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马的教学教案设计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825286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马的教学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文马的教学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文马的教学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文马的教学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文马的教学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马的教学教案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马的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 2、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重视精彩句段积累、仿写。 3、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体会文章精彩之处。 2、赏析精彩句段,培养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采用“预习发现问题”的学习方法,将预习时的整体感受、精彩积累和提出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猜测回答写在本子上,供老师备课参考。 教师:在看过学生的预习本,了解学生的困惑和认识状况的前提下备课。准备投影、电脑及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导入 法语中有“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的说法,它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

2、的”引申而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就体现了“文如其人”的风格,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感受人性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朗读 1、自读 两人或四人一组,互相读、听找感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小结 学生谈读的感受。 教师总结朗读全过程。 积累、仿写、感悟 背诵你最喜欢的三句话,仿写其中的一句。 记住你最喜欢的一段,说说理由。 整体感知 1、全班分成六到八个组,交流预习时各自的整体感知,选择一名记录人,收集记录大家的发言情况,推荐一名代言人,总结本组研讨情况。 2、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在评价中小结,重点以学生的概括为结论,肯定学生的合作研究精神,重在形成

3、结论的过程,不必过分强调结果。 3、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教参及专家们的整体把握分析,供学生参考,重点挖掘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和专家们不约而同的想法,使学生体验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鼓励学生“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追求精神。 4、学生根据上述三方面,用自己的话整理笔记。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笔记。 投影或小黑板上供参考的内容: 一文体:既是科学小品,又是优美散文 二内容:用文学笔调,描绘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赞美自由之马,同情被奴役的马。 三艺术风格:人性化描写。 小结提示:结构划分时,学生倾向于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人类驯养的马的品质,第二部分(34)天

4、然野生的马的品德,第三部分(5)通过对比介绍马的外貌特征。这种划分言之成理,不要否定。 局部探究: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 1、展示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肯定学生的预习劳动,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表扬优秀,鞭策落后。通过学习小组解决一般问题。 2、出示最集中的能体现马文重点难点的问题,问题和学生的名字一起展示在黑板上,供师生交流。 A学生甲:“给马戴项链”是不是“侮辱”?(疑难词句) B学生乙:为什么用七种动物的丑来比马的美?它们真的丑吗?(写作方法) C学生丙:人工与天然哪个更美?(现实困惑) D养马人给马戴项链时,心里是什么感情?(不同见解) E你也不喜欢七种动物吗? F怎样解释现实化妆现象?(求异思维) 3、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 5、小结学习情况,启发学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参与过程比结论更重要;智力是多元的,体验是独特的;探究是多彩的。 布置作业 围绕学生乙的问题:“为什么用七种动物的丑来比马的美?它们真的丑吗?”广泛收集资料,写篇关于马或你喜欢的一个小动物的小论文(要求使用比较法,题目自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