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96216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学习目的1知识技能目标本节要能够简述生态工程兴起的原因,掌握生态工程的五个基本原理,并能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掌握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搜集各种媒体的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二、教学过程:三、知识点解析1生态工程的五大原理 提醒 生态工程的建设应遵循以上五个原理,但不同的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可以不同。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

2、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2整体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比较整体性原理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系统整体性原理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目的是保持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具体的说指互利共生的生物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植物中藻类和真菌等。四、例题分析例1请仔细读图,然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优点: (1)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_,_。(2)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_。 (3)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

3、作用产出300摩尔氧气,则农作物同时产出 摩尔葡萄糖,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摩尔的葡萄糖。解析 本题考查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的原理和优势,以及应用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等。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食物链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这样,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人们可以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对生物种群进行人为调节;用天敌减轻生物危害,用生产农产品的废弃物做饲料和肥料,减轻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

4、染。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按1020逐级递减。答案 (1)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2)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3)50 2 例2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有C项不正确,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答案】C例3我国在2

5、0世纪80年代兴起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实现了“原料产品原料一一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它不属于( )C A生态经济 B循环经济C生态工程 D生态农业【解析】本题原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产下产生的生态农业中物质的多级利用,本题强调的是生产模式,生态工程与该模式有一定关系,但不属于同一概念范畴。 【答案】C 例4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C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例5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哪一原理失调造成的 ( )B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系

6、统整体性原理五、课后巩固(一)选择1“1+12”是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哪一个 ( )D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2下列结构示意图能体现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是 ( )D3下列有关物种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A物种繁多使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B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各类生物的生存机会越多 C生物种类越繁多,引起病虫害的几率越大 D生物种类繁多,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系统的生产力4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 )B 建立“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

7、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 B C D5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B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6如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 ( )D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二)填充题7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_。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8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_”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_,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_,从

8、而实现_,而实现_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9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一较为原始的田园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为田园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之所以说它们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存基础,主要是因为_;之所说它们对维持生物圈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是因为_。 (2)图中的鼠属于_,其数量之所以能稳定在一定水平,主要是因为_。 (3)近十年来,图中的鹰、猫头鹰和蛇的数量呈直线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 (4)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猛增,图中的C时常是_性,严重时会对动植物造成危害,C落入水和土壤中后,其中的_会被植物吸收利用,这是自然界中 _元素循环的重要环节。 (5)在右图所示的坐

9、标系中表示出图中猫头鹰和田鼠在较长时期内的数量变化及关系(提示:按自然条件考虑)。分析:A和B 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使光能流入生物界,供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利用 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转化作用,促进了自然界中物质循环 初级消费者 猫头鹰和蛇对它的种群密度有调节作用 农民大量施用农药杀灭农业害虫时,农药通过食物链向鹰、猫头鹰和蛇体内富集,使它们中毒死亡,或者鹰、猫头鹰和蛇捕捉了误食鼠药的鼠而中毒死亡 酸 S 、N 化学 略10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2000年10月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

10、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落。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1/13和1/5,有效地改善了水质。(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_、_、_、_和_。(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_,主要利用的能源是_。来源:学科网(3)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建设主要依据生态系统的_,达到了以_为主,_为辅的程度。而在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中,_仍起着较大作用,强调按预期目标,因地制宜地调整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_。10、(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 (3)自我调节理论,回归自然,人为调控,人为调控 (4)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w.w.w.k.s.5.u.c.o.m 在能力与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和日语语言基础,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了解日本社会及日本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日本国情,具有一定的日本人文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与日本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