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89221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交往是一种复杂的人与人的相互作用过程,其内容和形式可以因人的活动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认为,交往应具有下述的基本特征与属性,即开放性、协调性、互补性和反射性。在幼儿园交往空间的设计中,应从交往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幼儿自身的成长特点,克服传统模式的影响,选择与提供最佳的交往模式。我国现有的幼儿园大多采取严格的分班管理制度。各有各的单元,各据各的场地,各司其教,互不往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筑空间组合多是分隔和封闭的。再加上过分强调卫生和安全方面的原因,基本上排除了班际和园际间儿童交往的可能。从“管”的角度看,确实是职责分明,奖罚有据。但从培育儿童着眼,这种保守的教

2、育方式和封闭的建筑模式,实际上限制和束缚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的研究都早已证明,孩子只有同孩子们在一起,在小伙伴中生活、游戏,才能健康成长。在不同年龄儿童的交往中,较大的儿童通常起榜样的作用,常被较小的孩子所模仿。反过来,这种模仿又对较大的儿童产生积极的刺激,促使其更好地表现自己。显然,这两方面的作用都对幼儿的能力提高和心理发展起到了良性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这种激励作用,应成为幼儿园交往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的许多幼儿园建筑结合垂直和水平交通,使各班在空间上和视觉上得以流通。另外,为了强化这类幼儿互教行为的作用,对于空间接近和协同游戏的可能也应

3、给予一定的考虑。我国幼儿园目前基本以班为单位开展教学和配备图书、玩具,由于经费分散,各班配置的设置无论在量或质上都越来越缺乏对幼儿的吸引力;其次,由于对所有的幼儿采用同一尺度教学,在同一时间可供选择的游戏种类有限。如能在班级基本游戏设施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教学,并允许不同年龄组的幼儿共同游戏,由于改善了游戏环境条件,提高了设备质量,扩大了选择范围,并且实现了师生和学生间的自然交流,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将这种方式和分班教学相结合,可使所有幼儿在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使具有不同智商水平、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格特征的幼儿在不同方面获得相宜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要考虑到师生间最佳

4、交往结构形成的需要,为开放式教学创造相宜的环境,即开敞的空间形式,使各班在空间与视觉领域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对流性,并努力促成自由接触、空间接近、协同游戏和视觉交往的发生,使各种交往活动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如图1所示。图1某幼儿园交往空间设计3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构成建筑空间构成的特点,主要决定于建筑的类别。不同类别的建筑空间,由于其所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有很大区别。因此,幼儿心理和行为特点、现有幼儿园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是直接影响幼儿园中幼儿空间构成的因素。突破孤立、封闭的班组空间,改变传统的纯交通的走廊联系各个部分,围绕多功能厅来组织空间是许多国外开放型幼儿园建筑平面布置常用的手法。原来的通

5、行空间转化成孩子们游戏、社交、互教的综合性公共空间,这样既扩大了儿童们的活动范围,而且还增加了不同年龄段孩子们间共同交往的空间,形成充满生机的孩子们的天地,如图2所示。图2围绕多功能厅来组织空间兴趣角是进行开放式教学和自由交往的重要空间,尤其对拥有众多玩具、图书的独生子女,它能提供一种家庭无法实现的特殊情境和多选择性,与之相适应的则是需要开放性的公共空间。31图书角这里应是安静的角落教室,可以给幼儿讲授语音、算术等;供幼儿自由选择阅读或听录音。建筑空间应该精心划分,采用虚拟空间的设计手法,用墙、隔断、书柜、天棚或地面的升降来限定领域,给人一种专门、舒适和独立的感觉,幼儿可以坐在踏步上看书、听讲

6、。32美工角艺术活动能给幼儿成就感和被承认的感觉,能使他们感到自信。加强这种感觉的作法主要是展览孩子们的作品,所以,美工角不仅仅是个创作的地方,还应是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的空间。画板可直接做在墙上,这样可在较少的空间内提供更多的工作面积,并且画板又是互相欣赏作品的展板。此外,还应有张大桌子,供较多的幼儿进行集体创作或做其它手工。美工角应有界限分明的入口,有供洗手、洗画笔的水池,还要有一定的存放纸张、颜料、胶泥和各种工具的贮藏空间,贮藏柜也可用来划分空间。33小商店“逛商店”、“买东西”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活动之一,幼儿对最常见的商品活动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在幼儿园里,建立“小小商亭”,让幼儿自己

