以免空气中的氧过多地溶于水中,加快显影液的氧化6、待全部药品完全溶解后,再加水至全量 (若配1000毫升药液,先加750毫升水,待全部药品完全溶解后,再加水至1000毫升,而不是再加250毫升水)7、药液配完后,应在瓶上贴标签,并注明药品名称、浓度、配制时间等信息8、所配药液应静置24小时后在使用9、药液应满瓶装入棕色瓶中,并盖严,置于阴暗处保存,以防止空气的氧化实验二:黑白胶卷的冲洗一、实验目的:掌握黑白胶卷的冲洗方法,掌握显影液(D-76)和定影液的基本特性二、实验内容:黑白胶卷的冲洗三、实验器材:显影罐、胶卷、量杯、温度计、显影液、定影液等四、实验要求:1、先准备好一卷已拍胶卷2、准备好显影液、定影液等实验器材,并将显影液温度调节到20℃度备用。

3、填好实验数据表胶片类型 显影液名称 定影液名称 显影液温度 显影时间 定影时间4、写出实验报告五、实验步骤:1、在全黑的条件下将胶卷装入显影罐2、测量显影液、停显液、定影液的温度,一般将显影液温度调节到20℃左右或按胶卷冲洗说明书决定3、将20℃的清水注入装好胶卷的显影罐中,进行1分钟预显目的是使胶片感光乳剂能够均匀地吸收水分,防止显影不均的现象4、将预显后的清水彻底倒出5、将显影液注入装好胶卷的显影罐中,同时计时6、用力将显影罐底部与硬面碰几下,让附着在胶卷表面上的气泡溢出7、在显影最初30秒不断搅拌(摇晃) ,以后每1分钟搅拌10-15次直至显影结束每次搅拌后还应轻碰一下显影罐,以防止气泡产生8、显影结束后倒出显影液,然后注入停显液或用流水冲洗,同时需搅动15秒9、倒出停显液或水后,注入定影液,同时需搅动,定影时间一般为5-10分钟10、倒出定影液后,将显影罐的盖打开,并在流水中冲洗10-15分钟11、将冲洗后胶卷放含润湿剂的水溶剂中浸泡1分钟,然后将胶卷悬挂干燥12、将干燥后的胶卷剪开放入底片袋中备用注意:1、在将胶卷装入显影罐的过程中切记双手不要触摸胶卷的中间画面部位,以免留下指纹。

同时要防止胶卷掉到地上划伤胶片2、测量显影液温度要准确,显影时间要精确,否则会影响胶卷显影质量3、搅动的次数和力度要适当,搅动过度会加大影像的反差,搅动不足会减小影像的反差 4、润湿液(含有活性剂的溶液,作用是防止胶片在不均匀的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渍斑痕代用品有洗涤灵等,可在500毫升水中加入2-3滴洗涤灵配成)实验三:黑白照片的放大及冲洗一、实验目的:掌握黑白照片的制作技术,熟练掌握暗室设备和器材的操作二、实验内容:黑白照片的放大及冲洗三、实验要求:1、选用一张密度适中的底片进行放大2、画面要进行剪裁,画面尺寸为8英吋(20㎝×15㎝)或(20㎝×13㎝) ,并用衬纸(A4)进行装裱3、照片要求洁净,有一定的影调层次和反差4、填好实验数据表相纸类型 胶片类型 放大尺寸 曝光时间 镜头光圈 显影时间 定影时间5、写出实验报告四、放大过程的基本步骤:1、打开放大机、曝光定时器、安全灯等设备电源,检查是否能正常工作,将安全灯亮度调整到安全位置,并准备好冲洗药液2、将放大机镜头装到放大机上,并将镜头光圈开到最大3、清洁底片后,将底片乳剂向下放进底片夹,并插入放大机上4、在尺板上放一张空白相纸,关掉暗室照明灯,打开放大灯,调整放大机机头高度,直至所要放大影像尺寸。

5、调节放大机调焦钮,使影像聚焦将镜头光圈调整到工作光圈(如 f8、或 f11) ,移走空白相纸,并将放大机安全玻璃挡住镜头6、将试条相纸放入压纸尺板中,通过曝光、显影等工作找出“正确”的曝光时间7、将一张新相纸乳剂朝上放入尺板中,调好定时器时间,关掉放大灯,移开安全玻璃后,打开定器按钮,对照纸进行曝光8、显影:将曝光好的相纸乳剂面朝上滑入显影液中进行显影,用夹子夹着相纸边缘轻轻搅动照片,观察显影效果,直到预定的显影时间(3分——3分30秒)9、停显:将显影后的照片放入停显液中停显15秒——30秒10、定影:将照片浸入定影液中,定影时5——10分钟,搅动照片11、水洗:在流水中漂洗5分钟12、干燥照片实验四 黑白照片放大时的曝光量测试(试条)一、实验目的:掌握黑白照片放大时曝光时间的测试方法,能快速找到放大照片的“最 佳”曝光时间 二、实验内容:黑白照片放大时的曝光量测试三、实验要求:1、用三张不同密度的底片进行曝光量测试(一张密度正常、一张密度偏大,一张密度偏小)2、试条相纸为(5—6英吋) ,作业相纸尺寸为6×4英吋(15㎝×10㎝) ,并用衬纸(A4)进行装裱。

