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车间级安全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96237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部车间级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生产部车间级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生产部车间级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生产部车间级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生产部车间级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部车间级安全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部车间级安全培训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部(车间)级安全培训,这是我们理想,从自身利益角度来看安全:关系到三个家庭及三代人的幸福,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上面这个比喻,说明怎么样预防及预防的必要和重要性,培训目的,预防安全理念 危险处理方法,安全生产分类,生产安全 消防安全 职业安全,安全生产,生产安全,生产安全案例,案例分析:化学灼伤,时间:2008年8月10日 地点:某车间 事故经过:某车间项目负责人甲要求当班操作人员乙、实习生丙进行氢化取样时,发现该取样管道口处有结晶且堵塞,操作人员关闭进料管下面的阀门后(进料管上、下阀门间开三通安装取样管道),开始拆卸。在法兰螺丝拧松后,黄色物料从法兰片之间喷出,溅到两人身上。事后

2、,两人马上用水冲洗身上的物料。冲洗完毕后。第二天发现腹部出现红肿,并且受伤部位疼痛不止,经医院诊断,事故造成实习生丙腹部被化学性物料轻微灼伤。,我司的溴素、液碱、硫酸均是强腐蚀性物质,事故原因,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进行车间级培训时必须增加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特别是处理化学灼伤物料故障时的劳动防护工具佩戴。 工程设备部、生产技术部、EHS部门应完善培训制度,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独立上岗操作。,案例分析:卸柱发生明火,时间:某年9月5日 地点:某车间 事故经过:某车间操作人员甲、乙、丙及车间主任丁对车间层析柱进行卸柱。车间人员将已卸掉的二楼

3、底盘的固定螺栓,套上了卸硅胶的布袋(该材质为涤纶),开始卸硅胶,大约过了几秒钟,从底楼接受废硅胶的1000L塑料桶内窜出明火。发生火警后,车间人员迅速使用干粉灭火器最终将火扑灭。 整个事件从发生至结束大约持续了5分钟。,事故原因,事故原因: 含有有机溶剂的硅胶在下滑的过程中,流动的硅胶与布袋、硅胶自身、塑料桶产生的摩擦,造成静电积聚后,放电产生的能量造成了有机溶剂气体的闪燃,并迅速发生了燃烧。,改进措施,火灾案例1,改进措施: 过柱完毕,在拆柱前对层析柱用乙醇置换正己烷,再灌水置换乙醇后,才开始拆柱、卸硅胶,水为导电体,一旦产生静电也可以通过设备的接地进行导电,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用水置换层

4、析柱中的乙醇后,即使产生静电也没有溶剂可以点燃。 将涤纶滤袋改成纯棉的帆布滤袋,减少静电产生。,案例分析:投料火灾,时间:2008年7月11日 地点:某车间 事故经过:某车间操作工甲、乙在进行某项目的加氢反应时,投完钯碳后,氮气置换两次后,氮气试压时,甲发现口人孔盖法兰处有泄漏。开盖重新密封过程中,当人孔打开,釜内突然有蓝色火苗窜出,操作人员一面大喊通知其它岗位紧急撤离,一面组织人员用35千克干粉灭火器灭火。共同将火扑灭后,盖紧釜盖并充氮气至0.3mpa。,原因分析,操作工未按照工艺规定投料,钯碳投入量过多,应投2.5kg,实际投25kg,钯碳投料不正确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人孔处散落钯碳未清除

5、彻底)。,1,2,隐患整改及防护措施,生产车间在投钯碳、雷尼镍等催化剂时,先对反应釜进行氮气置换后,再进行投料,控制反应釜内的氧含量,并且在投料孔内套用PE袋,进一步避免物料飞溅、散落在人孔、釜壁、搅拌上造成钯碳自燃,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确保氮气压力大于空气的进入压力,有效避免空气进入。,案例分析:溶剂火灾,时间:2007年8月8日 地点:某车间 事故经过:某车间在抽过柱甲苯溶液快结束时,盛装甲苯的1000L塑料桶发生了闪燃现象,造成事故。操作人员及时切断有关阀门,拔出进料管,未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事故原因,由于在抽甲苯后期,造成过滤硅胶的滤芯无法完全插入液面中,导致空气和甲苯溶液同时抽