7、分别扮演售货和买货的角色,从而让他们了解简单的商品概念,并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小商店可以布置在走道的尽端,也可以在园内室外的空地上单独置“小商亭”、设货架、柜台等,还有幼儿常见食品的包装盒、易拉罐等,家具布置应符合幼儿的尺度需要。34家庭角“过家家”是幼儿喜爱的游戏,因它与家庭生活紧密相联,同时还使幼儿有机会建立有关家庭的概念。通过幼儿与教师在游戏中的体验,他们了解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衣、食、住等物品有关的作用和名称、色彩、作用技巧等。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搞了全园性的幼儿尺度的家庭角,有的还有专门的小洋房、栅栏、菜地等,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家庭角的居室应有幼儿尺度的双人床、贮物柜和梳妆台等;厨房要

8、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幼儿尺度的灶具、冰箱、洗涤槽和各种炊具;一块台面和开敞的搁架,上面应能安置所有的碗碟及厨房用具。如果在建筑平面布置时,能使家庭角与幼儿园厨房相邻,隔窗相望,幼儿就能方便地观察谈论和模仿做饭的过程。35积木角大型积木往往需要较宽敞的空间,许多幼儿园都将它布置在音体教室内。积木角应避开主要交通线设计,但应向公共活动区敞开,这样,搭好的积木不会受其它活动影响。必要时,还能搬到大厅中作为其它游戏的道具。玩积木要求有较强的领域性,互相干扰,很容易毁坏他人的作品。36玩具角每班配备种类较全的玩具是不现实的,少了无法适应幼儿喜新厌旧的习性,将全园经费集中,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玩电动玩

9、具需要较多的指导和演示,大、小孩子在一起,能充分发挥幼儿间的互教作用,也是培养他们交往能力的好机会。玩具角需要独立的一小间,以便玩具的保管。有些新建的幼儿园专门为幼儿开辟游戏室,供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同一室内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4幼儿园建筑交往空间的尺度确定41交往空间要切合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过于空旷的空间、熙熙攘攘的大团体,对小班幼儿的交际能力及组织游戏的能力是不适宜的。而小尺度、多选择和富于变化的空间环境,则更能适应其兴趣转移快的特点,能增加他们的好奇心和游戏的趣味。对于大、中班而言,不仅需要有趣的小角落,还常常需要便于群体活动的较宽敞的空间、开敞的多功能厅室等。42交往空间要满足私密

10、感的要求幼儿也有私密性的要求,他们更喜欢成人进不去的角落,钻进洞穴空间里玩耍,是儿童的共同癖好。他们力图为自己和伙伴们找到或创造一个特殊的地方,因为对幼儿来说,极大部分是“成人的天地”,因此,他们总想发掘出一个具有儿童尺度的“小天地”。当然,幼儿对封闭程度的需要并不是绝对的,私密感的满足远胜于整个身体的隔离,这对教师进行监护是有利的。对幼儿来说,真正的亲切感是仅有12 m高的、能彻底把成人排斥在外的小空间,如图3所示。43小尺度交往空间的限定图3具有亲切感的小空间私有空间因干扰而变成交往空间,交往空间因干扰而变成公共空间。显然,增强交往空间的内聚力,减少干扰的关键在于领域性、足够的空间和空间感

11、。划分领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大致归纳几种常见的方式。431用家具分隔的灵活的开放空间领域性强,与周围其它活动区域在视觉上有所分隔,且能自由流动。这种分隔方法一般有可移动和半固定两类,限定方法灵活多样,易于随活动内容组织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但在划分空间时,需付出较多的劳动。432分成一系列小的开敞空间各部分有固定的领域,家具比较固定,使用方便,但空间适应变化的幅度较小。各领域开敞程度大,在视觉上有交流,可走到其它区域去。433完全开敞的开放空间适用于多功能空间内短时间的领域划分。通常是随幼儿或教师把物品放在临近的地上或桌上时,活动中心便被限定。其特点是空间开阔,自由度大、管理方便,但主

12、要问题是干扰大,在重叠区易引起冲突,缺乏领域性等。若局部铺地毯、特殊处理角落,都能加强领域性和空间感。434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用这种方法在一个大空间里同时形成几个效果完全不同的活动区域,适应变化的弹性较大。435其它的限定方法除上述之外,加强领域性的方法还很多,如利用照明,可创造一个与周围明暗不同的环境;地面涂不同的色彩,也是一种划分视觉领域的途径;局部下沉或上升的地面,都能加强空间感等。在能力与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和日语语言基础,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了解日本社会及日本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日本国情,具有一定的日本人文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与日本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