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11 英法美国别史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7820036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11 英法美国别史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11 英法美国别史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11 英法美国别史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11 英法美国别史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11 英法美国别史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11 英法美国别史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11 英法美国别史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专题三精复习资料11 英法美国别史 复习指要 1了解英、法、美各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确立完善和发展的全过程,把握其主要线索。 2掌握英、法、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演变、特点和政策及成就。 3掌握英法美三国殖民扩张及其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对外侵略战争和重大战役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4分析英、法、美三国的对外政策、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关系的特点、各大国间相互关系的演变及其成因。 5比较英法美三国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和影响。分析英法革命中处理土地问题的方式及认识。知识归纳分析 英法美三国是世界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三个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典型代表,英法美三国的资本主

2、义发展史特别是它们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及对外政策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及国际关系的演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学习。 1资本主义制度在英法美的确立与演化 (1)资本主义制度在英法美的确立(17至19世纪初期) 英法美三国采用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革命前 在上述三国封建主义、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或民族矛盾已非常尖锐。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确立资产阶级专政或实现民族独立,以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于是在人民的推动下,资产阶级担负起了反封建或反外来压迫的领导任务。 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革命,斗争充满了曲折,议会与国王的斗争及妥协贯

3、穿始终,量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法国通过1789年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在挫折中前进。在经历了热月政变、督政府和第帝国时期之后,封建的波旁王朝复辟,使法国又走了一段“封建道路”1830年的“七月革命”,终结了法国人的“封建恶梦”,确立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七月王朝”。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又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美国的这次运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2)资本主义制度在英法美的巩固和发展(19世纪中期)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美也相继完

4、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英法美的资本主义。英国通过议会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法国经历了1848年二月革命,九月四日革命等一系列革命,到19世纪后期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美国则爆发了南北战争,彻底扫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上的障碍种植园奴隶制。 (3)英法美向帝国主义过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法美的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法国由原来的世界第二降至第四。虽然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这一特点,使三国都产生了垄断组织

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的帝国主义特征有着明显不同,佃三国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通过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来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对外,三国则参加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去。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英法协调了冲突组成协约国对付同盟国,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而美国则通过自19世纪早期以来的一系列侵略扩张,成为了西半球的霸主。 2两次大战期间的英法美(1914年1945年) (1)一战中,英法俄一方的协约国与同盟国在欧洲展开了大战。大战前期,美国宣布”中立”,同交战双方做军火贸易:大战后期,为捞取战利品而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成为战胜国。战后,在英法美的操纵下

6、,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由英法美主宰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英法美之间既争夺又勾结,如英反对法国过份削弱德国,拒绝参加法国的安全保障同盟;英法反对美国控制国际联盟等。特别是英美之间矛盾尖锐,英美矛盾成为战后初期帝国主义之间的最主要矛盾。 (2)大战不仅对英法美的国际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而邑引起各国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战后英国经济衰退,政党政治发生变化,殖民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经济霸主和海上霸主地位丧失;法国成为债务国,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在外交上主张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推行“结盟”政策;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外

7、交上推行金元外交,妄图通过“金元”控制全世界。 (3)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英国召开渥太华经济会议,法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危机措施,这些各具特色的政策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面前,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促使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扩大为全球性的二次大战。二战全面爆发后,英法美为了自身利益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3,二战后的英法美(1945年至今) (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为了取得世界霸权,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美国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在亚洲打

8、着反对殖民主义的口号排挤英法。 (2)英法在大战中受到削弱,在亚洲的广大殖民地丧失殆尽;二战后,拥护美国的“冷战”政策,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靠美国的援助经济得到了恢复。 (3)50至70年代,英法美的经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而获得高速发展,进入70年代以后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进入滞胀阶段。重点问题辨析 1关于英法土地政策认识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采用拍卖王室土地和圈地运动合法化政策使土地大多落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而不利于农民。而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分成小块卖给农民的土地政策使广大人民得到了土地,因而最为彻底,其实这是按劳动人民的感情标准去评判历史。对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土地

