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阅读指导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824297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的阅读指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的阅读指导 说明文阅读指导 1说明文有哪些类型? 根据说明对象的虚实,说明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说明抽象事理的文章,叫做 说明文,如食物从何处来、统筹方法、向沙漠进军等;一类是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叫做说明文,如蜘蛛、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 根据写法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说明文和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多采用平实的写法,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文艺性说明文在平实说明的同时,也采用生动说明的写法,如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对石刻狮子的描写。生动说明在表达方式上多采用描写、记叙、议论,在修辞方法上多用比喻和拟人。 2怎样确定说明对象? 先请看下面一题: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使用范围

2、极为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如何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派好。 比如,像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着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 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办法一: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做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上面文段说明的对象

3、是_。 (选自广西壮族自治区1993年中考试题)。 所谓说明对象,就是被说明的事物以实物为对象。说明对象就是一个具体的实际物体,如故宫博物院,全文以它为中心,把它的特征说明白了,本文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以事理为对象的,说明对象就是一个抽象的科学原理,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说明对象就是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 还要注意,说明对象还有大小之分。全文度在介绍它,围绕着它来说明的事物,是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即大的;在一篇说明文中,在介绍说明总的大的说明对象的过程当中,还要将其分解,逐一介绍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段落层次的说明对象又不尽然,如蜘蛛一文中,第二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蜘蛛结网捕虫的方法,第四自然段的说明

4、对象是蜘蛛身体内部的机构,第五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蛛丝的用途。 同时,确定说明对象还应注意文章题目,有一些文章的题目,就是该文的说明对象,如蜘蛛、苏州园林等。 3怎样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是指。如蜘蛛的特点是结网捕虫,和其他动物是不同的。如果说说明对象是“什么”的话,那么,其特征则为“是什么样的”,其关系则为“什么是什么样的”。如人类的语言一文,说明对象是“人类语言”,其特征是“能用变化无穷的声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如果将“对象”与“特征”合起来,则是“人类语言就是能用变化无穷的声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还要注意,说明对象的特征还有主次之分,也就是说,在几个特征之中,其中有一个是

5、最主要的,其他几个是次要的。如下面一题: 现代坦克,有一种神奇“铁脚板”履带。 坦克用钢铁作的“脚板”,抗磨耐用,不怕碰撞。所以,坦克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也决不会被子弹把“脚”打残废。 坦克的“铁脚板”不怕硬,也不吃软。坦克随又重又笨,但在泥泞路上行驶时,他的车辙却比汽车的浅得多。其中的奥秘是,它那宽大的“铁脚板”能把自己的体重化整为零。例如,一辆三十六吨重的中型坦克,履带着地面积约占四点五平方米,对地面的压强为每平方厘米零点八公斤左右。所以,坦克的抗陷能力要比汽车强得多。坦克的履带着地面积大,上面还有许多齿棱,故与地面摩擦力比汽车大许多倍。应此,抗滑能力也比汽车强得多。 正因为坦克有这样

6、的“铁脚板”,所以它在行军作战时,不论是坎坷不平的草原、松软如棉的沙漠,还是沟壑密布的水网稻田、泥水沼泽,他都能通行无阻。 坦克履带的特征有(),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选自辽宁省1992年中考试题) 4.怎样确定说明的顺序? 为了使说明内容条理化,说明要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顺序跟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主要是古今、年代、日时等,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介绍书的发展演变过程。 顺序要注意弄清空间方位,要注意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方位词,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在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是按照由远及近,从下到上等空间顺序说明的。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

7、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以上几种逻辑顺序的使用,有时可以颠倒过来,如“从结果到原因”等。也有时,一篇文章内就用了好几种逻辑顺序,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就采用了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在说明顺序当中,最难把握的就是逻辑顺序。前面将这几种逻辑关系区别开来,不读懂文章内容,理清作者思路,也是很难把握的。请看下面这一道中考题: 大家都看过彩色科教片捕象及吧!大象可称得上庞然大物了,但它在海中的鲸的面前,却算不了什么。生活在海洋里的鲸,最大的有四五十头大象那么大,有30多米长,150多吨重,鲸的一条舌头的重量就超过一只小象,真不愧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鲸虽然也叫

8、“鲸鱼”(“鲸”字就是从“鱼”旁),实际上不是鱼。因为它不像鱼那样用鳃呼吸,而是和陆地上有些动物一样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的不乳动物。鲸在水中游一阵子,头部就要伸出水面换气,还喷出一股海水,形成高达几米的水柱,宛如海中喷泉。 鲸分为两大类为。一类口中有齿,以大动物为捕食对象;一类口中无齿,以小动物和小型浮游生物为捕食对象,靠嘴里的“筛子”过滤海水,把小鱼小虾等小生五留在嘴中。 鲸的用途很大。一条大鲸可炼出而三万公斤油。这种油可制肥皂、颜料、人造牛油、蜡油、润滑油,以及国防上用的硝化油等。鲸皮可制皮箱、皮鞋、皮包等;牙齿和须可用来制装饰品和日常用具;鲸肚子上的皮可制电影胶片;用鲸的肝提炼的鱼肝油,

