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的论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793964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的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的论文 一、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转型发展的障碍因素 民办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在转型前基本是依托校内资源来培养,换句话说就是将学生圈养在学校进行教育,既让学生脱离生活在艺术,也让学生的艺术失去现实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渠道狭窄,没有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也没有丰富的校外合作资源。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生涯基本都是在学校度过,而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转型前的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课程方面还无法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学生的艺术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难以有效掌握设计流程,没有紧跟市场需求艺术素养。 二、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效应对转型发展的策略 1、重新定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2、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艺术设计领域不但产生全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也必然出现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如何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与时代特征相吻合,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增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满足市场需求。民办高校未来发展定位就是为什么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定位也是应用技术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提升技能。随着社会的演变,艺术设计人才不再是纯艺术设计,还要懂得运用各类技术。 2、拓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途径与渠道 民办高校难以克服的发展资金受限问题,难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的科研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通过与校外资源协同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拓宽

3、培养人才的途径与渠道。校外协同可以体现在校-校合作,与实训设施和条件比较好的公办院校,实现资源共享机制,比如说与艺术类高等院校合作;也可以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类公司或艺术设计中心合作,实现利益共享机制;鼓励艺术设计师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设计博览会或者艺术设计大赛,突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建设好校外合作平台,建设友好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合作平台,将学生的创意挖掘,通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展示。 3、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教学方法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念已经被新技术所突破,新兴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各类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但是传统的培养在注重技术的时候忽视了对

4、于创意的开发。增加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认知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真正的而艺术,强调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训,设计实验性教学活动,通过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团队设计作品、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设计贴近生活,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掌握设计流程与技巧。 4、重视艺术设计教师队伍建设 艺术设计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转型发展的员工里,民办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角色定位,改变陈旧的知识结构,不断汲取新知识,改变科研态度。注重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应该组建课程开发团队、课程设计团队、课程讲授团队,加大艺术设计教师团队中行业人士的比例,加大艺术设计教师的专业性,注重提升教学技能与水平,拓展新思维,寻找发展的新路径,最终艺术教育团队既懂得理论,也懂得实践操作,熟悉艺术设计专业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实用技术,懂生产、懂工艺、能够实操的专业教师,这才能顺利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数字与技术化特征日益明显,新兴产业如动漫、游戏、漫画等就飞速发展,这必将对于高级艺术设计人才需求旺盛,为适应新的发展契机,民办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向应用技术方向转型,培养高素质有创意的艺术设计人才已经很迫切,民办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为满足社会对于人才需求,从而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