9、政策应该用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标准去衡量。英国土地政策使革命后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得到确立和发展,广泛出现了资本主义农场,为后来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原料、资金和劳动力。而法国的土地政策则造成了成千上万的小农阶层,而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分散性、保守性和脆弱性,使法国工业革命缺乏必要市场、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两次工业革命中法国落后受阻因素都与此有关。由此看,英国的土地政策比法国更彻底,更革命。 例1马克思说:“自亨利七世(英国国王,1485年至1509年在位,英国圈地运动在此期间开始。)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

10、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引自剩余价值学说史,结合工业革命以前的有关史实说明英国的资本主义是如何处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比较法国资产阶级在处理传统农业生产关系方式上与英国的不同,说明马克思所说的”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 参考答案: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圈地运动中,大量农民丧失土地,农村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出现了农业工人。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圈地运动公开地大规模进行,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沦为雇佣劳动者。 在法国革命中,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十年付款的办法卖给了农民,公有土地一律归还农民。 英国的特点是土地集中在资产阶

11、级手里,而法国则是土地分散在个体农户手中,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小农经济。英国的方式促进了英国的农业向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并且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雇佣劳动力和原料、市场条件;而法国的方式则造成农业生产落后,国内市场狭窄,不利于法国经济发展。 2影响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的这句话道出了资本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本质出发点民族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是每个国家外交的出发点。 各国的对外政策还受不同历史阶段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制约。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影响,各国生产力发展水

12、平不同,决定着各国国力强弱以及对外政策的实施。 领袖人物的个人影响。列宁指出“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行动构成的。”国家的意志是通过各自领袖人物体现出来的,在总的客观历史的框架中正是这些人物的性格与目的决定了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政策走向,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某一时期世界政治的战争与和平。 例2试概括一战后至二战期间,英法美三国对德国政策发展变化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具有各阶段特征的原因。二战后,四国的政治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特征:战后初期,实行削弱德国的政策;1924年道威斯计划实行后,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实

13、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爆发后,转而实行打击德国的政策。 原因:战前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与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争夺激烈,德国战败后,英法想趁机谋求欧洲或世界霸权,因而奉行削弱德国政策;凡尔赛和约签订后,赔款问题难以解决,酿成“鲁尔危机”,造成局势动荡,美国提出道威斯汁划,转而扶植德国;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英法美受到沉重打击;同时他们希望德国去进攻社会主义苏联,因而纵容法西斯德国侵略扩张;二战爆发后,德国大举进攻,法国沦亡,英美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因而结成同盟,共同打击法西斯德国。 关系:以美国为首,结成了政治军事同盟,建立了北约组织。 3如何认识早期大革命时期英法两国出现的资

14、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资产阶级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军事独裁的出现有悖于资产阶级的这些原则。 是反封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客观需要。由于受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力水平制约,资产阶级力量还相对弱小,强大的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拼命反扑,软弱的共和政体无力组织有效的镇压。为建立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出现成为必要。 封建制度刚刚推翻,封建思想没得到彻底打击和消灭。皇权至上的旧传统思想仍非常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例3评价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参考答案: 热月政变后,法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反法同盟也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建立的督政府虽希望建

15、立正常的统治秩序,但因软弱腐败,却无能为力。拿破仑在这种条件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帝国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巩固资产阶级胜利成果,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但它连年对外战争在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同时,也奴役掠夺了欧洲各国人民,招致人民普遍反抗,最终灭亡。热点考点导析 例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2000年全国高考) 导析:本题是考查学生认识和阐释历史事件本质、探究历史结沦原因的程度性题目。议会制创立于革命爆发前13世纪左右,首先容易排除掉,17世纪世界正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B、C项是革命的两个直接结果。社会性质的变化是一场革命最根本的影响,最本质的意义,只有它才能完整地反映整个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而成为英国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水岭。 答案:A 例2阅渎以下材料 材料1 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荚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