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郑伯克段于鄢课件粤教版必修5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7779887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郑伯克段于鄢课件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郑伯克段于鄢课件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郑伯克段于鄢课件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郑伯克段于鄢课件粤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郑伯克段于鄢课件粤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郑伯克段于鄢课件粤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8郑伯克段于鄢课件粤教版必修5(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第四单元 文言文(3),左丘明与鲁定公论用人 鲁定公想任命孔子为司徒,打算找三桓进行商议,事先征求左丘明的意见。左丘明说:“孔子是当今的大圣人。圣人一当政,犯错误的人就很难保住自己的官位。您要任用孔子,却又想和三桓商量,他们怎会支持您的主张呢?”,第四单元 文言文(3),鲁定公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同意?”左丘明笑了笑,回答道:“从前,周朝有个人很喜欢毛皮大衣,同时也很喜欢美味肉食。他想做件价值千金的皮大衣,于是就去和狐狸商量,直接向狐狸索要皮毛;他想办桌味道鲜美的牲祭,于是就去同羊儿商量,直接向羊索要羊肉。结果皮衣没做成,祭祀也没做成。原因其实很简单

2、,那就是周人的谋略不对。现在的事情和与狐狸商量做皮大衣、与羊儿商量做牲祭是同一个道理。”,第四单元 文言文(3), 作者卡片 , 背景呈现 本文选自春秋左传注第一册,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其弟公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 知识链接 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

3、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是研究我国春秋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全书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又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寤”通“牾”,倒着,“辟”通“避”,躲避,“佗”通“他”,别的,“大”通“太”,对人的尊称,“参”通“三”,数词,“厌”通“餍”,满足,“无”通“毋”,不要,“庸”通“用”,“寘”通“置”,安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阙”通“掘”,挖掘,“弟”通“悌”,敬爱,顺从兄弟,“锡”通“赐”,赐给,动词,请求,表敬副词,请允许我,地名,一名虎牢,

4、一名成皋,,今河南荥(xn)阳汜水,名词,制度,动词,统帅,动词,统治,名词,规模、规格,动词,图谋,名词,图画,名词,地图,名词,图像,疑问代词,怎么,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作用,译为“在那里”,疑问语气词,呢,介词,给,替,动词,当作,作为,动词,担任,动词,恢复,挖地道,赋诗,取名,使生,使受到惊吓,两属。,不对,不正确。,城邑的墙,为两个词。,把当作。,不超过。,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颍考叔,纯孝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郑伯克段于鄢。(郑伯于鄢克段) 郑武公娶于申。(郑武公于申娶) 亟请于武公。(亟于武公请) 有献于公。(于公有献)

5、,(2)宾语前置句 敢问何谓也。(敢问谓何也)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何厌!) 君何患焉。(君患何焉) 其是之谓乎!(其是谓之乎!) 3.被动句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4.省略句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七、成语积累 多行不义必自毙:_ _ 八、名句默写 (1)_,子姑待之。 (2)_,君将若之何? (3)_,无相见也! (4)诗曰“_,_”,其是之谓乎!,不义,违反正义的事。毙,死。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多行不义必自毙,国不堪贰,不及黄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1.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请按故事情节的发展简要分析其结构层次。 名师指津概括每一情节的意思即可。

6、 我的理解:序幕:庄公寤生,姜氏欲立共叔段,开始了对君位的争夺。 开端:庄公继位,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 发展:共叔段扩张势力,一直到廪延。 高潮:共叔段准备袭击郑都,姜氏为内应。 结局:大叔失败出奔共,庄公将姜氏安置于城颍。 尾声:颍考叔献计,庄公母子隧中相见。,2.第1段写庄公“寤生”,又写姜氏对共叔段“欲立之”,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名师指津交代母子、兄弟不和的原因。 我的理解:第1段写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交代了庄公母子不和、兄弟争斗的原因。从情节结构上看,本段揭示了庄公母子、兄弟矛盾斗争的起因,标志着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的开端。 3.文章中写共叔段为叛乱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名师

7、指津从军事的角度分类总结即可。,我的理解:,4.从第3段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祭仲是怎样一个人?庄公对待共叔段的扩张行为持怎样的策略? 名师指津忠诚,有远见。欲擒故纵。 我的理解:面对共叔段得到京地作为封邑,城墙公然超过先王制定的规格,祭仲觉察到共叔段的阴谋,对郑庄公明确指出“君将不堪”。可见祭仲忠诚,有远见。郑庄公面对共叔段有恃无恐,逐步扩张势力,准备夺权,则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方法,展现了兄弟间明争暗斗、矛盾逐渐激化的情景。 5.郑庄公对共叔段扩张和祭仲劝告置之不理背后隐藏着什么用心?这体现了庄公什么性格? 名师指津故意纵欲养恶。狡诈狠毒。,我的理解:庄公的用心是知其欲而纵其欲,知其恶而养其恶故意放

8、纵共叔段的野心,使其最终走上叛逆的道路,然后一举除之,永绝后患。体现了庄公狡诈险恶、内心狠毒的性格. 6.庄公纵母、囚母、隧中相见的情节,反映了什么问题? 名师指津政治需要。 我的理解:与开头相仇进行对比,庄公这样做并不是对姜氏的“纯孝”,而是为了政治稳定的需要。姜氏大势已去,“其乐也泄泄”的感慨也并不是出自内心,他们为各自目的互相欺骗,文章这样写其实是一种嘲讽。,7.郑庄公母子之间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名师指津注意庄公自出生到母子和好之间的主要事件。 我的理解:郑庄公母子之间的感情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了姜氏,所以姜氏厌恶他,偏爱共叔段。姜氏为共叔段争得京邑,

