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目标管理知识分析.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99487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与目标管理知识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财务会计与目标管理知识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财务会计与目标管理知识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财务会计与目标管理知识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财务会计与目标管理知识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与目标管理知识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与目标管理知识分析.ppt(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会计 主讲:钱淑芬,第一章 总论 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会计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目的使初学者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原因、会计的含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的任务及会计核算所采用的基本方法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学习,对会计基础知识应当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把握。重点掌握会计对象、会计基本职能及会计属性等问题。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 第三节 会计职能与目标 第四节 会计任务与作用 第五节 会计的方法,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并随之发展的。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它使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

2、来,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职能。,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15世纪20世纪30年代的会计,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20世纪30年代现在的会计,时期:奴隶社会以前。 标志:人类已经具有了简单的记录、计量行为。如人类祖先的“垒石记数”、“刻竹为书”和“结绳记事”等都是早期的记录手段。 特点:“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会计萌芽阶段,时期:奴隶社会15世纪。 标志:有了专门人员、机构以及会计名词。 据考证:在我国的周王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41年)中就设立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一词也是在那时开始出现。,古代会计,时期:15世纪20世纪30年代。 标志:复

3、式记账法的诞生。,近代会计,特点: 1.目的:会计主要服务于商人的经营管理。商人们在长期的摸索中创造了复式记账法,并广泛应用于商业经营管理。 2.方法:复式记账法的诞生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3.理论:复式簿记理论的产生会计理论研究的开端!,时期: 20世纪30年代至今。 标志: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丰富了会计的内容。,现代会计,会 计,劳动 耗费,劳动 成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劳动耗费和成果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生产活动,会计活动,会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因 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也在不断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

4、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马克思:资本论,结 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加强,会计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和完善; 会计发展与其所处环境(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密切相关。 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 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两大流派 1、会计信息系统论 2、会计管理活动论,一、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方法 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一个以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工作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

5、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表述了会计的本质。 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借助于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产生一系列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三、会计的属性会计的双重性(P5) 1.会计的技术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2.会计的社会性: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力相联系:在会计上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反映经济组织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而经济业务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技术性),与生产关系相联系:会计所反映的各种经济业务中体现着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其他企业和政府部门

6、等之间的社会联系。(社会性),经济业务 (交易或事项),明确会计的自然属性,有利于借鉴国外的先进会计经验,明确会计的社会属性,有利于利用会计处理各方面关系,四、会计学及其分支(P6页)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学科),是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知识体系。 会计学科体系:,会计史 理论会计学 理论会计 规范会计理论 实证会计理论 会 财务会计 企业会计 计 非营利组织会计 学 国际会计 科 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 体 应用会计学 人力资源会计等 系 国家审计 审计 单位内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学分支: 按会计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审计学

7、按会计主体划分方法 宏观会计学 预算会计 社会会计 国际会计 微观会计学 企业会计 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职能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基本职能:包括反映(核算)和监督(控制)两个职能。 第二层次为具体职能:包括基本职能和由此派生出的新的派生职能。,(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表现:记账、算账、报账) 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发生及完成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其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核算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3)具有连续性、

8、系统性和全面性; (4)反映手段不断进步。,2、监督职能 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取得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特点: (1)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2)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 (3)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核算与监督的关系: 核算是基础,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监督是如实核算的保证,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二)会计职能的扩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在不断地扩展,在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会计还具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和参与经济决策等

9、职能。 (1)会计预测; (2)会计决策; (3)会计分析; (4)会计考评。,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指会计工作要达到的目的。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不论哪一种观点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来达到其目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非矛盾,各个国家财务报告目标的区别主要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双重目标,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受托责任观,向资源所有者(股东)如实反映资源的受托者(经营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决策有用观,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

10、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发展(股份制、资本市场),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双重目标,我国目标,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006),提供会计信息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为谁提供信息既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会计如何提供信息?,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国家宏观管理部门 投资人和债权人 企业的管理当局 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2.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信息? 各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侧重点不同,即使同类的信息使用者内部

11、他们之间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但他们关注的共同点: 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 经营成果利润表 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现金流量表 以上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有用的,3.会计如何提供信息? 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专门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成本核算、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 其中3、4、7称为一个会计循环。,第四节 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关于职能、作用、任务 1.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2.会计的任务是指通过会计的职能所应该完成的工作。是会计的职能的具体化。(P10页) 3.作用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

12、;(P11页),一、会计的方法 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二、会计的方法体系 1.会计的方法分: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检查方法 2.核算是指对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过程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工作的总称,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第五节 会计的方法,三、会计核算的方法(P13) 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核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其中3、4、7称为一个会计循环。,会计核算方法应用程序 1)经济业务发生后,会计部门首先要获取原始凭证,经审核后按照设置的会计账户(科目

13、),运用复式记账方法编制记账凭证。,2)依据会计凭证,按照复式记账规则登记账簿。,3)根据账簿记录资料对经营过程中的有关业务进行成本计算。,4)为保证账实相符,应运用财产清查方法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5)在保证账实相符基础上,根据账簿资料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方法的关系(P14),练习: 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本质是( ) A.反映与分析 B.核算与监督 C.一种管理活动 D.记账、算账、报账 2.( )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B.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C.会计分析与会计检查 D.会计决算和会计预算 3.会计具有双重性质,即( ) A.技术性和社会性 B.社会性与综合性 C

14、.系统性和技术性 D.综合性与系统性 4.应用会计学包括( ) A.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实证会计 B.管理会计、实证会计和审计 C.管理会计、实证会计和审计 D.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 5.会计核算主要以( )为计量单位 A.货币 B.实物 C.劳动 D.工时 6.会计的反映(核算)职能不具有( ) A.连续性 B.主观性 C.系统性 D.全面性,7.( )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中心环节。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B.复式记账 C.登记账簿 D.编制会计报表 8.复式记账法的问世 , 标志着( ) A.现代会计的开端 B.近代会计的形成 C.会计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 D.会计学科的不断完善 9.会计期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都要依次经过的基本核算环节是( ) A.设置会计科目、成本计算、复式记账 B.复式记账、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C.填制审核凭证、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 D.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10.会计的管理活动论认为( ) A.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B.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C.会计是一项管理经济的工具 D.会计是一种管理艺术 11.“会计”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的(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