6、入管内,因流速过快,气相与管壁的摩擦产生了静电,静电积聚造成放电后, 从而引起了桶内甲苯气相的燃烧。 盛装甲苯的1000L塑料桶为不导电材质,容易积聚静电。,隐患整改及防护措施,隐患整改方面: 1. 该操作采用不锈钢过滤器代替原来的滤芯过滤,并安装接地装置。 2. 乘装可燃溶剂液体不许使用塑料桶,应该用导电桶包装,并确保桶身接地,避免静电积聚。,案例分析:结晶火灾,时间: 2008年2月16日 地点:某车间 事故经过: 2008年2月16日晚20:58时,某项目精制岗位在降温结晶中。温度在10时,岗位操作人员听到一声巨响,发现精制釜冷凝器放空阀有一股黑烟窜出,釜的人孔盖垫圈被挤压出来。岗位操作

7、人员立即停止搅拌。经查看发现反应温度由10.2上升到4.8 ,反应釜内的物料已经变黑。,原因分析,可燃溶剂状态下的结晶操作未在氮气保护进行。,隐患整改及防护措施,结晶过程中,对可燃溶剂参与单元操作,必须要进行氮气的有效防护,防止空气进入形成火灾: 对生产重结晶过程中使用低沸点溶剂时,尤其是闪点很低的溶剂结晶操作,优先选用不锈钢釜进行重结晶。如因产品特性等特殊原因无法选用不锈钢釜时,有效的氮气全过程保护至关重要,三不伤害原则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被别人(它物)伤害,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违章动火造成火灾,时间:2005年3月29日 地点:某车间外面 事故经过:2005年3月28日

8、早7点左右,外来施工人员在某车间改造设备烧电焊时,火花掉在附近的桶装甲苯上,引起桶盖上的甲苯当即着火,经过车间人员的及时扑救,才避免火势扩大的危险。,事故原因,1,施工人员未在动火证批准范围动火 2,动火前,动火证制定的监护人没有到位。,改进措施,1、动火地点必须是动火证规定的地点,教育和处罚施工单位,取消该单位在我司施工资质。 2、监护人拿到动火证后马上到指定地点进行准备、看护。,案例分析,安全事故产生的因素 人的因素: 安全预防措施不到位 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培训不到位 物的因素: 设备不安全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 场地不符合生产要求 但最终最主要的还是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职 业 安 全,职

9、业安全一案例,案例1: 陕西某一石子加工厂,作业现场粉尘很多,粉尘的成分为三氧化二铝,员工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作业吸入体内,但这种材料是不能被排出体外的,结果会得矽病.这种病是没法治好的.,1.安全意识差; 2.个人防护用品落后; 3.车间辅助设施差; 4.未做到定时安全身体体检; 5.安全培训不到位; 6.企业不重视。,案例分析,怎么才能预防以上的事件发生?,从小事做起,安全标志和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种类,安全标志种类,安全标志种类,安全标志种类,个人防护用品种类,1.安全鞋(防砸伤皮鞋、绝缘鞋等) 2.耳塞 3.护目镜 4.防尘口罩 5.手套(耐高温手套,耐酸碱手套,防水手套、普通面纱手套),

10、劳防用品的正确佩戴,如何在实际中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呢?-1,培训教育到位 培训前培训内容(教材)确定 -车间总体的(场地布置图,电的标识,消防安全器材放置图,出现火情逃生的路线,四懂四会具体内容,常规的急救措施,应急预案及处施, 一般的逃生方法) -岗位的(岗位曾经发生的安全事例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引起注意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等-包括采取的对策及预防为措施) (曾经发生过的要求不漏一个) 参考: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上岗培训安全应知应会内容(内容包含水,电,气),消防器材实地演习,灭火器做到100%人员会使用。 培训前培训对象确定及人员培训需求分类 新员工,复工员工,调岗位员工,外部代培员工,在

