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提能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84753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提能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提能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提能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提能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提能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提能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提能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答案】C【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如硝化细菌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动物并不都是消费者,如腐食性的动物(蚯蚓等)属于分解者;细菌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呼伦贝尔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各种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各种杂草固定的能量只能直接或间接地被消费者、分解者利用C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D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首先是被自身利用,积累的能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被消费者、分解者利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蜣螂属于分解者,是动物而不是微生物,硝化细菌属于微生物而不是分解者。3(2018年内蒙古鄂尔多斯模拟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有多种

3、,但是每一种生物只能位于一个营养级B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能量的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D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有多种,由于食物链的复杂性,每一种生物可能位于多个营养级,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故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能量的补充,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D正确。4(2017年山东威海模拟)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丙不属于食物链成分【答案】B【解析】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生产者利用。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分解者不参与。5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答案】A【解析】题图中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

5、,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代表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某些自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图漏掉了信息传递。6(2018年福建福州月考)某生态系统局部食物网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共有4条食物链B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C最高营养级属于第四营养级D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看出,该食物网中共有甲乙丙戊、甲乙丁丙戊、甲丙戊、甲乙丁戊4条食物链,其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丙、丁、戊。乙和丙都以甲为食,同时丙还会捕

6、食乙,因此两者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在最长的食物链(甲乙丁丙戊)中,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7(2018年广东揭阳期末)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6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答案】C【解析】此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及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有6个营养级;甲虫的营养级虽比桉树高,但体型小。8(2018年江西九江模拟)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

7、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的各种成分既有生物也有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群落是指该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还包括细菌;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与蝉不构成竞争关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处于第五营养级,是四级消费者。9(2018年河南南阳测试)蜉蝣是水生动物(以水生植物为食),它们在发育为成体时最易被天敌捕食,因为这个时候它们从水中飞出进行交配和产卵。每天从水中飞出的蜉蝣数量和它们被捕食的数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蜉蝣

8、的捕食者一定是初级消费者B6月29日,每天蜉蝣的被食量稳步下降C6月29日,每天飞出的蜉蝣数量稳步上升D某天飞出的蜉蝣越多,某一个体蜉蝣被捕食的可能性就越小【答案】D【解析】蜉蝣以植物为食,而蜉蝣的捕食者以蜉蝣为食物,在此属于次级消费者,A错误;6月9日与6月5日相比,蜉蝣的被食量上升,B错误;6月7日蜉蝣飞出量低于6月4日、6月5日,C错误;从图中分析,随着蜉蝣飞出的数量增多,被捕食的概率呈下降趋势,D正确。10(2018年江苏如东月考)下图所示为某河流中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成分B鳜鱼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C该食物网中能量的来源只有水草固定

9、的太阳能D该河流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答案】B【解析】图示为某河流中食物网结构示意图,其中绿藻和水草是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若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即水草草鱼鳜鱼、绿藻轮虫鳙鱼鳜鱼、绿藻水蚤鳙鱼鳜鱼。该食物网中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鳜鱼在食物链“水草草鱼鳜鱼”中属于第三营养级,而在食物链“绿藻轮虫鳙鱼鳜鱼”或“绿藻水蚤鳙鱼鳜鱼”中属于第四营养级,B正确;该食物网能量的来源是水草和绿藻固定的太阳能,C错误;该河流中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生态入侵,D错误。11(2018年重庆月考)下表是某

10、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有机物同化量的比例关系。下列关于该食物网推断最不可能的是()生物种类甲乙丙丁同化有机物所占比例/%86121.10.9A以上四个种群至少构成两条食物链B甲、乙两种群不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C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被第二营养级利用D乙、丙以甲为食物,丁以乙、丙为食物【答案】D【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生物有机物同化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有机物同化量越多。从题图可看出,甲乙丙丁,故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甲乙丁丙,有两条食物链,A正确;若甲、乙为同一营养级,则第二营养级有机物的

11、同化比例在9.819.6,而丙、丁的同化量只有2.0,故甲、乙不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B正确;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下一级营养级和未被利用,因此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被第二营养级利用,C正确;若乙、丙以甲为食物,丁以乙、丙为食物,乙、丙同化量的10%20%是1.312.62,D不可能。12城市自来水厂水源地生态系统中主要动物类型及其捕食对象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动物类型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虾浮游动物捕食对象草食性鱼类、虾高等水生植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碎屑A表中所列生物类型中没有分解者B不宜在该水域饲养大量草食性鱼类C该生态系统

12、中肉食性鱼类处于最高营养级D高等水生植物的繁盛有利于该水源地的水质保护【答案】C【解析】分解者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获取物质和能量,表中没有分解者;饲养大量草食性鱼类会造成高等水生植物的大量减少,而高等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无机盐离子,避免水体富营养化,避免出现“水华”等现象;该表中只是列出了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动物类型,该生态系统中可能还有其他动物捕食肉食性鱼类。二、非选择题1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生态最敏感的地区。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之一,下图是与高原鼠兔有关的部分食物网。请分析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调查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研究者在1公顷

13、的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0只高原鼠兔;第二次捕获500只高原鼠兔,其中有标记的有150只高原鼠兔,则该种群密度约为_只/公顷。上述调查方法称为_。(2)该食物网中有_条食物链,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_。若鹰要增加1 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草_kg。(3)自然保护区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_,其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使用药物毒杀高原鼠兔,一段时间后高原鼠兔数量反而会爆发性增长,请简述理由:_。【答案】(1)2 000标志重捕法(2)5草昆虫高原鼠兔鼬鹰25(3)群落物种丰富度毒杀高原鼠兔后,会导致鼬、鹰等天敌的数量大量减少,使得高原鼠兔的数量增加(其他合理答案

14、均可)【解析】(1)假设高原鼠兔种群的密度为a只/公顷,则有关系:a600500150,a2 000(只/公顷)。调查高原鼠兔的方法为标志重捕法。(2)图中草是生产者,从生产者出发确定食物链的条数,一共有5条。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为其所在的最长的食物链,即草昆虫高原鼠兔鼬鹰。求至少需要消耗草的量,应按照最短的食物链,且取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最短的食物链为草高原鼠兔鹰,至少需要消耗草的量为120%20%25(kg)。(3)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群落。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作物种丰富度。使用药物毒杀高原鼠兔后,高原鼠兔的天敌数量因食物的减少而减少,一段时间以后,高原鼠兔的数量会因天敌数量的减少而迅速增加。14(2018年山东淄博月考)如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_,C._。B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