3、照片要求洁净、平整,影调层次丰富,反差、密度适中4、填写实验数据表 (与实验一相同)5、写出实验报告四、实验步骤: 1、1——5实验步骤与实验一相同6、将一张试条用相纸乳剂画面上(5——6英吋)放入压纸尺中,然后用一张提前准备好的黑卡纸遮住试条的一部分(1/5 )后,再将定时器调好(如2秒)进行第一次曝光7、第一次曝光后,将卡纸移动,露出试条的2/5 (遮3/5 ) ,再曝光相同时间(如2秒) ,这样重复多次如5次,在一个试条上就产生了多个不同曝光量, (如2秒、4秒、6秒、8秒、10秒)8、将曝光的试条放入显影液中进行标准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后观察其影像,找到一个“最佳”的曝光时间9、换上新相纸,按找到的“最佳”时间曝光,然后经过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干燥完成照片的制作10、换上另一张底片重复以上实验实验五 最大黑度的最小曝光量的测试和应用一、实验目的:掌握获得最大黑度的最小曝光量的技术,通过此方法找出正确的曝光时间和纸号,并应用此技术获得高质量的黑白照片 二、实验内容:用“等级曝光试”条方法找出最大黑度的最小曝光量并应用该曝光量进行黑白照片放大。

三、实验要求:1、用不同反差的相纸(2号、3号)各做一次,并分别放大同卷胶片里的两张底片2、等级曝光试条不少于15级3、作业画面尺寸为8英吋四、实验步骤:1、按通常放大照片时一样调整放大机的高度2、预先准备好的一张未经曝光的透明底片放入底片夹中,以底片齿孔为准清晰调焦3、缩小2——3档光圈,运用“等级曝光试条”方法得到一张从灰到黑的色阶试条4、在明亮的光线下观察试条,找出首先显示出最大黑度所需要的曝光时间5、在相同的曝光时间和冲洗条件下放大同卷底片中的二张不同的底片6、比较影调还原特点,归纳最大黑度的最小曝光量应用特点实验六:曝光和显影条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一、实验目的:了解曝光、显影条件对画面影像质量的影响提高分析比较影像质量的能力二、实验内容:曝光和显影条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三、实验器材:照相机、灰板、放大机、负片显影液 D-76、相纸显影液 D-72(1∶2) 、黑白胶卷(SHD100 ) 、定影液等四、实验要求:1、拍摄时要用灰板测光(用顺光或前側光) ,并在画面中标明增加或减少的曝光量2、9张底片局部放大为2—3吋照片,与底片一 一 对应,并用白色衬纸(A4)进行装裱 3、填好实验数据表胶片类型 显影液 定影液 显影液温度 显影时间 定影时间4、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步骤:1、拍摄:在同一地点拍摄带灰板的中近景人像,要求景物的亮度范围比较大,层次丰富最好用顺光或前側光)2、曝光:用灰板进行测光(用顺光或前側光) ,拍摄一幅曝光正确画面;再开大和缩小2级光圈各拍1幅,并在画面中标明增加或减少的曝光量,以此为一组,共拍3组3、冲洗:用负片显影液 D-76按正常显影时间和温度冲洗 1组负片;在相同的温度和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再分别用正常显影1/2 和2倍时间冲洗另两组负片;这样就得到不同曝光量和不同显影时间的9张底片4、放大:(1) 、用曝光正常、显影正常的底片放大照片,经过试条,确定放大纸的标准放大时间;用相纸显影液 D-72(1∶2) ,显影液温度为20℃,显影时间为2分30秒,并以正常的放大曝光条件进行操作再将其它8张底片按此条件(既放大纸曝光时间不变、显影液温度不变、显影时间不变、放大倍率不变)放大成照片得到9幅画面,分析其差异 *(2) 、将9张底片按各自最佳的放大曝光条件进行曝光、冲洗得到9幅画面,分析其差异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七:黑白照片的局部减光和局部加光放大一、实验目的:掌握局部减光和局部加光在黑白照片放大中的应用技巧;通过对影像的局部控制,调整照片的反差和影调,并增强画面透视效果。

二、实验内容:黑白照片的局部减光和局部加光放大三、实验器材:胶片、放大机及全套显影用具、相纸显影液 D-72(1∶2) 、定影液等四、实验要求:1、选取一张密度和反差偏大的底片为放大底片2、自制一组不同大小的局部控制工具3、将未进行局部控制和通过局部控制的照片各放大一张,并注明4、画面尺寸为8英吋,并用衬纸(A4 )进行装裱5、照片要求洁净、平整,影调层次丰富,反差、密度适中6、填好实验数据表相纸类型 胶片类型 曝光时间 遮挡时间 镜头光圈 显影时间 定影时间7、写出实验报告和总结五、实验步骤:(局部减光)1、1—5实验步骤与实验一相同2、通过试条确定底片高密度区(照片的高光部位)的曝光时间如 A 秒3、通过试条确定底片低密度区(照片的暗光部位)的曝光时间如 B 秒4、确定减光时间(遮挡时间) ,即两个曝光时间之差如 C 秒5、以底片高密度区(照片的高光部位)的曝光时间为照片放大的基本曝光时间,在放大中过程,用减光工具或手遮挡暗部光线,使暗部实际接受光线为 B 秒6、将曝光后的相纸经过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干燥后,完成照片的制作注意:1、根据所须遮挡画面的形状准备遮挡工具或手遮挡2、遮挡工具的高度要适当,以投影比应减光部位略小为好。

3、遮挡工具不能距相纸太近,并做上下左右小范围的晃动,以使投影边缘没有实影4、选择适当光圈,使其基本曝光时间足够长,以便遮挡操作5、放大局部减光照片时,所需减光时间,不宜使用计时器计时,一般用默念计数计时6、对宽容度较小或反差较大的相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