9、又怂恿他扩充势力,庄公设下了圈套,欲擒故纵,母子关系恶化。姜氏阴谋里应外合帮共叔段篡位,庄公一举击败共叔段,将姜氏流放,矛盾公开激化。经颍考叔教化,庄公母子隧道相见,重归于好.,8.文中郑庄公面对共叔段的积极备战采取了步步退让的消极备战策略,但为什么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胜利? 名师指津从政治策略和军事措施两方面作答即可。 我的理解:郑庄公之所以会取得平叛的胜利,主要是他具有正确的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郑庄公的政治策略是基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认识。郑庄公的军事策略表现在他对共叔段军事情报的收集。共叔段大张旗鼓地准备,郑庄公则密切注意共叔段的动态。在共叔段确定好叛乱日期,并和母亲约定共同举事的阴

10、谋刚一出台还来不及行动的时候,郑庄公即已“闻其期”,采取了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一、写法归纳 1.衬托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生动 以共叔段的贪婪狂妄和愚昧无知,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以姜氏的昏聩和随心所欲,映衬庄公的精明和藏而不露;以祭仲和公子吕为国除害的迫切心情,衬托出庄公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明;以颍考叔的“纯孝”反衬庄公的不孝与虚伪。,2.记叙方法得当 此文并不平铺直叙地记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是紧紧抓住相关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及其言行展开记述。这样,不仅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正是相关人物的固有个性决定着事件的发展和结局;同时又使我们在事件的发展和结局中,更清楚地看到了相

11、关人物的固有个性。 二、技法指导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写作中常见的衬托手法有以下几种:,1.动静对比,富有生机 动与静,是艺术辩证技法之一。指写作中巧妙处理动态和静态的关系,达到以动显静、以静显动的目的。动与静是相对的,是事物的两种主要存在方式。二者的对立统一又衍生出多种形态。如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相间,动静错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等。 2.色彩对比,画面鲜明 各种色彩在审美活动中具有不同的情感价值,色彩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讲,作家如同一个高明的画家,他们有时借助色彩来表达自己丰富细腻的情感,从而使作品色彩鲜明,情趣盎然。,3

12、.声音对比映衬,境界新颖别致 声音的种类很多,像风声、雨声、雷声、水声等皆是自然天象之声,虎啸、猿啼、鸟鸣、犬吠属于动物发出的声音,而话声、歌声、乐器声则是人为之声。恰当地描写各种不同的声音,使各种声音对比映衬,产生美妙和谐的音响效果,使人听来悦耳动听,心旷神怡,形成别具一格的意境。,4.以景托情,情趣盎然 所谓“以景托情”,就是借助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曲折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景物描写,不只是单纯实录景物,而总是或浓或淡地写情。不同的人对同一景物又会有不同的感情。一切喜、怒、哀、乐都可以借助景物反映出来。画家依据各种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色彩和线条描绘各种景物,作家则用丰富多彩的文字写景,抒

13、发各种感情。写景,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主要的是作者心灵的外现。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情由景生,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无景便无情,情是景的产物。,5.“物”“人”对照映衬,突出人物精神 “物”“人”对照,即将客观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某些方面与人的某些特点互相对照,从而突出人物的某些精神,表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6.人物对比,突出主旨 “人物对比”属对比中的两体对比,即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人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两个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处,其间相去很远,便多成对比。”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将两种不同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从而表彰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有力地突

14、出文章的主旨。,四、他山之石 400元变40元,捐款被缩水,爱心遭亵渎 捐助400元,最终到被捐助学生的手里,缩水到只剩40元,如此大的差距,其中的360元竟然被无形的消耗在了并不遥远的路上。看到这样的结果,相信不仅仅是奉献爱心的捐助者感到了心寒,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会感到心寒。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解决他们基本生活问题的钱,都有人从中克扣还让我们用什么来相信中国所谓的“慈善事业”? 慈善是人性最美一面的表现,慈善是一种爱心的传递,慈善是一种纯洁不带任何杂质的行为。可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慈善渐渐地变了味道,纯洁高尚的行为被某些可耻龌龊的行径所玷污。,善款被截留挪用的事件,屡次发生,每一次都深深

15、触痛公众的神经,让公众看到了某些人丑恶的一面。 郭美美、卢美美等等,以及被广大公众所诟病的名种不公开不透明现象,使得公众的爱心一次次被亵渎,使得中国的慈善事业蒙上了阴影,慈善机构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不管发展到怎样的阶段,慈善都将会是永恒的主题,这是人性之体现,是社会发展进步之必需。 大家都认为陈光标所做的一些事情是为了作秀,但是比起那些向善款伸出罪恶之手的人们,他还是在付出真金白银为别人办实事。在当今社会,只有出现更多的“陈光标”,中国慈善事业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本文记叙了郑国统治者内部发生的一件骨肉相残的事件,这件事可以给我们许多思考:姜氏厌恶其子郑庄公,对于共叔段却又非常溺爱,屡次请求郑武公废长立幼,可见偏见是造成这次骨肉相残灾祸的原因;郑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狠毒和虚伪狡诈,充分证明了他为权力而不顾一切;共叔段贪得无厌,最终流亡国外。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舍与得”“偏爱的危害”“利益与亲情”等相关话题的作文中。,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张 洁 “咔叭”一声,我突然停了下来。 我才明白,为什么唐棣一走妈就垮了。 如今,我已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