9、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营养丰富;鲸骨磨成分,是极好的肥料. 但是,海里鲸的数量并不多.近年来由于一些国家的滥捕滥捉,数量就更少了.因此,限制捕捉,是保护鲸,维护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措施. 说明的逻辑顺序主要有以下六种,第四段的说明顺序是哪一种,请把他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A从现象到本质B从原因到结果C从特点到用途 D从整体到具体E从概括到具体F从主要到次要 (选自北京市1991年中考试题) 5怎样把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为了把事物的特征介绍得清楚明白,必须使用相应的说明方法。华罗庚为了普及统筹方法,举的是人们熟悉的烧开水的例子,再配上图表加以说明,是本来很难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了。常见的说明方

10、法有九种: 要强调的是,一篇说明文中往往不只用一种说明方法,而是几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用了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五种说明方法。 阅读说明文,在确定说明方法时,要注意在所用的说明方法中,还有主次之分,如下面这一中考题: 三峡工程是“四美者”的特大工程。四美者:防洪、发电、通航、南水北调。建设三峡工程最大的目的是防洪。天有不测风云,如果1960年、1979年洪水再现,江汉平原工农业生产基地损失之大,就可能比建设一个三峡工程的费用还要多得多。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其次,发电。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7680兆瓦,年发电量为840亿千瓦小时(等于火电用煤4

11、000万吨)。按预计,三峡每千瓦的建设费用,与全国16个大型水、火电站比较,它是第11位,淹地是第九位,移民数是第5位,应该说是经济合理的。第三,三峡工程建成,川江600公里水面被抬高,原来江中险滩(甲)淹没在水下,急流成为平湖,利于航运;二下游因有水库调节,枯水期流量增加,也有利于航运。所以,上游航运和下游航运(乙)的其利。据有关部门测算,届时可降低航运成本30左右。最后是南水北调。把长江上调到历经干旱的华北平原,是这个地区人民的心愿。目前西北各地干旱,均在引黄灌溉,因而黄河东流之水可能日渐减少。 从三峡南水北调,说明三峡发电经济合理,主要是用和两种说明方法。(选自南京市1992年中考试题)

12、 说明方法的确定,不能凭着感觉去猜,要做到对号入座。如下面这一中考题: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骨头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这些文字,直到一八九九年才发现。 正是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叫做竹简或者木牍。就是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五寸至二尺长),然后削平表面,在上面用毛笔写字,每片可以写八到十四个字。有的把竹简或木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策”,也可以写作“册”。这个“册”字多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了一条绳索的样子。 本文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请写出运用这个说明方法的一个例句:

13、 (选自上海市1992年中考试题) 6.怎样划分说明文的层次? 说明文结构层次的划分,往往跟说明顺序密切相关。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来说明的,那么其结构层次就可以按照时间的变换而划分。同理,如果是按照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写的说明文,其结构则为“总分”结构。 说明语段(自然节)层次的划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说明文的一个语段说明的中心往往是很明显的,其语句间的关系常常是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其层次也是比较好划分的。有些语段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那么,划分层次时也应该考虑到。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在介绍说明赵州桥的特点的一个语段中,先总说赵州桥外形和设计施工的特点,然后

14、再分四点具体说明,采用的是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这段层次的划分也就显而易见了。 说明文层次的划分,一定要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大层次”与“小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下题: 声音有三要素。第一是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变化;振幅大,声音就响;振幅小,声音就轻。第二是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频率的变化;频率大,声音就高;频率小,声音就低。第三是音频,指声音本身的特征,决定于声波本身的形状。嘴巴在发生的时候,是靠喉咙和舌头送气的轻重来调节响度,靠声带的张驰来调节音调,靠口的张合和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来调节音品的.如果我们听不到自己的声音,那就无法知道自己的发音有没有错误,更谈不上控制发声器官来校正这种错误了.因此大多数的哑巴之所以成为哑巴,倒不是因为法声器官出了毛病,而是因为听觉器官出了毛病,以致无法学习语言.可见耳朵不仅是听话的器官,还是讲话的器官呢. 这段文字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_。(“”为大层次,“”为小层次) AB CD (选自北京市西城区中考模拟题) 7.怎样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十分注意语言的和,在语言运用上力求、。 说明文语言的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明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