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7850002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3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十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展示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核心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

2、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1)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

3、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决定谁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它的基本内容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10山东高考252007江苏高考12对本考点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识记和理解。命题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典例1(2007江苏高考)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答案D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主观与客观

4、的关系问题。命题点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典例2(2010山东高考)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答案A解析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12012年6月

5、29日,在经过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A B C D答案C解析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正确。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

6、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答案D解析观点一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二属于唯心主义。故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D正确。B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A、C不符合题意。核心考点二哲学的基本派别1哲学的基本派别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7、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派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区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基本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

8、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提示(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9、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3)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4)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记)。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2哲学上的“两

10、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两者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回答的则是世界是“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2)联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要正确揭示世界的本原,不仅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提醒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哲学派别上看,哲学上只存在“两大阵

11、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11广东高考322011上海高考192010四川高考292010江苏高考25本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通过列举著名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判断属于哪个哲学派别,着重考查对两个哲学派别基本观点的理解。命题点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典例3(2011广东高考)“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答案C解析题干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用道来概括这一过程,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项强调静止,属

12、于形而上学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虽然强调运动,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C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符合题意。命题点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典例4(2010江苏高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答案C解析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C项当选。A、B两项分别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主张,D项是不可知论。引言型选择题解法 方法1透视主旨法,适合这种方法的名人名言型试题一般是以名人名言等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点。解答时

13、,学生需综合提炼题干材料所蕴涵的主旨,并依据此主旨,对接题肢中的基本理论点,相符合的题肢就选。方法2臆断排除法,就是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绝对化臆想的题肢加以排除。3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A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D物质是按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答案B解析杨泉的观点强调水和气为万事万物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符合题意。A、C均属于唯心主义观点;D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4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下列名言与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