11、校实习员工等,做到不培训不入岗, 不合格不入岗。 新员工入岗前经过三级培训。 厂级培训 车间培训 班组培训(岗位培训) 培训考试(及格方可入岗),如何在实际中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呢?-2,有效的对策到位(对策必须有效) 对发生过的安全事例: 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有关人员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对策完善及其作业标准化 1.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2.推行6S管理 3.建立岗位说明书,如何在实际中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3,树立员工安全意识到位 设备上所有外文注意事项全译成中文,并粘贴在相应的边沿。

12、强制落实安全对策。 定期安全培训。 车间张贴安全用语。 在设备上张贴安全提示语。 比如:刀片高速运转,作业时请勿将此盖打开。 刀片没有停止运转时,请勿取产品 。 树立“有可能就会必然的”安全意识。 对职工家属进行安全意识培育,使职工家属时常提醒员工。 员工树立,如果感到岗位或你的周围存在安全隐患(或不安全因 素)的情况下,有权要求停止进一步生产。,如何在实际中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4,1.必须人人注意安全: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还要注意别 人的安全和其他各种安全隐患; 2.必须事事注意安全: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 熟练而忽视安全; 3.必须时时注意安全:如不要因为即将下班而加快速度,

13、违 章操作,忽视安全。 4.必须处处注意安全:在任何地方都要注意安全。,如何在实际中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4,检查到位 班组天天安全监督,并作安全记录及安全点检 车间安全安全负责人周、月、季安全检查必须到位 放长假安全检查 在安全管理中,要做到“做事不做人”“做人不要做事” -就是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如有违规操作的必须不讲人情,不讲情面,该严就得严,该处分就得处分,如果你要讲人情那你就不要搞安全,否与人与已都没好处。,安全生产中的三点控制:,1.危险点 2.危害点 3.事故多发点,预防了不等于没有安全事故发生了。那么万一有安全事故发生怎么办?,必须建立详细的安全应急机制及方案 1.每岗位在安全操

14、作规程上必须对出现安全事故的程度进行预测及采取的措施进行说明,以及对有毒有害岗位要建立岗位说明书。 2.制定安全事故处理机制(人,车,费用等进行说明,使员工明白怎样去做,出现特殊情况下如何处置?) 3.车间张贴各种急救机构的电话号码 4.车间配制相应常规的医用物品 5.应急处置张贴在相应的岗位上,出现安全事故怎么办?,火灾了怎么办?,三要、三救、三不原则 三要:要熟悉环境 要保持冷静 要防止有毒有害烟尘 三救:通道自救 结绳下滑自救 向外求救 三不:一不乘电梯,二不跳楼,三不贪物,四懂四会 四懂:懂得本部门、本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懂得灭火的基本方法 懂得火灾预防的措施 懂得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15、四会:会报警(119) 会使用灭火器械 会扑灭初起火灾 会组织人员安全疏散逃生自救,怎样打报警电话:,1、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街道、门牌、或乡村的详细地址。 2、要讲清楚什么物体着火。 3、要讲清楚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 5、报警后要派专人到街道路口或村口等候。,怎样使用灭火器,四句话: 一取,二拔,三对准,四压。,安全小常识,逃生过程巧用湿毛巾,湿毛巾的作用: 空气呼吸器 简易灭火器 密封条 救助信号 保护层,出现安全事故怎么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

16、理不放过; 3.有关人员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安全生产中的“三违”现象 1.违反规章制度 2.违章操作 3.违章指挥,安全作业五要点,(1)作业程序; (2)整理、整顿(“安全之母”); (3)检查、维修(定期); (4)短时间危险预知班组会; (5)手示呼叫。(即手势),认 识 自 己,自我表现心理; “经验”心理; 侥幸心理 ; 从众心理; 反常心理; 逆反心理 。,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最常见的六种职工心理状态,常见的八种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 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关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等, 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奔跑作业,机器超速运转,手伸进冲压模,工件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常见的八种不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